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一個心胸狹窄記恨薄情的皇帝

公元187年冬天,曹丕出生在沛國譙縣(今屬安徽亳州)。曹丕文武雙全,六歲懂得射箭,八歲就能提筆為文和學會騎射。曹丕好擊劍,博覽古今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

197年,長兄曹昂、曹丕隨父出征宛城,曹昂與大將典韋、堂兄曹安民一同戰死於宛城,曹丕則幸運的騎馬逃走。正室丁夫人因養子曹昂之死怪罪曹操而與曹操離異,生母卞夫人被扶為正室,原為庶長子的曹丕有幸取代長兄曹昂成了嫡長子。

此後,身為嫡長子的曹丕常年跟隨曹操從軍,先後參加了官渡之戰、白狼山之戰、赤壁之戰、濡須口之戰。211年2月12日被任命為五官中郎將、副丞相。曹操對誰繼承自己的衣缽一直猶豫不決,後來在賈詡以袁紹為例說服之下,才下決心立曹丕為魏王世子。

220年,曹操病死,終年六十六歲。曹丕繼任魏王。同年迫漢獻帝讓位,建立魏國。改年號黃初。

曹丕,一個心胸狹窄記恨薄情的皇帝

曹丕詩歌形式多樣,而以五、七言為長,語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則委婉細緻,迴環往復,是描寫男女愛情和遊子思婦題材的箇中能手。 代表曹丕詩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據考寫於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三郡烏桓期間,採用樂府體裁,開創性地以句句用韻的七言詩形式寫作,是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詩。《燕歌行》從“思婦”的角度,反映了東漢末年戰亂流離的現狀,表達出被迫分離的男女內心的怨憤和惆悵。全詩用詞不加雕琢,音節婉約,情致流轉,被明朝王夫之盛讚“傾情,傾度,傾色,傾聲,古今無兩”。曹丕的一些為後人稱道的作品都在擔任五官中郎將至魏太子期間所作,他的詩歌細膩清越,纏綿悱惻,缺乏曹操、曹植的慷慨之氣,後世對他的評價不如“三曹”中的另外兩人。

《三國志》作者陳壽曾評價曹丕:“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博聞強識,才藝兼該;若加之曠大之度,勵以公平之誠,邁志存道,克廣德心,則古之賢主,何遠之有哉!”(《三國志·魏書·文帝紀》)

陳壽的一句“若加之曠大之度”道出了曹丕的狹隘胸襟、短淺眼光以及多疑的心理狀態。

曹丕在年少時曾向堂叔曹洪借錢不成懷恨在心,稱帝后不顧開國功臣元勳及血緣情誼直接栽贓罪名將曹洪下獄,卞太后得知後逼郭皇后求情才讓曹洪免於牢獄之災,但是仍然被曹丕削爵沒收財產貶為庶人。

曹丕非常愛打獵,但在曹操當政時為了爭儲而故意樹立良好形象,就接受崔琰建議停止打獵。曹丕稱帝后,已無爭儲壓力而不聽鮑勳和戴凌停止打獵的忠諫,曹丕因自己最愛的娛樂遭反對非常惱怒,而對戴凌處以比死刑低一等的處罰。而鮑勳的父親鮑信是曹操早年起兵的救命恩人,在曹丕對吳出兵廣陵的時候作出勸諫,曹丕不聽找理由把他強硬處死。

曹丕,一個心胸狹窄記恨薄情的皇帝

曹植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曹丕與曹植爭奪太子之位,後來曹丕得立稱帝,曹植備受迫害,屢次遷封。曹丕曾經喜極失態,抱著辛毗的頸說:“辛君您知道我有多麼喜悅嗎?”辛毗事後將曹丕的表現告訴女兒辛憲英,時年二十多歲的憲英便感嘆地說:“太子是代替君王主理宗廟社稷的人物。代君王行事不可以不懷著憂慮之心,主持國家大事亦不可以不保持戒懼之心,在應該憂戚的時候竟然表現得如此喜悅,又怎會長久呢?魏國又怎能昌盛?”

文昭皇后甄氏原為袁紹次子袁熙之妻,建安九年城破被俘,曹丕納之。後曹丕稱帝,眷寵文德皇后郭氏,甄氏失寵口出怨言,觸怒曹丕。曹丕下令賜死甄氏,殮時“披髮覆面,以糠塞口”。

在曹操死後守喪期間,向孫權索要貴重珍品享樂,親征東吳時駕馭副車及龍舟等奢華物品。對外被年長老練的孫權當棋子耍,不聽群臣勸告在夷陵之戰偷襲孫權,這樣做不合禮數;當東吳擊敗蜀漢後,曹丕假借孫權造反名義發兵進攻,打算從中得益,但無功而返。曹丕令孫權上供之物,無一得償所願,遂惱羞成怒三路伐吳脅逼孫權,又煽動江東內部作亂,然皆以敗退告終。孫權徹底無視曹魏,令曹丕極為憤懣,但兩次大舉伐吳都是無功而返,最後一次差點被孫權部將擒獲。

夏侯尚因為寵愛妾侍而不愛正妻(曹丕的妹妹),曹丕把妾侍處刑,夏侯尚精神衰弱至死。

曹休守喪期間不吃肉,下令強逼他吃肉,曹休變得傷心消瘦。

曹丕,一個心胸狹窄記恨薄情的皇帝

在曹操死後守喪期間,向孫權索要貴重珍品享樂,親征東吳時駕馭副車及龍舟等奢華物品。對外被年長老練的孫權當棋子耍,不聽群臣勸告在夷陵之戰偷襲孫權,這樣做不合禮數;當東吳擊敗蜀漢後,曹丕假借孫權造反名義發兵進攻,打算從中得益,但無功而返。曹丕令孫權上供之物,無一得償所願,遂惱羞成怒三路伐吳脅逼孫權,又煽動江東內部作亂,然皆以敗退告終。孫權徹底無視曹魏,令曹丕極為憤懣,但兩次大舉伐吳都是無功而返,最後一次差點被孫權部將擒獲。

曹丕當五官中郎將時,有一次宴請,曹丕問相士朱建平自己的壽命,朱建平說:“您的壽命是八十歲,四十歲時會有小災難,希望您多加小心。”曹丕果然四十而終,死前認為朱建平的占卜結果是晝夜相加計算的,自己的生命快要結束。(《三國志?魏志二十九?方技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