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窮慣了”的男人有3種壞毛病,越到中年,表現得越明顯

先秦著作《孟子》中,《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有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其根本目的在於“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似乎,貧窮給人帶來的都是正向的推動力,窮且益堅、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貧窮就是成功的必經之路。

而哲學家盧克萊修,還把貧窮當成是一種優良品質,他認為“甘於守貧是一個人的巨大財富”。

電影《一九四二》

但真切的現實生活,一下子就能把人從美夢中搖醒,例如,如果女人嫁給一個“窮慣了”的男人,必定會吃下不少苦頭,逐漸對婚姻和未來失去信心。

“窮慣了”的男人身上,有三種特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表現得越來越明顯。

1。 嫌棄女人花錢大手大腳,罵她們很“敗家”

有些男性,在家手往後一背,一張嘴就能隨便使喚家裡人,自己卻啥事也不幹,對家裡的柴米油鹽等物質方面的需求也不甚瞭解,因此,當他們看到妻子購入一些生活必需品,或是一些衣物、首飾等物品時,會異常敏感,對如此“大手大腳”花錢的人,他們就冷不丁地罵上一句“敗家娘兒們”!

“敗家”,即揮霍浪費。一個家庭的正常運轉需要一定的支出,尤其是負責家中後勤的妻子,一般對家裡日用品的數量比較瞭解,會及時添補,而她們自己也有個人的物質需求,比如購入新衣服,新的化妝品等。

但這些在“窮慣了”的男人眼中,完全就是浪費錢,這根本不是生活必需品,最好是能不買就不買,他們甚至還會覺得“女人就是麻煩,護膚品一大堆,不像男人,一瓶大寶就能搞定一切。”

窮慣了的男人,不僅讓自己習慣了“節儉”的生活,還會費盡心思地把這個觀念傳輸給家人,甚至強制妻子孩子接受,不然就一陣怒火。

當然,不是說節儉的男人就不顧家、不體貼,而是他們自己在細節上節儉的同時,也要懂得在大事方面進行投資,更不會讓自己愛的人受委屈,該買的東西就買,不用自己的消費標準去限制他人。

2。 對家人脾氣暴躁,對外人笑臉相迎

大多數窮慣了的男人,往往賺錢能力不強。這是因為,首先,他們的出身條件一般,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們從小所受教育的質量,其次,他們的父母教育程度也不是很高,所以從家庭教育層面,他們的性格、人品等方面,都沒能得到正確的引導。

最後,他們的思維和行為習慣被成長環境耳濡目染,因此在某些事情的想法和做法上,就容易固執己見、以自我為中心。

這樣的人非常好攀比,他也希望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但是不管怎麼努力,似乎都比有些人差那麼一大截,再加上從小在貧窮環境中成長對性格的影響,他們的想法會變得偏激,認為“怎麼別人過得都比我好呢?這個世界一定不公平”等等,長此以往,他們就會變得自私,凡事優先考慮自己的利益。

那麼可想而知,他們的脾性就不是那麼好了,正應了那句俗話“本事不大,脾氣挺大”。真正有能力、有本事的人有著健全的三觀,待人接物得體,不會輕易將情緒外露,別人與其相處,只會感受到如沐春風般的愜意與暢快。

而那些脾氣暴躁的人由於能力匱乏,又急於追趕不上他人,所以在平時的工作中,他們唯唯諾諾、卑躬屈膝的,但回到了家中,就彷彿是受了天大的冤屈,直衝著自己的伴侶發洩。

這類人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喜歡推卸責任,不管別人說了什麼、做了什麼,他都能從那個人身上剔除毛病,並且覺得是在針對自己,每天活在小心眼的世界中,目光變得狹隘了也不自知。

但其實,這類人從始至終都沒有反思過自己的能力,是否足以支撐自己,實現像別人那樣條件優渥的生活。再退一步來說,這類人的眼中始終只有自己和別人的比較,在這樣的比較中,他們顯然已經迷失了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

3。 安於現狀,失去上進心

上文提到,窮慣了的男人往往認識不到自己的能力水平,導致他們眼高手低,當事情無法完成時,他們也不善於尋找自身的問題,反而是安慰自己“我已經很不錯了”,如此“及時”“到位”的安慰,讓他們對自己越來越滿意,對自己的認知越來越有偏差。

於是,他們就覺得“現在這樣,挺好”。

都說貧窮會使人充滿鬥志、更加頑強,但其實,那只是一種理想狀態,更多時候,那些窮慣了的人,面對機遇的時候是怯於去把握的,他們會處在一種憂慮中“假如這個機會沒利用好,反而變得更糟糕了,怎麼辦?”

他們一邊滿意自身的能力,潛意識裡又會質疑自己,這樣的矛盾衝突,最終讓他們“不得不”安於現狀,待在舒適圈裡。

適當地搏一搏,其實能讓人看到完全不一樣的風景,但是窮慣了的人因為太害怕失去了,以前他們是害怕失去金錢、利益等,如今,他們又變得害怕失去現有的安穩,何其可笑!誰又會有一成不變,一帆風順的人生呢?

可這類人顯然覺得“上進什麼的留給別人好了,我只要當下無憂就行”,可人怎麼會有真正的無憂?

如果在貧窮環境中成長,那麼就多讓自己體驗到貧窮對自身的激勵,在貧窮中鍛鍊自己的能力,透過奮鬥擺脫貧窮,不要讓自己陷入“越省越窮”的怪圈。

如果擔心對自身的認識不夠明確,不知該從何處開始改變現狀,那麼不妨問一問身邊最親的人,聽聽他們的建議。不要讓“窮酸”成了身上甩不掉的標籤,也不要讓自己的摳門,成為他們閒暇時的談資和笑柄。

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對下一代的教育中,不要再信奉什麼“男孩窮養”了,不管男孩女孩,都應該對金錢有著正確的概念,對消費有自己的認知。

當今社會已經不再是曾經那個為溫飽發愁的年代了,國家讓我們的生活條件進步了,那麼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在吃穿用度上委屈自己,委屈身邊的人呢?

最後,想告訴大家的是:打敗貧窮的不是一味地節省,關鍵在於自身的努力奮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