佟麗婭兒子:“女生哭了我不會哄”,4歲孩子也有煩惱,情商教育別錯過敏感期

文|全文共3033字,閱讀時間約4。2分鐘

刷微博看到佟麗婭給兒子朵朵慶生,上傳了母子睡前對話,之前也聽過他們母子的“夜話”溫馨又可愛,就好奇點開聽聽。沒想到竟然聽到了一個

4歲小男孩的社交煩惱

。在對話中,佟麗婭問兒子:“如果小女孩哭了,你會怎麼做?”沒想到朵朵發了愁直言:“我

無可奈何

。”接著佟麗婭循序善誘,告訴兒子該去拿手帕給女孩擦眼淚,這下朵朵受到啟發說自己會

用冰激凌來哄小女孩開心

兒童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在

四歲之前

孩子們基本不會建立起真正的社交關係。即便幾個孩子總是在一起玩,也很難去和對方

共情

建立友誼。就像佟麗婭的兒子朵朵一樣,四歲的孩子會突然

開始為了“社交”而煩惱

,爸爸媽媽該如何應對呢?

什麼是社交敏感期?

社交敏感期也叫

人際敏感期

,從孩子4歲開始一直持續到6歲左右。在人際敏感期來臨之前,孩子們在一起玩耍的狀態,大概分為下面幾個階段。

獨自玩耍期

從出生到1歲

這個階段,寶寶更喜歡自己玩耍,即便我們把很多孩子放在一起,他們也更喜歡獨自玩耍,擺弄玩具或盯著一個地方看。這時的孩子需要用獨處來建立自我意識。

平行玩耍期

漸漸地,寶寶開始有了我的概念,他並不排斥和別的孩子同處一個空間,也能夠

意識到其他寶寶的存在

。但是即便待在一個墊子上,他們還是喜歡各玩各的。

聯合玩耍期

3歲時

爸爸媽媽會發現孩子突然真正學會了

“和別人一起玩”

,兩個小男孩會拿著積木當火車,

假裝

配合運送貨物。或者披上毛巾和表兄弟一起

假扮

超級英雄。然而這種隨時一起玩,隨時也能分開的狀態,似乎也不包含友情的成分。

社交敏感期

但是到了

4歲的社交敏感期

,如果孩子開始上幼兒園,他可能會明確地告訴你,自己的

好朋友是誰,

也會因為好朋友轉學而感到悲傷。哥哥轉學後,還總是跟原來“兄弟”影片聊喜歡的動畫人物和身邊有趣的事情。社交敏感期的到來,標誌著孩子擁有了更加高階的情商系統,在這段時期中孩子會

奠定自己未來社交的底層邏輯。

社交敏感期孩子會面臨這些問題!

在《關鍵期關鍵幫助中》李躍兒寫道:4歲的孩子,對他人的探索已經離開了物質層面,進入了精神層面。

也就是說這個階段的孩子,面臨的往往並不是類似“

別的孩子搶我的玩具”“同學不讓我玩滑梯”

這類的問題,而是

更加抽象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在和同齡孩子的社交中,不斷產生各種問題,不斷去嘗試解決問題,社交能力正是在這個過程中發展起來的。那麼在社交敏感期,孩子們都會遇到什麼樣的典型挑戰呢?

第一:不知道如何“交朋友”

之前有位粉絲髮來私信諮詢:自己家孩子

不會交朋友怎麼辦

?幼兒園上了半年,一個朋友都沒有,老師也說孩子比較靦腆,總是一個人玩,如果不是老師去帶,也不知道該如何融入。這位粉絲說,她教了孩子很多辦法,比如“詢問是否可以加入”“幫大家拿玩具”等等,但是卻

沒有一個奏效

如何應對:

刻意加入不如

找準節奏,

去問孩子們“可以一起玩嗎?”往往得不到答覆,因為大家都在玩,沒有時間管別的。正確的方式是在旁邊觀察一陣子,找到自己角色,

自然而然地加入

第二:無意傷害別人後該怎麼做?

佟麗婭兒子朵朵遇到的情況,哥哥曾經身臨其境。有一年夏天我們拿著水槍在公園玩耍,哥哥不慎把水噴到一位小姑娘身上,花裙子頓時溼了一片。

女孩嗚嗚地哭了起來

,當我和女孩家長趕過去的時候,發現哥哥

正在做鬼臉

。我特別生氣的批評了他。回來後我們覆盤這件事情時他坦白說:“

我不知道該咋辦

!”在和別的孩子社交時,無意間傷害到對方後,很多孩子像哥哥一樣是懵的,有些孩子自己也會哭起來,有的則會用玩世不恭來掩飾內心的慌張。

如何應對:

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孩子,如果自己無意傷害了對方,需要

馬上道歉,

告訴對方:“我不是故意的。”然後

立刻進行彌補

,比如佟麗婭所說的,拿手絹擦眼淚、哄對方開心等等。

第三:如何處理“衝突”

身為男孩子的父母,經常會面臨孩子們在社交中產生衝突的情景。不同於小寶寶之間對玩具或者地盤的爭奪。4歲以後,男孩子的衝突,

有時候圍繞著“權力”。

乍聽之下你可能會有點吃驚,但是在心理學家眼裡,這卻是孩子

去實驗自己力量,

尋找社交位置的必經之路。

Tips:男孩的實驗大多圍繞著“暴力”,而女孩更多運用感情力量,比如孤立群體中的某個人之類。

如何應對:

當面對總是惹麻煩的4歲孩子時,告訴他該理性地處理衝突並不現實。正確的做法是靜觀其變,讓衝突保持在家長老師可控的範圍內。隨著實踐的增加,孩子自己會感受到力量的邊界,同時也能慢慢學會處理衝突。

第四:我喜歡自己玩,有問題嗎?

紀錄片【00後】中,有一位叫作一一的小姑娘,在幼兒園裡顯得非常特別。她總是一個人待著,但並不顯得孤單,採訪中她說:“

我就喜歡一個人玩

。”

如果家有這樣的孩子,父母可能要焦慮壞了:“是不是社交障礙?需不需要干預?”

如何應對:

其實社交敏感期並不代表每個孩子都特別愛社交。如果孩子喜歡一個人玩,並且覺得很開心。爸爸媽媽也無須過於擔心,

可以多和孩子交流,並且帶她和自己的朋友聚會

,潛移默化地影響,讓孩子開啟心扉。

關於這些社交小技巧,建議爸爸媽媽帶寶寶去讀這

套書共6冊,每冊講述一個社交主題,

以幼兒喜愛的“過家家”方式吸引孩子進行各類不同的職業角色扮演

,比如醫生、寵物店主、汽車修理工等等。每本書首先描繪職業情景,以及人物的情景對話,最後一頁是一個可以展開的立體模型屋,以及3~4個人物紙模,孩子們可以將紙模拆下,放在立體屋裡,

透過自編自導故事來培養孩子想象力,在模擬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提高孩子在不同場合與不同人群交流的能力,進而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是孩子一生受用的能力之一,爸爸媽媽可不能含糊喲,點選上面的連結就可以購買,培養社交小達人。

社交教育注意這三個要點

社交敏感期其實是孩子

社交能力和情商

雙雙發展的結果,正因為能理解更加複雜的情感,能用更豐富的語言和動作表達情感。才有了對社交的渴望和複雜的體驗。

哈佛大學的研究結果表明,決定一個人是否幸福的,並非財富和權力,而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

可見社交能力對於孩子而言格外重要,那麼在社交敏感期進行社交教育又該注意什麼呢?

1、創造社交環境

先生自述是個很不善社交的人,但是無奈工作後走向管理崗位,不得不去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久而久之反而社交能力也進步了。可見社交技巧和所有能力一樣,需要反覆磨鍊。因而,在社交敏感期爸爸媽媽可以

多給寶寶創造“社交環境”

,比如參加同齡孩子家庭之間的聚會、社群繪本館組織的活動等等,幫孩子建立比較穩定的社交圈,讓他們

在“實戰”中精進。

2、尊重孩子的情感

跟社交敏感期的孩子聊天,會發現很多他們

“萌萌的煩惱”,

因為那些

焦慮,憂傷

在我們這些成年人眼裡,或許很幼稚。但是要做到尊重孩子的情感,換上孩子的視角去思考這些社交困境,並且提出建議。如果做不到,也至少

耐心聆聽,別去嘲笑孩子的小煩惱。

3、讓孩子自己處理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被群體排斥,或者在幼兒園受了“欺負”,馬上自己出馬處理,不給孩子一點點社交的空間。比如有次我帶孩子玩,一位男孩的媽媽就把他往前一推說:“小朋友們,這是你們的新鄰居小石頭,大家一起玩啊!”。而這種

社交包辦

,對於他們社交能力的發展非常不利。即便在社交中遭遇困境,我們也該相信孩子自己的力量,提供

建議和規範

,剩下的可以交給他們自己處理。

枕邊育兒寄語:

見證孩子從一顆孤獨的小星球,慢慢建立同這個世界的連線,包括物質連線和與其他人的連線,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但爸爸媽媽需要明白,只有

孩子和父母的關係足夠穩固親密,

他才有更大的能量向外輻射,這才是孩子社交的地基。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