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而言,父母給予深遠的愛除了陪伴,還有這幾樣寶貴“禮物”

對孩子而言,父母給予深遠的愛除了陪伴,還有這幾樣寶貴“禮物”

文/蘭媽談育兒

初為父母,幾乎所有家長都希望把世間最好的“禮物”送給孩子

但對於初入人世間的孩子們而言,他們最稀奇又寶貝的禮物是什麼呢?

很多人覺得孩子最喜歡的是玩具、還有隨心所欲的滿足,實際上父母給予孩子的愛當屬擁有一生影響力的價值與魔力,而這些力量全部都是源自於生活中的溫暖貫穿,而不是那些滿足物質和慾望的表面給予。

對孩子而言,父母給予深遠的愛除了陪伴,還有這幾樣寶貴“禮物”

陪伴只是父母能給予孩子的基礎溫暖所需,真正具有影響力的價值與魔力還是在於以下幾方面“禮物”:

01

父母要學會表達愛

義大利時期詩人但丁曾說:“世界上有一種最美的聲音,那就是父母的呼喚”

生活中,我們所羨慕的親子關係往往都是父母具備“表達愛”的能力,兒時上學的時候特別羨慕同桌娜娜的樂觀開朗,有一次中考成績出爐的時候我發現了娜娜幸福中幸運。

那一次,娜娜考出了開學以來最差的成績,就連上講臺拿試卷的時候老師都是不悅地黑著臉,而害怕考砸成績會讓母親失望的娜娜則是想了一個“善意的謊言”避免訓斥,她小心翼翼地把試卷藏起來打算向母親謊報成績。

對孩子而言,父母給予深遠的愛除了陪伴,還有這幾樣寶貴“禮物”

為了這個計劃娜娜還專門邀請了幾個朋友上門做客,一來是為了增加試卷丟了、考試合格的信服度,二來也是為了避免母親的訓斥和追問,不過我們遠遠是低估了“會表達愛”父母的影響力,一進門就看到了娜娜母親那嘴角上揚的和藹可親,看著熱情、溫柔、關切的母愛,同行的大家一瞬間語塞也無法向一位善良的母親撒謊。

而娜娜也處於愧疚低頭說“對不起,我這次考砸了,媽媽你會不會不愛我了”

對孩子而言,父母給予深遠的愛除了陪伴,還有這幾樣寶貴“禮物”

本以為娜娜的母親會有所失望,結果這位母親認真地說:“孩子,我愛你不是因為你的成績有多好,而是因為你是我的小寶貝,不管你是什麼樣子媽媽都會愛你的”,娜娜聽到後紅著眼衝進媽媽的懷抱,那一刻真的好溫暖,可是這一刻卻是很多人不曾擁有。。。。

關於孩子的成長與教育比較傳統的體現就是“打是親、罵是愛”,中式父母的愛也更偏向於“心裡面”,不善於言語的他們往往都是“安排大過於張口”,明明是希望孩子“讀書改變未來”的真愛操心,卻總是一遍又一遍地催促、嘮叨,這種沒有“愛的表達”只會讓孩子認為“學習大於一切”,孩子無法感受到愛的溫暖、長久之下也容易焦慮、自卑。

對孩子而言,父母給予深遠的愛除了陪伴,還有這幾樣寶貴“禮物”

耳朵是通往心靈的窗戶,父母的愛也不要只表現於內心、多張口表達更容易感受,這一點是很多不善於表達父母的陋習,如果我們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平時可以借鑑以下幾種方式:

1)寫信、或寫便條,如“你不是一個人,你還有我們”、“寶貝,爸爸媽媽永遠愛你”

2)牽手,透過牽手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爸爸媽媽溫暖與親近,這是很多小朋友喜歡的小動作

3)瞭解孩子的興趣,如“你的這些愛好真有趣,我能一起參與嗎?”、“往後還請多多賜教”

4)摸頭,當孩子承認某些錯誤的時候摸摸頭是安慰、也是我們對孩子的親近與關愛

5)擁抱,當孩子過生日、或者傷心難過的時候抱一抱孩子,可以讓孩子直觀感受父母的愛,家長也可以趁機觀察或詢問孩子的動態。

02

父母的陪伴要恰到好處

陪伴是孩子幼年裡重要的成長標識,尤其是3歲以前的孩子最需要和父母建立親密關係,而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在於陪伴的高品質體現,如果父母只是和孩子在一個屋簷下生活的陪伴,對孩子的心靈及成長定是不如經常互動的有價值。

對孩子而言,父母給予深遠的愛除了陪伴,還有這幾樣寶貴“禮物”

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家長一定要意識到隨著孩子的成長需求而變化,比如3歲以前的孩子父母陪著堆積木、躲貓貓、抱一抱、親吻額頭就是滿足,但孩子到了10歲以後再去繼續這些環節的陪伴定是不同的心境。

有個朋友,小的時候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就像是閨蜜一樣知無不言,他們一起搶過棒棒糖、玩過芭比娃娃,也打過王者,但奇怪的是生活在如此輕鬆又幸福家庭下的朋友,隨著年齡的增長她越來越厭棄父母的陪伴,甚至厭棄到“父母說話都煩”。

對孩子而言,父母給予深遠的愛除了陪伴,還有這幾樣寶貴“禮物”

原來,父母的陪伴對於孩子來說是無可挑剔,但是對於逐漸長大的朋友來說,那些買棒棒糖、搶玩具、甚至是當眾抱抱的親密陪伴,讓朋友在人群中顯得格格不入甚至遭到同學的嘲笑,這是因為父母的陪伴是有有效期的,孩子大了,他們有了自己的思想、空間甚至是秘密,而家長能做到的就是在有效期內給予孩子終身受用的“禮物”。

比如:

1)堅強: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鼓勵“相信下一次你會做得更好”

2)勇氣:在孩子退縮的時候激勵“再前進一步,你的優秀不止是這些”

3)感恩:“謝謝”、“沒關係”要從一開始就在家庭蔓延,引導孩子懂得感恩

4)自立:多帶孩子出去感受天地廣闊,鼓勵孩子多動手、勤動腦

這樣長遠計劃的陪伴,才應該是父母對孩子的恰到所需!

03

父母犯錯也要及時承認

生活中,經常見到很多父母犯錯但他們在孩子面前卻從不承認,彷彿說出“我錯了”就是在降低教育的權威性,實際上有權威的教育是在無形中引導孩子更強大,而不是像一位高高在上的主宰者去命令、支配孩子。

對孩子而言,父母給予深遠的愛除了陪伴,還有這幾樣寶貴“禮物”

小時候,和媽媽約好“考上90分就給我買漂亮的衣服”,結果考上了如願分數媽媽的承諾卻遲遲不來,那個時候從早上等到晚上、從週一等到週末,結果媽媽沒有道歉也沒有安慰,這件事情也一直擱在心裡直到如今。

前些天,帶著媽媽去縣城買衣服的時候媽媽左看右看結果在人群中走散了,這次我沒有等太久而是自己先回了家,不一會媽媽回家板著臉不太開心,我問她“生氣了嗎”?媽媽回答說“生啥氣,閒得慌呀”,接著我把兒時媽媽爽約的那件事聊了出來,媽媽聽到後急忙解釋“我是打算過年給你買漂亮的衣服,對不起。。。。”

對孩子而言,父母給予深遠的愛除了陪伴,還有這幾樣寶貴“禮物”

久違的道歉也終於彌散了心裡隱藏已久的不滿

實際上,父母的道歉並不是簡單的認錯還代表著對孩子的尊重和重視,家長能及時認錯對孩子更是“認知”性教育,懂得知錯認錯的家長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接納錯誤、糾正錯誤,如果家長自己做錯事都不願意正視面對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去要求孩子認錯知錯呢?

最後,父母的一句“對不起”不一定會換來孩子的“沒事”,但一句道歉卻可以癒合孩子那顆受傷的心靈,會教育會陪伴孩子的父母,在自己犯錯、孩子犯錯的時候應該學會自檢,被珍視的孩子也往往樂意去迴應父母的關切及榜樣,在良性迴圈下的親子溫情才是孩子一生中最寶貴的美好成長。

對孩子而言,父母給予深遠的愛除了陪伴,還有這幾樣寶貴“禮物”

——————————-

我是蘭媽,專注於育兒領域解析作者,以親身事例、各種家庭教育例項,來記錄育兒感觸的瞬間,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蘭媽談育兒一起學習共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