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歲前沒記憶,對他再好他都是“白眼狼”?真相有些扎心

閨蜜女兒貝貝,2歲半時曾在家附近的公園走丟過。

當時閨蜜帶著貝貝去公園遊玩,正碰到遊樂場附近表演雜耍,閨蜜牽著貝貝就擠進人群湊熱鬧。

誰知熱鬧看完了,剛還在眼皮底下的貝貝卻不見了。

找了一圈沒發現人的閨蜜,哭喊著讓親朋好友在公園地毯式搜尋。幸好,當閨蜜老公尋到保安亭時,發現了被保安大哥好心收留的貝貝。

這件事過去了兩三個月,但每次走到公園保安亭,貝貝都會指著那一處說:“叔叔讓我呆在那裡。”再後來過了半年,他們又去那個公園路過保安亭,

貝貝卻表現得很陌生,似乎對這個地方沒有一點印象。

儘管家人一再提醒,並詳細描述當時場景。可貝貝就像失憶般,怎麼也想不起來。閨蜜把這件事分享給身邊人,

不少朋友紛紛表示,自家孩子也完全記不起3歲之前的事情。

仔細回想,我們自己似乎也是如此。能隱隱約約記得4、5歲的一些片段,可3歲前發生了什麼,真的沒有一點印象。

常聽老人們說,3歲孩子是沒有記憶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一、“忘事的”3歲小孩

《有吸收力的心靈》一書寫道:“在3歲這個時候,大自然好像畫了一條線,將3歲前和3歲後分隔開來。”

3歲前的事情,我們遺忘了,但3歲後的大部分事情,我們則能開始記住。

心理學上

將3歲前的這段時期稱為

“精神胚胎”

。而沒有記憶這種現象則叫做

“嬰兒期遺忘”( infantile amnesia)

,即遺忘特定年齡前發生的早期事情。

心理學上在解釋嬰兒期遺忘時,提出了這幾點:

1、“精神胚胎”時期,孩子無法形成記憶

蒙特梭利在闡述嬰兒的精神胚胎時說:“孩子3歲前是無意識階段,無意識不會產生記憶,只有當孩子形成了固定的人格,才會有記憶的能力。”

在精神胚胎階段,嬰兒的行為都是受大自然引導進行無意識的創作,這時候他的心理器官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而在3歲後,心理器官逐漸形成,意識發揮作用,他開始依靠自我意識指導行為。

這些有意識的活動,形成一個人固定的人格,併產生記憶。

2、大腦發育不夠完善,儲存不了記憶

《全腦教養法》在闡述心靈拼圖時提到:“記憶不是像資料夾般儲存在大腦等待提取,相反,記憶的本質是聯想。”

大腦在處理當下某些資訊時,會將這種體驗與過去類似經驗聯絡起來。這些過去的經驗,又會影響我們當下的判斷和理解。

而這種聯絡產生的原因,是基於大腦中的神經元(或腦細胞)是相互連線的,共同形成了聯想機制。

所以,當我們

經歷某一件事時,神經元就會被啟用並與其他神經元連線,共同製造聯想。

比如你一想到檸檬,嘴裡就會冒酸水。這就是記憶的聯想。

但由於

3歲前的孩子大腦發育不夠完善

,思想還處於混沌狀態,

無法啟用神經元連線進行聯想。

他可能記住了當下的事物,但隔一段時間,那些記憶就像被抹去了般蕩然無存。

3、孩子只能編碼內隱記憶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西格爾說:“我們終生都在編碼內隱記憶,且在生命的前幾年,我們只能編碼內隱記憶。”

如果要你開啟手機,你會輕車熟路。但如果要你回憶第一次使用手機的場景,你可能得好好思索一番。玩手機這個不假思索的動作,就是你的

內隱記憶

。而第一次使用手機,那個也許你都無法想起來的場景,就是你的

外顯記憶

,也被稱作意識中過去的體驗。

也就是說,

3歲前孩子經歷的具體場景,都無法變成外顯記憶清晰地儲存在頭腦裡。

而他只是積累了一些基本生活經驗,以便適應生活環境。

二、孩子記憶都丟失了嗎?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和我一樣,有些悵然。

寶寶睡前與你甜蜜的凝視;他剛學走路時搖搖晃晃撲向你懷裡的場景;他張開雙手摟著你脖子撒嬌的模樣。

本以為這些只屬於你倆的快樂時光,都會銘刻在他的生命裡。沒想到頭來卻發現,這些都只是你珍貴的回憶,不是他的。

3歲前孩子真的什麼都不記得嗎?

不,不是這樣的。他雖然不記得具體場景,

但有些東西卻儲存了下來。

01、嬰兒具有吸收性的心靈

蒙特梭利提出一個理念,即嬰兒會無意識學習和吸收環境中的事物。

嬰兒的心理型別與我們成人不一樣。我們是依靠記憶將周邊的人和事記在腦海裡,並進行思考判斷。

但嬰兒卻是以一種特殊“吸收”的方式,將他經歷的事物長成為心靈或個性的一部分。

就像語言,我們可能透過死記硬背才能掌握一門外語。但幼兒卻輕鬆學會,並且將他生命之初學會的語言變成母語牢記一輩子。因為這種語言並不是以“儲存”的方式記在大腦,

而是被嬰兒進行無意識地吸收成為了他大腦的一部分。

02、吸收形成的特徵具有生命力

嬰兒透過吸收性心靈創造某些個性特徵,這些個性特徵還會在體內保持生命力。

透過吸收周圍環境,嬰兒將可以表達個性的某些東西永久存留在體內。也就是說,

嬰幼兒時期形成的一些心理特質,會在他身上留下永久烙印。

比如他出生的環境,長大後就變成了他難以忘懷的鄉土情結。他幼時經歷的風俗習慣,長大後可能會改變,但不會消失。還有小時候形成的動作神態等,

都會長成為他性格的一部分。

雖然有時候這些東西很長時間不會顯示出來,但它們卻留在人的潛意識裡,很難消除。也正是如此,

孩子雖然不記得3歲前與你相處的點點滴滴,但是相處時那些感覺和情緒卻被他吸收成為了人生的一部分。

你給他安全感、滿足感、幸福感等感知,通通都被他吸收進大腦,並伴隨一生。當然,孤獨、恐懼和失望這些不好的感受,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儲存下來。

三、愛,是孩子給你最好的饋贈

看了這麼多,也許你會有些迷茫,面對“失憶”的3歲寶寶,我們可以做些什麼讓他有一個美好的前3年?

其實,你可以給他創造很多很多溫暖的感覺,留下足夠多的記憶線索呀。

在他害怕時,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跨越小溪時,伸出你暖暖的手掌;

在他跌倒時,給他一個鼓勵的眼神

……

和他一起經歷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向他傳遞你滿滿的愛意。

即使他仍然可能經歷恐慌和焦慮,但你已經給他奠定了一個足夠安全而和幸福的基調,給了他一顆蓄滿能量的心靈。

就算忘了當時和你相處的場景又怎樣呢?你的愛,他一直記得啊!

就像現在,你看著寶寶奔跑打鬧,看著他撒嬌哭笑,也知道不久後他就會忘掉這段記憶。

但你依然深深地愛著他,去為他做任何他需要的事

,因為這些記憶,是你最幸福的回憶!

也許陪伴他的日日夜夜,他長大後不會再有任何印象。

但是,這幾年的溫暖時光,這種被愛的感覺,他卻一直記得,這,不就是最好的饋贈嗎?

每日一篇科普原創,解決育兒路上百種難題,喜歡就點選關注吧~

【圖片來自網路,侵立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