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葫蘆娃》太入戲,趴在電視上哭喊爺爺,500萬人笑出鵝叫聲

網上有位寶媽,曬了自家娃的日常,引來近500百萬人圍觀:

孩子看電視劇《葫蘆娃》,正看到爺爺被蛇精抓走了。看得太投入的娃,趴在電視螢幕上大聲哭喊:“爺爺,爺爺,嗚嗚嗚。。。。。”不僅如此,還使勁扒拉電視,似乎想把爺爺救出來。

孩子哭得心碎,可圍觀的500萬人,卻笑出了鵝叫聲。

孩子看《葫蘆娃》太入戲,趴在電視上哭喊爺爺,500萬人笑出鵝叫聲

孩子看電視,能有多拼呢?

遼寧鄧先生,為了預防孩子近視,不讓3歲的女兒接觸電視。但他發現,孩子每天都會準時趴在臥室的窗臺上,還備好零食,一動不動盯著窗外。

孩子看《葫蘆娃》太入戲,趴在電視上哭喊爺爺,500萬人笑出鵝叫聲

外面到底有什麼?

鄧先生好奇地走過去,順著女兒的目光,這才發現,對面樓一戶人家,客廳里正播放著動畫片。古人“鑿壁偷光”,女兒這是鑿壁偷“視”啊。

有資料顯示:我國3-12歲的孩子,平均每週看電視時長將近21個小時,都快是一個孩子醒著時間的五分之一了。

孩子從小就看電視,到底會帶來什麼影響?

一:看電視與不看電視的孩子,差異在哪裡?

群裡有位寶媽說,自家3歲侄子,每天看電視至少3小時以上。如果中途把電視關掉,他就躺地上大哭大鬧。

網上還有個男孩,為了不被打擾地看電視,他把大門反鎖,將全家人關在外面不讓進。

孩子看《葫蘆娃》太入戲,趴在電視上哭喊爺爺,500萬人笑出鵝叫聲

如今的孩子,對電子產品入迷的程度,可以說,到了讓家長無比擔憂的程度。

有心理研究表明,3歲前就接觸電視的孩子,與從小不看電視的孩子相比,會在8歲後表現出巨大的差距:

●首先是孩子的想象力。

在一個實驗中,研究者將孩子分為兩組:一組是

老師繪聲繪色講故事,而另一組則是

這個故事的動畫。然後要求孩子們畫出故事中的公主。

聽故事的孩子,畫出的公主各不相同

:她的穿著、打扮、髮飾等等,在孩子們的畫裡都不一樣。

而看動畫的孩子,畫出的公主則與電視中的形象相差不大。

孩子看《葫蘆娃》太入戲,趴在電視上哭喊爺爺,500萬人笑出鵝叫聲

這個實驗表明,電視將孩子的思維固化了。

孩子看到了一個模板,於是他又將這個模板原封不動地表達出來。

而聽或者讀故事的孩子,則

擁有豐富的想象力。

他根據自己接收的資訊,進行無盡地創造。

●其次是孩子的注意力。

都說三年級是孩子學習的分水嶺,因為到了三年級,不僅科目增加了,而且難度也增大了。這時候,對孩子注意力的要求更高。

而研究表明,從小就看電視的孩子,已經適應了電視快速、持續傳送的碎片資訊。他很難集中注意力去思考、接收課堂上老師講的知識。

看電視多的孩子,在做難題時,更多的是希望直接告訴答案,而不是集中注意力開動腦筋自己思考。

孩子看《葫蘆娃》太入戲,趴在電視上哭喊爺爺,500萬人笑出鵝叫聲

●還會影響視力。

之前看到一個小學老師,在講到班上孩子做視力測試時,

一半的孩子有假性近視趨向。

現在的孩子本就功課多、負擔重,如果從小看多了電視裡鮮豔、快速閃動的畫面,他們

更容易增加近視的風險。

孩子看《葫蘆娃》太入戲,趴在電視上哭喊爺爺,500萬人笑出鵝叫聲

●最後,影響孩子的性格和行為。

密歇根大學社會研究所,用持續40年的追蹤發現:一個孩子接觸電視中與打鬥相關的東西,那麼長大後,會表現出明顯的攻擊性。

而現在我們孩子看的電視,大多數都有一些不好、不安全的畫面。孩子沒有那麼強的分辨能力,並且喜歡模仿。他會覺得撐傘從高處跳下來、拿腳踢別人的頭都是沒有關係的。

孩子看《葫蘆娃》太入戲,趴在電視上哭喊爺爺,500萬人笑出鵝叫聲

看了這麼多,電視、手機雖然可以讓大人“解放雙手”,稍微輕鬆那麼一會。

但對孩子的影響,卻是持續一生,百害無利。

二:家長該怎麼面對電視?

教育家馬丁·洛森說:“孩子若12歲前不看電視,那麼他們將受益終生。”

現在電子產品普及率太高。有資料顯示,66%的家庭中擁有一臺電視或智慧手機。很少能有孩子在12歲前不接觸、使用電視及手機。

我們家長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減少孩子看電視的時間。

美國兒科學會給出幾點建議,或許對我們有所幫助。

孩子看《葫蘆娃》太入戲,趴在電視上哭喊爺爺,500萬人笑出鵝叫聲

◆限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

2歲以內的孩子,堅決不讓看手機、電視。

0-2歲,正是孩子視力發育的關鍵階段。快速跳動的電子螢幕,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視力發育。

而且,這麼小就接觸電視,會使孩子增加對其的

依戀性,養成不好的行為習慣

8歲之前,孩子看電視的時間要受到嚴格限制。

每天最好不要超過1小時。

孩子看《葫蘆娃》太入戲,趴在電視上哭喊爺爺,500萬人笑出鵝叫聲

◆不要在孩子臥室擺放電視。

除了帶孩子主動遠離電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

被動減少孩子看電視的機會

。電視機

一定不要

安在孩子的臥室內,這樣,當大家準備睡覺後,孩子也就必須離開電視螢幕了。

除了電視,手機也一樣。每天規定孩子拿手機的時間,以及手機不能放在臥室裡。

孩子看《葫蘆娃》太入戲,趴在電視上哭喊爺爺,500萬人笑出鵝叫聲

◆和孩子玩遊戲

心理學家蒙特梭利認為:孩子之所以對電子產品入迷,是因為他們找不到其他更好玩的活動。

比起守在電視機面前,孩子其實更樂意跟人交往,與人面對面交流。因為電視只是單向輸出,孩子被動地接受。

而跟人相處時,他能

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還能調動全身感官,去體驗和探索周圍的世界。

每一次遊戲甚至是做家務活,對孩子來說都是一次學習的過程,一種獲得樂趣的經歷。

我們在養育孩子時,不妨也把自己回到童年時代,和孩子玩一些童真遊戲。

或者帶孩子外出,多看看周圍的環境,去聽、去看、去觸控身邊的大自然。

孩子看《葫蘆娃》太入戲,趴在電視上哭喊爺爺,500萬人笑出鵝叫聲

◆最後,注意自己的習慣。

最後提到的這點,其實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孩子的模仿能力強,他迷上手機、電視的習慣,其實就是從大人這裡學來的。

仔細觀察周圍就可以發現,大人玩手機多,孩子也跟著看電子產品多。大人玩得少、陪伴孩子多的,孩子們往往對電視沒那麼入迷。

我們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的行為習慣,其實就是在對映我們的生活習慣。

所以,當我們一次次想捧起手機時,不妨有意識地把網線拔掉。放下手機、關掉電視,蹲下身來,多陪陪孩子。

我們現在對孩子多投入時間和愛,將來我們和孩子一起收穫的,則是意想不到的驚喜。

孩子看《葫蘆娃》太入戲,趴在電視上哭喊爺爺,500萬人笑出鵝叫聲

▽寫在最後

電子產品改變了一個時代,更改變了一個時代的人。孩子沒有很強的判斷力和自控力,希望做父母的我們,能成為孩子抵禦電視、手機的最後一道防線。我們一起加油~

【圖片來自網路,侵立刪】

作者簡介

:布穀媽媽,100萬+爆文創作者。研究孩子心理發展,解決育兒路上的百種難題,喜歡就關注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