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意分享,我還是個好寶寶嗎?

娃娃們的世界簡單直接,真是沒有在客氣的:“搶玩具”毫不手軟,“被搶玩具”哇哇大哭,甚至一言不合就動手。

許多媽媽這時出場,溫柔而堅定地教育寶寶:

“寶寶,我們和弟弟妹妹分享一下好不好?”

然而娃娃們習慣正面“剛”,打臉來得那麼快那麼直接:

“我不!”

老母親尷尬的同時內心OS都很一致:這時該不該去教育孩子學會“分享”?不愛分享的孩子,會不會變得自私?

學會分享前,做好這1點更重要!

爸媽們先不要慌,在被“該不該引導孩子分享”弄到焦頭爛額的時候,首先需要知道這1點

:“物權意識的建立是分享的前提。當孩子有了物權意識,分享才會變得有意義。”

那麼問題來了,物權意識是什麼東西?

物權意識其實就是

孩子明白自己有權利支配屬於自己的物品。

說白了,孩子如果有物權意識,他就能分辨什麼東西是別人的,什麼東西是自己的。

舉個例子:

如果孩子的玩具、繪本、衣物,屬於他自己,別人要使用這些東西的話,就得徵得他的同意,這就是物權的體現。

但不僅僅是孩子本身,如果孩子想要使用別人的東西(如,其他小盆友的玩具車、爸爸媽媽的手機等),也是需要經過對方同意才可以哦,這也是孩子擁有物權意識的體現。

不願意分享,我還是個好寶寶嗎?

除了上面講的兩點,一些公共設施也可以鍛鍊孩子的物權意識,比如在孩子使用公園或者幼兒園的滑梯、公交座位等公共設施的時候,遵守公共秩序輪流有序地使用,也可以採取

先到先得

的原則。

久而久之,孩子的物權意識就會慢慢在無形中建立起來。當孩子懂得了自己有權決定物品的歸屬後,這個時候孩子的分享就是走心和有意義的。

只要引導有方,

“小氣”寶寶也會乖乖分享!

劃重點,爸媽們快搬好小板凳啦!

做好以下4點,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別人口中的乖孩子——

1.培養要從娃娃抓起

和孩子輪流擁有一個物品,是孩子學會分享的第一步。

當孩子可以用手抓各種玩具的時候,作為家長,你可以和孩子來回傳遞一個玩具,並同時說:“現在是媽媽玩,待會是寶寶玩哦”。這樣一來一回,寶寶也就慢慢懂得公平了哦。

2.家長以身作則很重要

爸媽們千萬別忽略親身示範這一點,比如你告訴寶寶他抱一下你,你就願意和他分享玩具;或者在一起吃東西時,可以和他換著吃。在日常生活中,作為父母,也要做好帶頭作用,做一個懂得分享的人,那麼孩子在此環境中耳濡目染也會更加懂得分享的意義哦。

3.固定好玩耍時間很有必要

當孩子和其他小盆友要玩同一個玩具時,我們可以固定好每個孩子的玩耍時間。保證每個孩子的玩耍時間都是相等的。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讓孩子知道,別人玩自己的玩具只是暫時的,不會被永遠拿走。

不願意分享,我還是個好寶寶嗎?

4.別小看誇獎的力量

當孩子把自己心愛的玩具車給其他孩子玩的時候,你可以誇獎他:

“寶寶已經學會了分享玩具呢,真棒!”

別小看誇獎的力量,因為這樣能讓孩子注意到,下次他這樣做也還是會得到表揚。當相似的情景出現時,就有可能會因為想要得到表揚而更積極分享玩具呢。

所以,

分享雖好,但也不能強迫孩子分享哦。

在合理有序的引導下,孩子很快也能自己發現“分享”的快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