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卑微武迎兒:二婚家庭,親爹不作為,女兒多吃虧

文丨

《金瓶梅》卑微武迎兒:二婚家庭,親爹不作為,女兒多吃虧

迎兒是誰?

武大郎的親生閨女,前妻陳氏所生。

這是一個人如其名的“工具人”,蠅兒一樣的人物,在《金瓶梅》中渺小而可憐,就像苟活在塵世間裡的每一個小人物,她小的可憐,小到甚至沒有人關心她到底何去何從,是死是活。

她就像一個無父無母的孩子,在紅塵中隨波逐流,被人呼來喝去,麻木的行屍走肉一般。

可是,她有親人啊。

又是為何到了這步田地呢?

《金瓶梅》卑微武迎兒:二婚家庭,親爹不作為,女兒多吃虧

我曾經想過一個問題,為什麼在父母

離婚

的時候,孩子的撫養權第一傾向人是母親,只有在母親無力撫養或者其他不可控因素外,才會將孩子判給父親,當然從來沒有人質疑過這種問題,似乎,孩子就應該是母親的。

上學時背過一則名言,高爾基說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那時,我以為,僅僅只是謳歌母親的偉大。直到成年後,方醒悟,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是孩子身上具備的所有榮耀和自信,而這一切的源頭,都是來自母親的呵護。

當然不可否認父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有著重要的作用,能有一個和諧而圓滿的家庭是求之不得的幸福,但如果魚與熊掌註定不可兼得時,唯有母親是不可替代的一種存在。

所以,在離婚案件中,法庭會依照有利於孩子健康發展的第一原則,首先順位是母親,而後是父親,因為母親再婚通常會考慮孩子的情感,而父親再婚更多是從自身情感出發。

《金瓶梅》卑微武迎兒:二婚家庭,親爹不作為,女兒多吃虧

母愛是偉大的也是自私的,偉大在可以為了自己的孩子豁出去一切,包括人格和尊嚴,包括財富與自由,自私又自私在,這種母愛大多是隻能愛自己的骨肉,卻不能普照別人,所以

後媽

雖然也是媽,但和母親完全是兩種概念。

當然,後媽並不等同於惡毒繼母,只是說這種情感上是人性的本能,也不能對於後媽有過度的道德潔癖,大多數的繼母對於孩子的態度,取決於父親的態度,當一個家庭裡出現了不和諧的繼養關係,不要忽視了作為唯一維繫人父親的作用。

武大郎在這場關係之中,顯然就是最大的幫兇。

《金瓶梅》卑微武迎兒:二婚家庭,親爹不作為,女兒多吃虧

迎兒12歲喪母,跟著武大郎從張大戶家逃離出來,有了潘金蓮這個後孃,日子便過得越發的不能安生。

武大郎沒什麼本事,在迎娶潘金蓮之前,賣炊餅賣不出去,不僅一個子沒掙下,還花光了前妻的積蓄,只能寄生在張大戶家做點幫工,可想而知,這樣的一個懦弱無能的父親,能給迎兒的不多,養活大已經很是命運的造化。

張大戶的妻子將武大郎一家趕出去,武大郎藉著潘金蓮的光,得了一套二層小樓,又有了點積蓄賣炊餅的本錢,一家三口這才餬口,而迎兒也從這時徹底成為了潘金蓮的貼身丫鬟。

家裡一干大小事,裡裡外外洗洗涮涮全是迎兒打點,不僅如此,潘金蓮更是拿迎兒當了出氣筒,動輒打罵,絲毫不顧及親爹的顏面。

《金瓶梅》卑微武迎兒:二婚家庭,親爹不作為,女兒多吃虧

一個12歲的小姑娘在遭遇了這些霸凌後,親爹卻視若無睹,裝作看不見,這無疑助長了潘金蓮的氣焰,本就無依無靠,親爹也不能仰仗,這樣的一個丫頭不欺負她還欺負誰呢?

何況,這一家子都是靠潘金蓮委身張大戶而來的,別說是迎兒,就連武大郎算在內,給她當牛做馬也是應該的,正是有了這樣的思想,潘金蓮更加的不把迎兒當人看。

迎兒也深知自己地位卑微,除了隱忍,別無出路。

在《金瓶梅》中迎兒一直在幕後做著陪襯,除了灶前就是堂後,就連吃飯都不能同桌而食,親叔叔武松來家裡,作者寫道“小女迎兒拿茶”,但吃飯時只是“三人坐下”,不見迎兒;潘金蓮討好武松忙前忙後,而迎兒依舊是站在一旁服侍著,端茶遞水,眼巴巴地看著他們一家三口的歡樂,而自己彷彿置身事外,倒真是像個丫頭一樣,她已經麻木了,似乎也早已忘卻了自己身上僅存的一點相融的血。

武松想撥過來幾個士兵幫忙料理家事,金蓮卻推脫了過去,武松便不再提,即便是他眼看著迎兒受屈,卻也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

父親和叔叔的漠然,迎兒已經徹底接受了自己被遺忘的事實。

《金瓶梅》卑微武迎兒:二婚家庭,親爹不作為,女兒多吃虧

武大曾向鄆哥嘆息:“我先妻丟下個女孩兒,朝打暮罵,不給飯吃,這兩日有些精神錯亂,見了我,不做歡喜。”在金蓮的百般凌辱下,迎兒的精神已經有些失常。

沒媽的孩子像一顆小草,隨風而散,飄忽不定,任人踐踏,沒爹又沒媽的孩子更是如枯草,在生與死的邊緣掙扎,武大郎這個爹,有且當沒有作罷。

然而,迎兒的悲慘命運並沒有到此結束,直到潘氏和西門慶東窗事發,武大郎癱倒在床上,此時,金蓮喝住迎兒,不讓她與武大郎治病喂藥,迎兒被嚇住真就撒手不管了,而武大郎一命嗚呼,除了金蓮的絕情,也有一部分是他自己種下的因果。

若非他從前對迎兒的疏忽,迎兒怎麼怕金蓮怕到如此地步,如果不怕金蓮,怎會眼睜睜看著父親被害?

一切有因有果,只能說武大郎自作孽不可活。

《金瓶梅》卑微武迎兒:二婚家庭,親爹不作為,女兒多吃虧

武大郎死後,西門慶忙著娶孟玉樓,忽略了金蓮。潘氏為了打聽西門慶的訊息,便派迎兒幾次上門去問,左等西門不來,右等西門不來,她便將這一股腦的怨通通釋放在了迎兒身上。

她被潘金蓮“噦罵在臉上”,叫她跪著,餓到晌午,不給她飯吃。下午潘金蓮“做了一籠裹餡肉角兒”等西門慶來吃,蒸熟了叫迎兒拿來看,數來數去,非說三十個肉角兒少了一個,“便不由分說,把這小妮子剝去身上衣服,拿馬鞭子打了三十下,打的妮子殺豬般也似叫。”

最終,迎兒被迫承認了自己偷吃一個,如此金蓮還不過癮,又讓迎兒把臉湊過來,她用尖指甲掐了兩道血口子,才解了氣。

這樣的非人生活,迎兒一直等到了金蓮嫁進西門府。

《金瓶梅》卑微武迎兒:二婚家庭,親爹不作為,女兒多吃虧

她被金蓮託付給了王婆,那婆子可想而知,也非什麼善人,文中雖未表,可也能料到不會比在金蓮門下過得更好。

武松終於趕回來,他斬殺了王婆和金蓮,迎兒躲在一旁只喊“叔叔,我怕!”,武松此時便說“我顧不得你了!”轉身出門,從王婆家劫了銀子就奔了梁山,留下迎兒一個。

原本這樣的一個悲劇人物,到此也該結束了,而蘭陵笑笑生似乎於心不忍,便給了迎兒一個圓滿的結局。

武松有一好友,名為姚二郎,受了武松一些恩惠,將迎兒帶了回家,沒多久,擇了一戶人家便把迎兒娶了做了妻妾。

《金瓶梅》卑微武迎兒:二婚家庭,親爹不作為,女兒多吃虧

《金瓶梅》一書看似荒誕不經,卻在大色極樂之下隱藏著一顆悲天憫人的情懷,從迎兒的結局上就能看出來,作者蘭陵笑笑生對於當時所處社會環境悲哀,希望能給所有如迎兒一樣的小人物一個結局,他無力改變社會,唯有一己之力在故事中讓一些悲慘的人物得到圓滿。

迎兒的悲劇也是印證了一句老話,有後媽就有後爹,親爹的懦弱和逃避,才是根源。真是一場唏噓,一場淒涼。#金瓶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