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地鐵亂跑踩到人,媽媽“教科書”般的做法,讓人想罵但無言

同事小林在下班坐地鐵回家時,工作了一天身心俱疲,但就算不是高峰期,車廂裡依舊滿滿全是人,心裡正煩躁時,一個小男孩上車了,大概四五歲的樣子,他媽媽跟在後面喊著:“跑慢點,看著路,注意別撞到人!”

但小男孩只顧著一個勁往前跑,一邊跑還一邊喊:“媽媽我看到這有位置”,路過小林的時候,

結結實實地踩了小林一腳,還回頭瞪了小林一眼,怪她不給自己讓路

小林剛要發火時,孩子媽媽一把揪住小男孩,拉著他就跟小林道歉,小男孩開始還很倔不肯承認錯誤,沒想到

寶媽轉身就踩了小男孩一腳

,踩完之後就問小男孩:“被踩腳了疼不疼?”小男孩眼裡含淚點點頭,小聲說:“疼……”

寶媽又問:“那阿姨被你踩到腳了,是不是也會疼啊?”小男孩只是低著頭不說話,媽媽就又對小男孩說:“那媽媽踩你的腳,跟你說對不起,你踩阿姨的腳,是不是也應該跟阿姨說對不起呢?”

小男孩含淚點點頭,對小林說:“

阿姨,對不起,我不應該踩到你

。”

小林本來很生氣,但是看到小男孩媽媽的處理方法,瞬間氣消了,趕緊從包裡找到了一張紙巾遞給小男孩:“

沒關係,別哭了,擦擦眼淚吧,沒事的

”!

本來一件很讓人生氣的事情,但是在小男孩媽媽的巧妙處理下,不僅沒有發生更大的矛盾,還教育了小男孩,這樣的處理方式才是正確合理的。

但是也有些家長,對於這種事情太過於縱容孩子,

對於這種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完全不管,更有甚者自己孩子踩了別人的腳,不僅不教育孩子,還反過來埋怨這個被踩的人,說小孩踩一下能有啥的,還怪別人事多,居然跟小孩一般見識。

但是這樣的家長沒有意識到,這根本就不是有什麼事的問題,而是可以透過這件小事,看到一些更細微的層面,比如

素質、態度

等等這些方面,一般孩子的態度也能很好地反映家長的態度。

孩子是父母平時表現的一個縮影,孩子的教養就體現了父母的教養,因此父母平時的教育方式就會影響孩子的言行舉止,父母的教育在孩子奠定基礎性格的方面,就顯得很重要了!

第一:

不忽視孩子問題

有些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總是抱著這些想法,認為孩子還小,這些問題在孩子長大後就會慢慢改變,因此不用理會,但是這樣只會使問題越來越嚴重,最後孩子長大後可能達到完全不可控的程度。

第二:

不應採用懲罰教育

對於孩子來說,犯了錯之後本就十分慌張,如果家長這時候再採用懲罰的方式,例如當眾打罵孩子,孩子會更加慌張無措,這樣不僅不利於孩子下次改正錯誤,還可能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讓孩子下次更加無所顧忌,甚至加重自己的錯誤,起到完全相反的效果!

第三:

不隨便樹立所謂的權威

在孩子犯錯後,一些家長總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指責孩子,讓孩子很無地自容,為了提高所謂的在孩子心中的權威度,不管孩子犯了什麼錯,不問原因上來就把孩子指責一頓,這種家長雖然樹立了所謂的權威,但是卻疏遠了和孩子的距離,孩子可能以後會越來越不服管教!

有些時候孩子犯錯可能並不是他想去做壞事,而是由於一些原因造成的,在這時父母不能立刻就指責孩子,而是要先

聽孩子解釋其中緣由,再做判斷

,這樣下次不僅可以使孩子改正這方面錯誤,還能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在孩子犯錯後,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有時就要讓孩子

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

,不要讓孩子一味地去指責是對方的錯誤,而是要換位思考,考慮在別人的角度對於這件事會如何思考,會怎樣看待,這樣也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就和例子中小男孩媽媽的做法一樣,在孩子犯錯後,可以讓孩子認識到錯誤的一個很直觀很有用的方法,就是在

孩子身上再現剛剛孩子所犯的錯誤

,讓孩子認識到犯的錯誤會給自身或者他人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孩子自然會記住這次的錯誤,並不會再犯。

很多時候,孩子的整體素質,就決定於孩子在外面犯錯後,家長的處理方法和態度上,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採用正確的方法,

不盲目地責怪孩子,也不忽視這些問題

,選取折中的態度,理智對待孩子的錯誤,相信這樣教出來的孩子,長大後的素質教養肯定不會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