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孩子“拖延”的習慣,行動和速度是制勝的關鍵。

各位家長先把一則小故事講給孩子:

有一位老人,他幹了一輩子的擺渡工作。無論是酷暑寒冬,還是風中雨裡,老人週而復始,一趟趟往返於小島和大陸之間,從來沒有耽擱過乘客的時間。一天,一個細心的年輕乘客發現,在老人的一隻槳上刻著“行動”兩個字,而在另一隻槳上刻著“理想”兩個字。他很好奇,便向老人詢問其中的含義。

克服孩子“拖延”的習慣,行動和速度是制勝的關鍵。

老人答道: “我先給你演示一下。”說著,老人丟下一隻槳,只用刻著“行動”的那隻槳划動小船,小船隻能在水中轉圈,而不能前進。然後老人撿起那隻刻著“理想”的槳,丟下那隻刻著“行動”的槳,繼續划船,小船調了一個方向,仍舊在水中轉圈,無法前進半步。最後,老人同時拿起刻著“理想”的槳和刻著“行動”的槳來划船,小船快速地向前駛去。演示完後,老人望著年輕人,意味深長地問道: “小夥子,你看,划船像不像我們的人生?”

沒錯,這就是我們人生的寫照——

只有“理想”與“行動”雙槳井用,我們的“生命之舟”才能不斷前行,否則只能永遠在原地打轉轉

。在前面幾篇文章我們幫助孩子建立了夢想、明確了使命、設定了目標,那麼接下來呢?當然是馬上讓孩子行動!

不去行動,一切想法都是空談!沒有行動力,志向再高也枉然!

克服孩子“拖延”的習慣,行動和速度是制勝的關鍵。

拖延習慣自測

其實,多數人對“行動”的重要性都是知道的,只不過常常被一種“劣習”所阻撓才導致行動力降低的,這種“劣習”便是“拖延”。

那麼,什麼是“拖延”?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拖延”的習慣呢?下面讓我們先讓孩子做個自測:閱讀以下各項,如果你的孩子認為哪一項與自己的情況相符就選擇哪一項。

1、有好想法卻遲遲不去實施;

2、希望環境能整潔些,卻從不清理臥室和寫字檯;

3、經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

4、早上喜歡賴床;

5、每天晚上遲遲不開始學習,卻總是點燈熬油開夜車;

6、遇到困難時,喜歡逃避、找藉口;

7、懷疑健康有問題,卻不肯去檢查身體;

8、想要實施一項計劃,卻總是對自己說“再等一等”:

9、想要改掉一種不良習慣,卻總是對自己說“下次一定不會這樣了”。

以上各項都是“拖延”習慣的表現,孩子選擇項越多說明你的孩子的“拖延”習慣越嚴重,行動力越差。

克服孩子“拖延”的習慣,行動和速度是制勝的關鍵。

造成拖延習慣的三大原因

如何克服“拖延”這種劣習呢?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要找到造成“拖延”習慣的“根”,認清它、挖掉它。“根”在哪裡呢?主要是以下三個問題:今天我們來說說:

第一個原因:時間感不強

有“拖延”習慣的人往往時間感不強,他們在做事時對自己最常說的話便是“來得及”、“等一等”、“明天再說吧”。

真的“來得及”嗎?真的要“等一等”嗎?

下面我們來欣賞一首《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好一個“百年明日能幾何?”就算都能活一百歲,我們又能有多少個明天?而對於“拖延者”來說,“明天”又在哪裡呢?到了明天,“明天”就會變成“今天”,而“今天”又從來都不被“拖延者”所珍惜、所把握,那麼“拖延者”到底是“活”在“今天”還是“明天”呢?都不是!

其實對於

“拖延者”來說,既浪費了“今天”,也無法真正擁有“明天”

!所以“拖延者”是最可悲的人!

克服孩子“拖延”的習慣,行動和速度是制勝的關鍵。

正如拿破崙所說的:“

行動和速度是制勝的關鍵

。”已經決定的事為什麼要等呢?告訴孩子:

難道你的競爭對手會等你嗎?難道機遇會等你嗎?難道時間會等你嗎?

下一節我們來說說造成拖延症的第二個原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