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節後上班這麼痛苦丨回形針

為什麼節後上班這麼痛苦丨回形針

五一假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你還好嗎?每次長假的歡愉過後,你是否都感覺特別空虛消沉,無心工作,在工位或座位上神遊天外,大肆摸魚?

這樣的人不止你一個。心理學上,這被稱為節後綜合徵( Post-vacation blues ),這種症狀普遍出現在剛經歷過一場愉快的旅行或者假期之後,通常能讓人感覺到明顯的情緒變化。

一定程度上,這些情緒反應源於大腦中一種名為

多巴胺

的神經遞質的水平變化。

為什麼節後上班這麼痛苦丨回形針

shutterstock

很多人第一次聽說多巴胺,可能是因為它能「讓人愉快」。就像是愉快的假期中的一場 live,一次旅行,都會促使大腦產生多巴胺,使你感到雀躍。

然而,與其說多巴胺是一種「快樂分子」,不如說它是「慾望分子」:

因為比起產生快樂,多巴胺實際上更擅長強化你的慾望和期待,既能讓你產生渴望和動機,對即將到來的幸福充滿動力,也可能使慾望失控,導致行為成癮或是消沉憂鬱。

瞭解多巴胺,也就是了解人性和自己。

為什麼節後上班這麼痛苦丨回形針

在說出「沒有那種世俗的慾望」這句話之前,你可能要先評估一下自己的大腦對「慾望分子」的抵抗力,畢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它臨門一腳踹進欲壑:

總是喊著減肥的小陳,明知一杯無糖奶茶也有將近 300 大卡,糾結良久卻還是抑制不住自己下單的手。

因為身體問題而決心戒菸的老張,在連續幾條廣告的高壓之下重新回到樓道間吞雲吐霧。

上班上到忘記日子的小王,在小長假來臨的前一天就已然無心工作,忍不住開始摸魚。

在戒色吧連續打卡 3 個月,立志金盆洗手、四大皆空的小劉……

為什麼節後上班這麼痛苦丨回形針

最終,小陳喝到了奶茶,老張補充了尼古丁,

小王摸了一天魚,

小劉釋放了青春。

隨著渴望的

消失,

重回陣地的理智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又一次輸給了慾望。

只是人們想不明白,為什麼那一刻的慾望如此難以抑制,為什麼在慾望得到了釋放以後,並沒有想象中的快樂。

其實,

這正是由於多巴胺的分泌機制作祟

。最能說明這類現象的,或許是著名神經生物學家 Robert Sapolsky 的一項實驗。

實驗的設定是這樣的:有一群猴子,它們在收到訊號時拉下拉桿,就能得到食物獎勵。

實驗人員

要做的是觀測每個階段中猴子大腦的多巴胺水平。

他們

發現

:當「給食物」的訊號燈亮起之時,猴子們的大腦開始大量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水平的頂峰,則出現在猴子們「拉下拉桿」的那一刻。

為什麼節後上班這麼痛苦丨回形針

Robert Sapolsky

顯然,猴子們知道「拉下拉桿就會有食物掉落」,因此在執行這個操作的時候,滿腦子都是對「天上掉吃的」這件事的期待,這種期待刺激多巴胺大量生成,驅使它們去完成操作,獲得食物。

研究者因此認為,比起讓我們感到輕鬆愉悅,

多巴胺更主要的作用是刺激增強我們對即將到來的快感、幸福的期待,並讓我們集中精力去實現這種期待

這個過程可以概括為:

為什麼節後上班這麼痛苦丨回形針

這也是為什麼追求「可以預知的獎勵」的過程,往往比「獎勵」本身更讓人亢奮激動。

除了推動你追求「已知獎賞」,多巴胺還能推動你追求結果並不一定的冒險和刺激。

接著說前面的猴子實驗。這一次,研究者修改設定,將猴子拉下拉桿得到食物的機率從 100% 改為 50% 。沒想到猴子們的多巴胺分泌水平反而大幅上升——相比起鐵定到手的獎勵,猴子們對於 50% 機率的獎勵更加期待。

為什麼節後上班這麼痛苦丨回形針

Robert Sapolsky

這一點正好解釋,人類為什麼會容易對「彩票」

「老虎機」

「開盲盒」一類充滿不確定性的遊戲產生沉迷心態。

為什麼節後上班這麼痛苦丨回形針

賭博的本質是不確定的獎勵,這種刺激能迅速拉高你的多巴胺水平,使你產生「上頭」的感覺。於是,你一遍又一遍開排位,一遍又一遍搖獎,期待著自己下把能贏。只要你贏過一把,「勝利果實」帶來的美好感覺會就使你更加執迷。

為什麼節後上班這麼痛苦丨回形針

ca

ri

賭癮只是多巴胺潛在負面影響的一個縮影。多巴胺帶來的欣快感令我們愉悅、產生渴望和動力,但當人們過於依賴這種「垃圾食品式快樂」,就很可能迷失其中。

和其他化學物質一樣,大腦通常會嚴格控制多巴胺的供應。如果多巴胺水平過低,可能會導致帕金森氏症或是顫抖等現象,而過高則可能導致躁狂、幻覺或行為成癮。

我們無法直接從外界直接補充多巴胺,但即便不清楚箇中原理,人們也總能找到大量刺激多巴胺分泌的「快捷通道」以尋求快感。

比如各類成癮類藥物,通常能夠顯著提高大腦中的多巴胺水平。

這就是為什麼人們一旦沾上可卡因、香菸這些物質,就很難徹底戒除,這些便捷的多巴胺啟用方式往往可以帶來強烈而短暫的快感,從而促使人們一遍又一遍重複、強化這些行為,產生心理甚至身體依賴性。

為什麼節後上班這麼痛苦丨回形針

左邊為正常的多巴胺神經元,長久攝入嗎啡會導致多巴胺神經元收縮(中),而嗎啡會促進大腦中一種名為BDNF的腦源性神

經營養因子的產生,當 BDNF 和嗎啡一起作用,多巴胺神經元就不會萎縮(右),然而當嗎啡攝入突然戒斷,就可能會出現神經退行性症狀。

Eric Nestler

研究者曾在實驗小鼠的腦中植入電極以確定多巴胺產生的腦區,他們發現,被刺激到多巴胺分泌區域的小鼠會不知疲倦地按下實驗槓桿以接受電擊帶來的快感,直到死。

多巴胺使我們產生「渴望」和「慾望」,然而

想要

並不代表著

喜歡

。多巴胺也無法帶給我們「事後滿足感」,或者說,真正的幸福。

為什麼節後上班這麼痛苦丨回形針

和藥物成癮這種多巴胺誘發方式相比,透過

一般事物

(比如手機、遊戲、休假、戀愛)誘發多巴胺看起來似乎更「健康」一些。

然而一般事物所能帶來的多巴胺快感也有一定副作用,比如當你從假期迴歸到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你的多巴胺水平快速消退,情緒也會跟著下降。

同時,當一件讓你愉悅的事物重複到一定次數以後,多巴胺水平的變化往往會讓我們感覺到疲憊厭倦。

以感情為例,當情侶度過了多巴胺高度分泌的熱戀期之後,心態就逐漸變得波瀾不驚,面對一個熟悉的伴侶,心中的小鹿很難再撞南牆。

為什麼節後上班這麼痛苦丨回形針

shutterstock

和伴侶在一起幾年後,你或許經常會回味起第一次約會的心跳和悸動,從而感嘆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如今對方貼近你,你只感覺到熟悉和溫暖。

這是由於你的「多巴胺閾值」在你們相處的過程中被拉高了。

關於多巴胺閾值,醫學博士 Daniel Z。 Lieberman 如此解釋——

研究人員們定期把各種食物獎勵投給籠子裡的老鼠,從檢測到的多巴胺柱狀圖水平來看,一開始老鼠們對此都很興奮。

為什麼節後上班這麼痛苦丨回形針

Daniel Z。Lieberman

然而很快,老鼠們便對此感到了厭倦,多巴胺訊號出現了明顯衰弱。

為什麼節後上班這麼痛苦丨回形針

Daniel Z。Lieberman

很顯然,在食物一次次「從天而降」後,老鼠們的多巴胺閾值提高了——「天上掉食物」這件事給它們帶來快感所需要的刺激比以前更多了。

也就是說,除非下次研究人員扔點兒不一樣的好吃的,或者不定期投食,才能挽回老鼠們對於這件事的「新鮮感」。

對此我們可以列一個公式來大致估算多巴胺產生的實際效果:

為什麼節後上班這麼痛苦丨回形針

當你一遍又一遍重複做一件事情,實際獎勵效果給你帶來的愉悅感往往會不如從前,而你也因此期待「更多刺激」,因而拉高了你的多巴胺閾值。如此一來,你透過同一件事感受到的「快樂值」就下降了。

當這個閾值過高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你可能很難再快樂起來了。

1969 年, 美國宇航員 Buzz Aldrin 和他的長官 Neil Armstrong 共同登月,在踏上月球以後,他的多巴胺分泌水平達到了人生巔峰——他很難找到比首次踏足異星更刺激的事情了。

他的多巴胺閾值熔斷了。

為什麼節後上班這麼痛苦丨回形針

NASA

Buzz 相當於得上了嚴重無數倍的節後綜合徵。返回地球后,他離開了 NASA ,開始出現酗酒和臨床抑鬱的症狀,與月球行走相比,現實生活中的一切都顯得太過平淡枯燥,這讓他無所適從。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刺激與冒險可遇不可求,平平淡淡才是生活常態。多巴胺固然能夠讓我們快樂一時,但卻無法讓我們感到幸福和滿足。

如何在平淡的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幸福感,不做多巴胺的「快感奴隸」?這裡有一些小建議。

·識別觸發點

個人

都有自己的「多巴胺觸發點」,可能是環境也可能是情緒,比如壓力可能導致戒菸的人復吸,比如吃播可能導致減肥的人食慾暴增,學會辨認並儘量避免自己的「觸發點」,能夠幫你最小化對應的「慾望」。

·建立支援系統

當你想要克服某種對你來說不太「健康」的慾望,不妨試試向身邊人和專業人士尋求心理和醫學上的幫助,這比孤軍奮戰要容易成功得多。

·增加運動量

運動對於克服各類「上癮」症狀都有一定幫助。它可以分散你的注意力,給你另一種感受快樂的方式,並且已經被證明是防止「上癮」復發的有效手段。

·管理壓力

壓力是舊癮復發最常見的誘因之一,所以找到控制壓力的方法往往是克服上癮和慾望的第一步。管理壓力的常見方法包括運動、冥想、按摩療法和適當的休息。

簡而言之,健康生活、知足常樂,或許才是幸福人生的最終密碼。

-

封面圖來源:

Kiera Burton, Pixels

參考資料:

[1] James Olds, Peter Milner 。 (1954)。

Positive reinforcement produced by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septal area and other regions of rat brain。 47(6), 419–427

[2] Nora D。 Volkow, et al。 (2010)。

Addiction: Decreased reward sensitivity and increased expectation sensitivity conspire to overwhelm the brain‘s control circuit。 32(9): 748–755。

[3] Robert Sapolsky。 (1998)。

Junk Food Monkeys and Other Essays on the Biology of the Human Predicament。

[4] Nan Li, Alan Jasanoff。 (2020)。

Local and global consequences of reward-evoked striatal dopamine release。 580(7802):239-244。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