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相貌是怎麼來的

人類的相貌為什麼會各有差異?達爾文認為,自然選擇是塑造人類相貌的主要原因,而性選擇也是許多相貌特徵產生的結果。例如,厚嘴唇、高鼻樑、絡腮鬍須等臉部特徵,在一些種族、部落中被視為一種美,具有這些特徵的人容易找到配偶,有更多的機會留下後代,於是這些相貌特徵在人群中逐漸普遍化。

分子進化說:近年來,另一種理論正在崛起,這就是“中性突變漂變學說”,又稱“非達爾文主義進化學說”。英國的科學雜誌《自然》首先刊登了一位叫木村資生的日本遺傳學家題為《分子水平上的進化速率》的文章,隨後,美國的兩位科學家雅克`金和托馬斯`朱克斯,在美國的《科學》雜誌上也發表了《非達爾文主義進化》一文,於是,以“中性突變”為基礎的分子進化學說逐漸形成。這個進化學說認為,從分子水平來看,大部分基因突變對於生命體的生存既不會產生有利的效益,也不釀成不利的後果,因此,這類突變在自然選擇中是“中性”的。在過去的億萬年中,生物體內的基因不斷產生“中性突變”,它們不受自然選擇的支配,而是透過隨機的偶然過程在群體中固定下來,或是被淘汰,結果就造成了基因和蛋白質分子的多樣性,實現了分子的進化。

人的相貌是怎麼來的

相貌後天字:美國的R`伯威斯迪教授在機體運動學的研究中,提出了一個驚人的理論,他認為人的相貌具有“可塑性”,換句話說,人們的相貌是後天“學來的”,而非天生的模樣。按照伯威斯迪教授的理論,嬰兒連眉毛怎樣“放置”都是從周圍的人那裡“學”來的,嘴的形狀也是如此。伯威斯迪在研究中發現,人嘴的形狀要在恆牙全部長成後才能最終定型。對大多數人來說,嘴的形狀在青春期才確定下來,在這之前,完全可以受周圍人的影響而改變。

伯威斯迪教授的這一理論如果成立,將給一系列學科帶來重大影響。行為遺傳學家認為,如果人的相貌能通過後天的影響而發生改變,並最終遺傳下去,那將是對經典遺傳學的一個有力挑戰。而醫學界和心理學界也將從中找到他們感興趣的東西。根據這一理論,所有嬰兒出生後五官的大小、位置、形狀等都是不確定的,它們取決於在以後的環境中“學”的情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