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左遷”龍標後,都做了些什麼

唐天寶六年的秋天,王昌齡又一次被貶了,這次的貶謫之地是龍標(今湖南黔陽)。

王昌齡“左遷”龍標後,都做了些什麼

在他被貶的第二年,好友李白才收到王昌齡遭貶的訊息,沒辦法親自送行,只能遙寄相思,於是寫下了那首我們熟悉的詩作,《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王昌齡“左遷”龍標後,都做了些什麼

對於王昌齡,李白還是有點擔心的,當時的龍標“地處蠻荒”,第二次被貶“遐荒”之地,怕他承受不了。

不過王昌齡的心態還是豁達的,從他所作的《龍標野宴》中就能看出來。

沅溪夏晚足涼風,春酒相攜就竹叢。

莫道絃歌愁遠謫,青山明月不曾空。

春日攜好友縱酒,夏日沅水邊納涼,沉醉於龍標的好風景,被貶也不是什麼值得讓人發愁的事。

王昌齡“左遷”龍標後,都做了些什麼

被貶龍標的這些年,王昌齡可不只是每日吟詩作對,遊山玩水,而是實打實地為龍標百姓解決了許多問題。

龍標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之間衝突摩擦不斷。

一次,三千苗兵進犯古城,在沅水河對岸紮營,縣令想用偷襲的辦法解圍,王昌齡卻搖頭反對。

他年輕時曾漫遊邊關,到過塞北,去過嶺南,他很清楚地方邊關不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將官沒有處理好與少數民族之間的關係。

如若苗漢兩家能坐下來談談,把問題說清楚,就能化干戈為玉帛,保龍標城安寧。

王昌齡“左遷”龍標後,都做了些什麼

為解決爭端,王昌齡孤身一人,前往苗寨,不出所料,苗王之所以發起戰事,是因為一場誤會。

苗王的女兒跑到古城裡,許久未歸,他懷疑是被官府抓起來了。王昌齡一邊和苗王談判,一邊派人去城中尋回他貪玩忘了歸家的女兒。

苗王見女兒安然無恙,十分高興,當場設宴款待了王昌齡,觥籌交錯間,大家冰釋前嫌,雙方折箭為誓“苗漢兩族,世代友好,永休干戈”。

王昌齡“左遷”龍標後,都做了些什麼

王昌齡在龍標待了足足有八年的時間,在這八年裡,他不僅解決了民族爭端,還開龍標文脈,修了孔廟,建了書院,無論漢族子弟,還是苗家兒女,都能有受教育的機會。

王昌齡戎馬一生,曾在塞北留下了“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言壯語;也在江南寫下了“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的千古絕句;被貶龍標後,又將“莫道絃歌愁遠謫,青山明月不曾空”的豁達,留在了黔陽這塊土地上。

王昌齡“左遷”龍標後,都做了些什麼

而今,在黔陽古城裡,還有一座建於清代的芙蓉樓,它“北廓臨江,依林踞阜”,承載著王昌齡的“玉壺冰心”,也承載著龍標人對這位“詩家夫子”的恩情與敬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