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八爺離開後,留下一封信,給了雍正最後一擊

在《雍正王朝》這部劇中,八爺和雍正爭了一輩子,兩人雖是兄弟也是對手。而在八爺離開之後,留下了自己親筆寫的一封給雍正的信,也是這最後一封信,八爺給了雍正的最後一擊。

雍正王朝八爺離開後,留下一封信,給了雍正最後一擊

一。八爺和雍正之間的鬥爭

八爺和雍正是兄弟兩個,康熙爺在位期間,兄弟兩個都彼此心照不宣,兩人對於皇位一事並沒有過多的提起,但是彼此的心中都暗自較勁。從康熙爺徹查刑部一案開始,此時的八爺已經開始和雍正搶功勞了,八爺聽從了佟國維的建議挺身而出。成功的接下刑部一案,結果他還是用了深險之招,誘審了肖國興,從他嘴裡套出了口供,後來此事傳到了康熙的耳朵裡,康熙也由此知道了八爺的陰險,對這個兒子也是十分的失望。而在狩獵回京後,康熙第一次廢太子,同時下旨讓全朝上下舉薦新太子的人選,也就這一件事情讓康熙對八爺徹底的死心,同時對當時的雍正刮目相看。而為此兩人在康熙爺在位時就一直是對手。而在康熙駕崩後,雍正順利繼位,八爺對於雍正的挑釁仍沒有停止,他是在心中始終不服氣雍正皇帝的地位。

雍正王朝八爺離開後,留下一封信,給了雍正最後一擊

從張廷璐一案爆發就可以看出,八爺在得知科舉考試主謀是弘時之時,他就召叢集臣,讓他們力保諾敏和張廷璐。在這兒就是為了和雍正爭口氣,他心中想的是就算你雍正坐上了皇位,但是底下的人都不聽你的,還反其道而行,那你這個皇上當的也沒有什麼意義,相反就算我現在只是一個親王,但是這些朝臣們都聽我的話,我不做皇帝又有何妨呢?所以他抱著這樣的心理,讓眾人保舉諾敏和張廷璐,去迎合雍正的逢君之惡。只不過被老十三一句話點破,他們這一次的計謀也沒有得以實現。而在雍正登基之後,八爺主要是暗中的給雍正時下絆子,讓他的心裡不爽快,包括那個那大爺在民間破壞雍正的名聲,想必也應該是有八爺他們的授意才去的。包括在最後的八王議政之上,最後的八爺站起來說了一句,皇上四哥你贏了,但是他接下來說的話證明他還是不認輸,他說如果沒有老十三的幫助,你是不可能贏的。這句話,就充分說明了八爺從心底上還是不服氣雍正的,所以八爺這一輩子都是在和雍正進行抬槓。

雍正王朝八爺離開後,留下一封信,給了雍正最後一擊

二。八爺留下的信

八王議政過後,雍正對於他的這些兄弟所作所為,實在忍無可忍,便採取較為保守的方法處置了他們。此時的八爺接受著雍正的處罰,在弘時去處置八爺府上的事務之時,他為了報自己的私仇就利用職務之便,把八爺府上的人都發配到雲貴邊地去了。此時的八爺府上就只剩下八爺一個孤家寡人了,而他在與眾人分別的前一天晚上,他拿出自己留下的一千萬兩銀子給他們每個人都置了安家費。此時府上的奴才們都對八爺感激涕零,也為雍正處置八爺而感到不公平,所以在他們去雲貴地區的路上,就藉此傳播雍正的壞名聲。而這最後就像八爺信上對雍正所說的,你一輩子那麼辛苦那麼努力,可是那又怎麼樣呢,不是還是留下這千古的罵名。這都讓雍正著實的心痛,因為八爺這句話狠狠的戳中了他的痛點,無論從河南田文鏡一事上,還是曾靜一事上雍正都為此擔負了太多。因為自他登基以來,朝臣中也大部分都是八爺黨的能為,還剩下就是讀書人的天下了,也就是清流派,他在河南田文鏡儀式上與清流派徹底的決裂,這樣一看朝臣中就沒有多少他說話的人了。

雍正王朝八爺離開後,留下一封信,給了雍正最後一擊

而在曾靜一事上,他看到了他的惡劣名聲在民間傳播的廣度,同時他從曾靜的描述中感受到了一種絕望心痛。所以在他聽完曾靜的描述之後,就流下了眼淚,而八爺臨終前信上所說的正是說中了雍正的痛點。他這一生都為了康熙爺的遺願,為了大清而活。在他上位之後一直默默執行自己的決定,所有人都不理解他,面對質疑和嘲笑一直往前走著。油盡燈枯之時,出來曾靜這個出頭鳥,更是把他稱為千古第一罪人,眼看著他已經沒有精力處理此事了,於是他就和曾靜寫了一《大義覺迷錄》篇警戒眾人,可是那又怎麼樣呢?人們只願意聽他們想聽的,所以這《大義覺迷錄》創造出來,在一些人看來是解釋,但在更多人看來就是掩飾。

雍正王朝八爺離開後,留下一封信,給了雍正最後一擊

三。給雍正最後一擊

為什麼說老八最後的這一封信給了雍正最後一擊呢?因為在雍正晚年之時,他已經明白一切都該放下了,此時八爺信上說,你這麼苦苦的熬著得來這千古的罵名,到頭來不過是過眼雲煙。雍正就是太放不下心中的執念了,所以他一直苦苦的堅持著。而這些之前只有他自己心裡明白,現在由八爺這個旁觀者點出來了,他也為自己著實的心痛。而雍正上位之後,他雖然為國家做了很多,面對著別人的不理解,也擔負了很多的罵名,但是這都是他不得已而為之的,就算他做了很多,但是他也想落得一個好名聲。如今八爺出來點出他這樣辛辛苦苦依舊沒有獲得好名聲,讓他看過後有種過程和結果不成正比的落差感,再加上他心氣鬱積,這也便給了雍正最後一擊。

雍正王朝八爺離開後,留下一封信,給了雍正最後一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