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非遺丨走進古城,感受指尖上的棕編藝術

遇見非遺丨走進古城,感受指尖上的棕編藝術

遇見非遺·古城棕編

在古城民俗志上有這樣的記載:“古城自宋代以來,即是成都平原有名的草編、棕編、竹編的三編之鄉……”

郫都區傳統手工技藝“古城三編”

是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包括竹編、棕編、草編手工藝品

前期

郫妹er給大家介紹了古城鳥籠

今天帶大家瞭解一下

——古城棕編

遇見非遺丨走進古城,感受指尖上的棕編藝術

2008年

古城棕編被列入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和接納

如今

走進郫都區古城

各式各樣的棕編制品映入眼簾

精緻美觀、實用性強

受到消費者喜愛

古城棕編的歷史淵源

相傳宋仁宗寶元年間(1035年),馬街上場有一週姓姑娘,從小就好編織,喜女紅,是遠近聞名的巧手姑娘。

在十六歲那年,她無意將老屋背後的棕葉採下,並抽絲編織了一些活靈活現的小動物,很受小朋友的喜愛。於是附近的小姑娘們都向她討教,紛紛仿效,古城棕編工藝自此產生。

遇見非遺丨走進古城,感受指尖上的棕編藝術

遇見非遺丨走進古城,感受指尖上的棕編藝術

(棕編小動物)

一年後,周姑娘嫁到鄰縣,又把古城棕編技藝帶出了古城。從此以郫都古城為中心的棕編工藝便在郫縣(今郫都區)、崇寧縣(後劃歸郫都)、灌縣(現都江堰市)、彭縣(現彭州市)、新繁(後劃歸新都區)、新都縣(今新都區)等地廣泛流傳開來。

遇見非遺丨走進古城,感受指尖上的棕編藝術

後經南宋、元代,已經發展成一種規模的棕編藝術,有了嚴格的操作程式和考究的工藝,有了棕帽、棕鞋、果盒等棕編品種。古城棕編工藝發展到明朝,有了更大的發展,當時馬街及周圍鄉鎮家家設作坊,人人習棕編,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棕編之鄉。

明以後直到民國初年,近三百年間,古城棕編傳統手工技藝更是日臻成熟,並逐步向周邊地區發展,影響著成都乃至川西壩子的民間編織工藝的發展。

古城棕編的選材製作

古城棕編是以棕葉為主要原料,選材較精,生產季節性強,棕絲要求白嫩柔軟,精美適用,色彩明快,能負重,不吸潮為上。經過採葉、抽絲、燻蒸、涼露、上色等環節,最後編織而成的一種民間工藝。其產品有鞋、帽、提包、果盒、玩具、墊、扇、盤、籃等大類幾十個品種。

遇見非遺丨走進古城,感受指尖上的棕編藝術

古城棕編技法多種多樣,有單胡椒眼、雙胡椒眼、鴉雀嘴、水波紋、人字型、多色棕絲混編法,有穿、插、扣、拉、結等技法。裝飾圖案有:燈燈花及各式提花、挑花等。編織勻稱,正反互相襯托,十分美觀。

古城棕編的紋飾技藝包括自然紋飾技藝、圖案裝飾紋飾技藝、挑繡紋飾法。其編制品的裝飾,因物而異。

遇見非遺丨走進古城,感受指尖上的棕編藝術

提包多用胡椒眼技法,即將等距排列的經線相交叉成為菱形,再用2根緯線穿於菱形四角。鞋、扇類製品多采用密編法,部分鏤空處也可用雙胡椒眼技法。帽、席等多用人字紋、水波紋。用木、紙、泥模型編制的包等產品,其上織花鳥獸等飾圖。用白淨的素色棕絲編制的器物像綢絹般華美。有的用彩色棕絲以挑花、提花、織花等技法織成彩色裝飾圖案。

古城棕編的傳承發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人們素質的不斷提高,古城棕編不再僅僅是編制生活用品,而更多的是創作出具有美感的裝飾工藝品,來美化人們的生活、陶冶人們的情操、提高人們的審美情趣,古城棕編具有了藝術的美學價值,也最終成為了藝術品走出國門,去傳播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

遇見非遺丨走進古城,感受指尖上的棕編藝術

2008年,為了使棕編更好地傳承下去,成都市把古城棕編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李天清被評為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古城棕編”傳承人。

李天清11歲就開始跟著祖母學習棕編的編制方法,到今年從事這門手藝已經50年了,出自她手的棕編制品種類繁多,從棕鞋、棕帽、書包到提籃、花瓶、玩具,個個美觀實用,廣受青睞。

遇見非遺丨走進古城,感受指尖上的棕編藝術

對於妻子的事業,李天清的老公高英茂非常支援,從1991年起,夫婦倆就開始一起經營棕編生意。那時候,每逢趕集,他們都會到場鎮上收購農婦們編織的棕編制品,再轉賣銷售。

在這個過程中,李天清還傾囊相授,把自己掌握的技術教給當地群眾,帶動他們製作出優質的棕編制品。一邊傳授技術,一邊收購買賣,夫妻倆就這樣,把棕編事業越做越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