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六出祁山寸功未建,如果讓龐統北伐,能不能興復漢室

導言

看三國故事,最讓人唏噓不已的兩件事,一件是龐統出師未捷身先死,一件則是法正在劉備以前過世。可以說,這兩人的死直接的讓劉備失去他統一天下的機會。尤其是龐統過世時年僅三十六歲。諸葛亮六出祁山寸功未建,如果讓龐統北伐,能不能興復漢室?

諸葛亮六出祁山寸功未建,如果讓龐統北伐,能不能興復漢室

劉備在白帝城病故以後,諸葛亮就變成蜀國真正的掌權人。那時候無論地盤還是人口數量,蜀國都和曹魏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倘若純粹拼比發展和潛力的話,蜀國不管怎樣也是比不上曹魏的,並且彼此的差異還可能會越來越大。

諸葛亮恰好是看到了這一點,才選擇以攻代守,展開北伐,另外這也是為了能感激劉備的三顧之恩,實現他興復漢室的夙願。

諸葛亮六出祁山寸功未建,如果讓龐統北伐,能不能興復漢室

諸葛亮北伐為何失敗

但是缺憾的是,諸葛亮的多次北伐都沒能取得成功。在其中以第一次和最後一次更為遺憾。

第一次由於錯用馬謖丟失街亭,造成大好局面被斷送;最後一次千辛萬苦把司馬懿父子倆困在了上方谷,眼見她們就需要埋葬火海,這時忽然從天而降暴雨,司馬懿因而得到心存僥倖脫險。

上方谷這把走紅,給司馬懿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創傷,以後無論蜀軍怎樣挑戰,他便是恪守出不來,最後把諸葛亮耗死在了五丈原。

那麼那麼問題來了,倘若把諸葛亮換為龐統,北伐能取得成功嗎?二人全是三國中的頂尖軍師,但又有顯著的不一樣。

諸葛亮六出祁山寸功未建,如果讓龐統北伐,能不能興復漢室

諸葛亮一生慎重,非常少探險,他的優點取決於野外,攻城掠地是他較大的薄弱點,一個小小陳倉20來天都沒能打出來便是最好是的例子。龐統的設計風格則和諸葛亮徹底不一樣,他戰鬥一直不按常情打牌,特別是在喜愛探險。

龐統乾的一件大事兒是勸劉備奪得四川,提議他上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的向自身的宗親動手能力。

可是劉備不忍心捨棄自身的忠義,沒有直接的動手能力,挑選了中計。龐統能向劉備奉上從上到下三策,而且中策也可以執行取得成功,這相比諸葛亮《隆中對》高姿態開局,最後失敗,顯而易見要高超得多。

龐統既沒有諸葛亮在劉備眼前誇下海口:決戰沙城可成,漢室可興;又能對於劉備的性情出從上到下三個行得通的對策,這一點表明龐統比諸葛亮的戰略發展規劃工作能力要安穩得多。

諸葛亮六出祁山寸功未建,如果讓龐統北伐,能不能興復漢室

如果龐統北伐,能不能興復漢室

設想龐統為北伐軍統率,他絕對不會像諸葛亮那般五次北伐,五次失敗——事實上這恰好是諸葛亮的硬傷,後勤管理都沒準備好就開戰,圖的是激勵人心和博得知名度,可是在國防上是完全失敗的。

不顧一切,注重實際的龐統絕對不會犯諸葛亮那樣的不正確。他並不會頻繁進兵,只是會不斷累積綜合國力,爭得畢其功於一役。

這樣一來,司馬懿會並不會像在歷史上那般靠“穿女人衣服”拖延時間贏蜀國就不好說了。可是,龐統真的能夠帶上蜀國的部隊擊敗司馬懿嗎?

我覺得也許他壓根沒有那一個機遇。倘若諸葛亮先龐統一步死了,龐統是並不會有掌權蜀國的機遇的。大家從前邊的剖析能看出去,龐統是一個十分狂放不羈的人,乃至坦言劉備並不是“智者之兵”,乃至與東吳串通威脅劉備。

諸葛亮六出祁山寸功未建,如果讓龐統北伐,能不能興復漢室

那樣不顧一切的人,劉備會舒心把阿斗交給他的手裡?他儘管有王霸之才,卻徹底沒有大臣之德,儘管奠定江山,最後也必不屬於劉氏。

因而,倘若落鳳坡死的是諸葛亮,龐統大概會在劉備死前被賜死,或是被奪得權力,當一個擺設,劉備是並不會信賴他的。

最終,我覺得,倘若龐統法正能一直活著,特別是倘若能和諸葛亮相互配合的話,不用說北伐怎麼樣,最少相互配合劉備打夷陵之戰勝面應當更大一點,換句話說,勸說劉備不必伐吳的機率應當大一點。

劉備啟動伐吳的擇時並沒有問題,戰略實際上都沒有特別大的問題,只不過是實際消耗戰方面上和攻堅戰上出了些問題,造成一敗塗地。

諸葛亮六出祁山寸功未建,如果讓龐統北伐,能不能興復漢室

結語

只要是龐統能在戰略方面幫助劉備,也許這一戰並不會失敗,或是並不會敗得那麼慘。

蜀漢中後期北伐難以為繼的關鍵緣故之一便是這些蜀漢軍界新發展起來的將軍大部分在這一戰中死掉了,中後期除去魏延,作為主將的王平姜維夏侯霸全是降將,張翼張嶷高鵬句扶霍弋等都是有一定侷限性,並且對比曹魏的新一代將軍而言,總數還是太少了。

此外,龐統倘若活到中後期還會有作為吳蜀倆家關係橋樑的用途的話,或許這仗打不起來也是有可能的。

參考文獻:《三國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