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比學齡前孩子的識字量,意義不大,別讓早期閱讀帶有功利性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學齡前的孩子到底要認識多少字才算厲害呢?是不是識字量多就能說明讀的書多?那為什麼明明家裡的書很多,但孩子的識字量就是提不上來呢?

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自我安慰:等上了學就好了,現在年齡還是太小。

為什麼孩子讀了很多書識字量卻很低

事情可能和多數家長想的不一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對文字、閱讀十分感興趣的時期,這個時期非常適合教孩子認字,那就是2歲半左右。

這個時候,孩子喜歡問為什麼?怎麼辦?開始有自己的脾氣,他們在閱讀書籍時,

看每個字就像一個符號,遇到自己感興趣的就會指一指,問一問

,如果不感興趣就會一直翻頁。

可以說,此時的孩子是形象記憶,會用圖畫去理解文字。在蒙特梭利教育中,有一項關於識字的工作,就是實物與文字配對,圖片與實物配對,文字與圖片配對……

這其實就是孩子認知從具體到抽象的發展過程,整個過程中,孩子會慢慢脫離畫面感,讓抽象的文字停留在大腦中,形成記憶,變成自己的文字儲蓄庫。

對此現象,華東師範大學周兢和劉寶根教授,針對孩子閱讀,對5所幼兒園的孩子進行觀察。

根據孩子的眼動現象發現,2-3歲的孩子更願意關注影象,而等到了4-5歲時,就可以同時觀看影象和文字了。到了學前班時,孩子已經開始將圖片和文字結合起來,融合得更好。

可以見得,孩子在學齡前就該

準備一些圖畫質量優質、線條舒緩的手繪書籍

,並且文字可以大一些,這樣孩子就會在不斷地重複閱讀中,提升自己的識字量。

父母完全不必擔心孩子總是讀一本書,因為反覆正是孩子吸收文字的必要手段,孩子在反覆閱讀中,每次發現的知識點都是不一樣的,漸漸積累的識字量就會在不經意間露出來。

因此,父母不妨多給孩子一些時間,

拼比學齡前孩子的識字量意義不大

,是生理成長規律決定他們如此。不如給他們充足的時間進行探索實踐,不要一開始就奔著提升識字量而讓孩子讀書,這樣不僅累且效果不佳,別讓早期閱讀帶有功利性。

如何提升孩子識字量?

文字源於生活,想讓孩子提升識字量,家長先別焦慮,要從生活中入手,比如孩子的玩具包裝盒,牙膏盒,或是奶粉桶,都可以成為孩子學習文字的來源。

每次買來拆開時,可以帶著孩子一起,

不僅能讓孩子瞭解這些物品,更能積累文字和生活常識

,並將新接觸的知識儲存起來。

如果孩子本身性格好動,那就可以把學習文字變成文字遊戲,讓孩子動起來。

可以找一些簡單的字卡混在一起,找出特定的文字。或者是按照文字找實物,把文字和家裡的實物配對也是孩子喜歡的。也可以讓孩子用字造句,擴句聯絡,記住句子就會記住這個字,可以更好地加深孩子對文字的印象。

對於學習識字,只要是孩子覺得好玩的,都可以和文字掛鉤,藉機帶著孩子學習,並從遊戲裡找到和孩子互通的方法,

寓教於樂,因材施教

在孩子提升識字量的過程中,父母也要及時給孩子鼓勵和耐心,當孩子表現對文字感興趣時,要及時地迴應,認真聽孩子表達,不可敷衍了事,文字儲備的提升就是在孩子急於表達的時候,趁機發展起來的。

寫在最後

家裡的書籍多,並不能代表著孩子識字量多,有時引導孩子識字的方法比讀書一百遍更重要,再多的書籍也比不過善於觀察孩子的父母。

在孩子開始認字時,及時幫孩子表達出他想卻說不來的,

保持耐心,讓孩子把學習融入生活,歸於遊戲

,在不經意間你可能就會發現,孩子已經認識好多字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