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交往,最重要的是這兩個字

與人交往,最重要的是這兩個字:邊界。

人際關係的基礎,就是邊界意識。

社會由無數個獨立的個體組成,每個個體都有差異,每個個體都有屬於自己的空間和領域。

個體之間互相交流有著約定俗稱的規則,其中最基本的規則就是邊界規則。

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私密的空間,都有自己的領地意識。

這些領地是否允許外人進入,取決於關係的親密程度。

陌生人之間、朋友之間、親人之間、愛人之間,感情不同,邊界不同。

人際交往,相對他人,最重要的是瞭解自己能夠觸碰的邊界,越界就會讓人反感;對自己,則要守好自己的邊界,無條件地開放自己的領地會逐漸失去自我。

即使最親最愛的人,也要保持彼此的界限,否則就會引起內心的反噬,最後損傷的是雙方的感情。

與人交往,最重要的是這兩個字

01 語言的邊界

“交淺言深,君子所戒”

語言最能體現一個人的交際能力,話說到什麼程度才是得體?怎樣恰到好處表達自己的意思?這些分寸的掌握就是人際交往中應該瞭解的語言邊界意識。

生活中有一些人,自認為是熱心腸,別管是初次見面還是陌路人,只要對方有什麼事做的不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就一片好心的去勸解,對別人的生活指指點點。

這些人自認為心直口快,有啥說啥,實際上就是沒有邊界意識。

你是人傢什麼人?教人做事?沒有交情亂管閒事,除了招人煩起不到任何作用,只能體現出你的淺薄和無知。

即使是朋友,說話也一定要注意分寸,人們形容兩個人關係好,往往說這兩個人“無話不說”,現實中很難有無話不說的朋友。越是關係好,你越要了解朋友的邊界,守護好彼此的邊界,就是守護兩個人的友誼。

與人交往,最重要的是這兩個字

02 行為的邊界

曾經有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證明陌生人之間內心可以承受的安全距離。

實驗選了幾個場景,在公園的長椅上,一個人坐在那看書,一個陌生人也挨著他坐下去,結果這個人明顯感覺不適,幾秒鐘後就離開了。

還有其他場景,諸如空曠的圖書館,公交車,只要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同尋常的拉進,人的內心就會有一種恐懼感,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遠離。

行為是一種身體語言,表達的甚至是比語言更多更直接的資訊。

人與人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那就保持什麼層次的親密,過分的親密舉止反而會讓人不適,甚至反感。

與人交往,最重要的是這兩個字

人際交往中,形容一個人舉止得體,就是說這個人很有行為上的邊界意識。

最近一個點選率很高的爆笑短影片,講的是,女孩帶著男朋友請自己的閨蜜吃飯,閨蜜吃飯時,嘴邊沾了飯粒兒,男友就用餐巾紙為女友的閨蜜擦嘴,結果可想而知,女友一氣之下轉身走了,飯局也散了。

我們經常講的“避嫌”,並不是一件過時和封建的說法,內心再坦蕩,行為上越界,都會引起誤會和異樣的想法。

親密的人之間有時要懂得避嫌,就是守好行為的邊界,其實在每個人心中,都承認這個邊界的存在,行為的過界,比語言更要傷人。

與人交往,最重要的是這兩個字

03 心理上的邊界

每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人的各種情緒為自己的心理畫好了邊界:恐懼、憤怒、焦慮、悔恨……

每個人心中都有不願意被他人觸碰的邊界,這個邊界叫做隱私。

這是一個人核心的領地,絕對不允許別人侵佔,即使主動對你開放,你也要小心翼翼,你擁有了和親密關係同等的責任,這是一個人最脆弱的地方,你一旦觸碰到了,就有義務保護。

人際交往中,最忌諱隨便窺探別人的隱私,這是在觸碰別人心理上的底線。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想象一下別人對你隱私構成了威脅,你會有怎樣的反應?

一個人的隱私被公之於眾,所帶來的羞恥感和恐懼感,會給他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因此,即便是父母與子女、或是夫妻之間,也同樣要保留彼此的隱私,這是每個人心理能夠承受的邊界,守護這個邊界就是守護彼此的親密關係。

與人交往,最重要的是這兩個字

具有邊界意識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

“邊界”也是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兩個字。

親近一個人有尺度,愛一個人有深度,無論如何都不能失去自我,尊重別人的邊界,同樣要守護好自己的邊界,做他人邊界的天使,做自我邊界的主宰,這才是真正的自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