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家教關係,需要的不是孩子“這面鏡子”,而是家長“那本書”

良好家教關係,需要的不是孩子“這面鏡子”,而是家長“那本書”

文/蘭媽談育兒

兩星期之前,8歲玲玲和媽媽一起去給大姨過生日

熱鬧的場景當然少不了小朋友們的歡聲笑語,趕巧,生日那天大姨幾年未回家的6歲孫女也在其中,年齡相仿的兩個小姑娘很快就融合在一起玩出了她們的小天地,看著許久未出遠門、平時在家也沒有小朋友一起玩的玲玲,媽媽決定滿足女兒“放放鬆”的小心願。

良好家教關係,需要的不是孩子“這面鏡子”,而是家長“那本書”

當然,貪玩歸貪玩、暑假作業還是不能少的,為了讓放鬆和學習兩兼顧,媽媽特意坐車回家給玲玲取作業,然而一玩就是半月的過程玲玲並未積極寫過作業,媽媽也一直在一旁催促、監督,但是效果卻不盡人意,以至於最後在臨回家時情緒積壓爆發。

臨走之時,媽媽整理了大包小包、而玲玲則是隻顧穿鞋就尾隨離開,對於“自己作業完全沒有印象”的行為一時激怒了媽媽,一句“你到哪兒怎麼都不操心”的咆哮,讓玲玲低著頭不語,兩隻手不停地摳指甲的一幕讓人忍不住心疼。

面對低頭不語的玲玲,耳邊也響起了兒時熟悉的抱怨、嘮叨:

“我怎麼生了你這個沒用的傢伙”

“你看看xx暑假作業早都寫完了”

“回家就沒有你玩的時間了,我們要早點做好開學準備”

良好家教關係,需要的不是孩子“這面鏡子”,而是家長“那本書”

“到哪兒都不操心的娃”,實際上在生活中隨處都是

我們時常抱怨孩子到哪兒都不操心,實際上孩子的“不操心”是父母自己種下的“因果關係”,不否定的家長們可以回憶自己的教育方式,平時是否存在以下幾種相處模式:

1)催促型:“這件事你怎麼還沒做好”

2)管家式:“今天什麼時候幹什麼事,明天什麼時候幹什麼事”

3)跟班式:“書包給我吧,太沉了,你背不動”

4)命令式:“這點作業今天必須完成,沒得商量”

在孩子的成長教育裡,有很多作者將“孩子比喻成家長的一面鏡子”,實際上我個人認為,將家長比喻成孩子閱讀的一本書會更有趣,書中的知識千變萬化、取之不盡,和鏡子的一塵不染相對比“一本書”的價值也會更高一些。

良好家教關係,需要的不是孩子“這面鏡子”,而是家長“那本書”

如果我們只是單純把孩子比喻成自己的一面鏡子,那麼在鏡子面前往往是為了美好而嚴厲苛責,鏡子下的透明也讓“照鏡子的父母”越來越精益求精,世間本無完美,很多時候身為成年人的家長都無法做到盡善盡美,嚴厲要求孩子的結果無非是精疲力盡時的兩看相厭。

如果家長去做孩子的“一本書籍”就不同了,書籍的價值在於創造知識、投其所好,這也恰恰是滿足了孩子那顆好奇、愛搗亂的探索心,有關孩子的成長與教育我們不要嫌孩子麻煩,愛闖禍的孩子反而是有主見的一種代表,如果孩子缺乏主見哪怕是才高八斗的滿腹經綸擺在面前也是廢話一篇。

那麼,家長該如何做好孩子手裡的“那本書”呢?

1、把催促轉換為-你選吧

面對孩子做事情漫不經心的時候很多家長第一反應就是催促,而當好孩子手裡“那本書”的家長是萬萬不能催促的,書本的價值在於創造知識、給予孩子學習的激情與能量,做一位聰明的家長是在應孩子所需地轉換書本內容,而不是武斷地為孩子決定“你今天要看什麼書”,“你明天需要穿什麼衣服”等等。

良好家教關係,需要的不是孩子“這面鏡子”,而是家長“那本書”

在家長做好孩子那本書的角色裡,聰明的家長是隨孩子的興趣而變化內容,比如孩子對一件事磨嘰時要給出多種選擇:“你是想先聽寫、後背書呢?還是先寫數學作業後拼讀單詞呢”,不同的選擇方向都代表著孩子當下階段不同的心情及主見,透過“你選吧”的自由抉擇是尊重、也是在培養孩子的主見能力。

2、把擔心轉換為-欣賞

做好孩子手裡“那本書”最怕的就是放心不下的擔心,擔心孩子在學校會被欺負,擔心孩子背書包太重,擔心孩子寫不好作業、考不好分數,這些擔心對於孩子而言只能是壓力中的無奈,一個人包括孩子,他們不怕失敗就怕沒有人欣賞,做一個懂得欣賞孩子的父母,你會發現原來孩子並沒有想象那麼不堪。

良好家教關係,需要的不是孩子“這面鏡子”,而是家長“那本書”

11歲安安從小和奶奶相依為命,而68歲的奶奶平時都是賣菜和撿廢品掙錢補貼家用,蘭媽前些天把積攢已久的紙盒(大約40斤)送給奶奶的時候,懂事的安安還主動要求幫奶奶分擔一部分紙盒的搬運,但心疼孫兒的奶奶只是象徵地分了不起眼的小部分。

看著弱小的身板本來以為小安安會比較吃力,沒想到像個“小大人”一樣輕鬆把紙盒抗在肩上的模樣帥極了,而隨後奶奶一句“小看你了,安安真有出息”,讓瘦瘦的小傢伙看起更活躍、賣力一些,路途中扛著紙盒還一路撿瓶子的舉動更是一節有價值的教育課堂。

那一刻,我發現“孩子真的是欣賞出來的”

3、把不滿轉換為-聊天

如果問教育裡最糟心的是什麼?無非是對孩子做出的一些事情不滿意,不滿的負面情緒是非常可怕的,它會將缺點無限放大並且佔據著我們每一個細胞,在期盼越高的情緒沸騰下最終都把負面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

良好家教關係,需要的不是孩子“這面鏡子”,而是家長“那本書”

既然是要做好孩子手裡的“那本書”,那麼面的情緒和孩子的不滿時就要理性對待,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學會把不滿轉換為“聊天”,捋清楚我們此刻是幫助孩子進步得更好,而不是讓他們自責或厭倦於自己的某些行為。

如果我們不知道和孩子聊些什麼可以借鑑以下幾種情節話術:

1)聊興趣:“你在籃球、唱歌和打鼓方面很有天賦,你猜猜我最欣賞你的哪一種愛好?”

2)聊目的:“你做這件事的目的很有趣,我很想參與其中,不知道閣下能否給個機會呀”

3)聊計劃:“我感覺我們計劃的樣子好像偵探和小偷,以後有這麼好玩的事情可不要忘記了我哦”

4)聊未來:“未來我想xx,你的未來計劃是什麼呢?快來給爸爸媽媽扒一扒?”

4、把期盼轉換為-以身作則

在教育孩子的漫漫長途裡實際上父母逃脫不了的就是-期盼,對孩子的斥責、催促、鞭打乃至溺愛都是源自於“期盼中的愛”,希望孩子更好、不希望孩子走自己走過的苦路,所以很多父母都會以自己的經驗去為孩子排除困難,但孩子需要的不是排除萬難的父母、而是陪伴下的潛移默化影響。

良好家教關係,需要的不是孩子“這面鏡子”,而是家長“那本書”

我們要知道,孩子的成長父母之地位無人可以取代,父母“這本書”的價值也是無法估量,凡事少說多影響比起一句句催促、責備要更有教育意義,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我們首先自檢,告訴自己也詢問孩子“這件事情爸爸媽媽之前是不是也做錯了”,在自檢的聊天模式下我們可以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也可以在自檢的模式下影響孩子接受而不是逃避錯誤。

因為,一個勇於承擔的孩子背後必定有一個做事以身作則的父母!

良好家教關係,需要的不是孩子“這面鏡子”,而是家長“那本書”

——————————-

我是蘭媽,專注於育兒領域解析作者,以親身事例、各種家庭教育例項,來記錄育兒感觸的瞬間,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蘭媽談育兒一起學習共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