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遁者哲理:吵架的藝術

導讀:跟女孩相處,記住一點:少說過去,多談未來!

吵架的藝術

——靈遁者

下筆寫字,文章就有,對一個作家來說是難的;可抬腿伸手,步步是生活啊。生活是什麼?生活是人情世故,是嬉笑怒罵,是點點滴滴。

今天就說這一個“罵”字,這裡面的“藝術”可深著呢!不能說外國文化不豐富,尤其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總之停留在影片中的那幾個詞“誰特”,“法克”,“必吃”“安斯”……總是略顯單調。而觀中國,那“罵人”的詞彙和語句都寬泛得很,文化語言的豐富性和強大性,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靈遁者哲理:吵架的藝術

我清晰地記得,第一次讀《紅樓夢》的時候,我就“驚了”,名著裡怎麼出口有“髒”。甚至我以為曹雪芹就是陝西或者山西人,因為他作品中的那些粗口方言,我是熟悉的。

相對於男人而言,女人更擅長“罵人”。我出生在農村,“有幸”見過不少村裡的村婦吵架,那場面,我就不描述了,大家心領神會即可。為何呢?不知道心理學家是如何研究這種生活現象的。以我個人之見,這是文化現象的反應。因為男人被冠以“山”,高大威猛,有陽剛之氣;女人被冠以“水”,那麼嘰嘰喳喳似乎也可以理解。倘若一個男人像女人一樣罵街,多數會被恥笑,認為有“婦人之舌”,不男人!

大蒜和咖啡哪個文明?這是出自周立波和郭德綱互懟的梗。顯然我們很清楚,生活需要咖啡,也需要大蒜。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在咖啡館喝咖啡,在麵館吃大蒜,這就是文明。

罵人的粗口,可以寫在名著裡,這就是作品。這種作品反而更接近生活,更形象,從而更深刻。但也不能滿篇髒話,過了那個度,那就是“噴子”,就是“洩糞”,不是寫作品了。

靈遁者哲理:吵架的藝術

我打小不擅長罵人,原因是口吃。你想啊,別人機槍似的“突突突”“噠噠噠”地攻擊你,你氣得半死,才憋出來一句話。自取其辱,這事咱不能幹。那咋辦,見情況不對,該出手時就出手。可是人長得瘦,家裡窮,吃飯也沒啥營養,自然從小沒力氣,所以多數時候,捱打多。

後來慢慢長大了,讀書多了,話少了,寫文章多了。從一個急性子,慢慢變成一個慢性子。有時候家裡人總說:“你咋慢的雜家呀?”【翻譯過來就是,你這麼慢性子,可愁死人了。】

後來長得很大了,30多了,還沒有結婚。但我媽總跟人家介紹我說:“我大兒子性格好,好得很,也乖。女人嫁過來絕不會受氣。”

人家也總說:“性格好就行,包容好啊。”今年我結婚了,我媳婦總跟我說:“性格太好了,慢死了。”總說我:“你能不能快點,你能把我急死。”

靈遁者哲理:吵架的藝術

我跟我媳婦呢,倒不是互相罵人,畢竟她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但爭爭吵吵是有的,她說話快,我說話慢。

如果有人問我,和女人怎麼相處才好?我就一個觀點,少說過去,多談未來。前幾天抖音刷到一個影片,大概就是男女互相訴說過去呢,結果女朋友掀桌子了。下面一個哥們的評論很精彩:“我跟我媳婦前幾天晚上聊天,兩個人都發誓不論對方說什麼,都是過去了,絕不吵架。結果那天晚上,打得不可開交。啥話髒拿啥罵我呢,簡直就是潑婦。”看看那上萬的點贊,和其他的幾千評論,你就懂了。為啥“少說過去,多談未來。”女人是情緒動物,情緒上來了,嫉妒心上來了,她才不管剛才發啥誓了。

但你要問我男人面對女人罵人怎麼辦?我只能說你就受著吧。假如你不還嘴,沉默,她情緒發洩不出來,後面將會有更大的“暴風雨”;假如你還嘴,跟她講道理,理論理論,也會激起她的反感和好勝心。再假如你滿口承認,我錯了,我錯了,她可能會說你敷衍,每次都敷衍。會反問你:“錯了,你改了嗎?”所以呢,沒好辦法,如果是新婚夫妻,那就抱住她使勁親,別讓她有開口的機會。如果是老夫老妻了,那這招我估計也懸。

靈遁者哲理:吵架的藝術

中國夫妻都挺有意思,女性往往愛“反諷”一下男人,比如你對比一件事呢,她說:“那很好嗎!”“那你趕緊去。”“你現在大忙人呀。”……諸如此類的話,如果是剛學會中國話的外國人,估計都要遭殃。但中國人男人就不一樣了,他們不光聽,還看對方表情或者眼神,一看,再結合話語,立刻心領神會了。往往會解釋說:“沒有,沒有。”“就是說一哈而已。”“沒有你漂亮。”……

中國還有兩句俗語,第一句是:“有理不在聲高。”還有一句是:“先聲奪人。”就是沒理,也得有“氣勢。”有人天生說話就像吵架,聲大如雷,我一個親戚就是這樣的。

究竟哪一句俗語適合你,我也不知道。我無法教會你如何生活,但生活本身會教會你生活。你得慢慢去品味生活。於我而言,聲大不了,“先聲奪人”也不是我的性格。氣勢大,有時候看似是壓了別人,更是“反壓”了自己。

靈遁者哲理:吵架的藝術

我母親和我父親吵架,我母親總是聲音很大,面紅耳赤,看似她佔了“上風”,其實呢,傷身體。心火大,吵完架心思不寧。我總是勸她:“媽,你今年都50了,還沒有你兒子我通透,吵啥呢,吵不解決問題啊,還把自己氣得。”

有一部分人有面板病或者其他諸如高血壓,心臟病之類的病,一急,往往加重病情,要了自己的命。可是他們控制不住自己。我妻子就是,她就說我控制不住自己發火。其實事後,她都能意識到自己發火了,下次會注意。

人這一生,罵人與被罵,你喜歡哪個?我希望你哪個都不要選擇,因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生活確實有不能控制的時候,所以性格決定命運有時候不是一句空話。

曾國藩為什麼被多人推崇,就是因為他能控制自己的性格和行為,從而在30之後,仕途扶搖直上,終成晚晴“四大名臣”之首。

靈遁者哲理:吵架的藝術

曾國藩年輕時候,不怎麼節制自己,而且口出狂言之類,容易得罪人。還暴飲暴食,有一次重病之後,父親告誡他:“節慾、節勞、節飲食。”曾國藩在日記中也說:“接家信,大人教以保身三要,節慾,節勞,節飲食……小子讀之,悚然!小子一喜一怒,勞逸痾養,無刻不縈於大人之懷也。若不敬身,真禽獸矣!”所以曾國藩有一句名言:“不為聖人,便為禽獸。”

吵架,罵人是一種生活現象,你我他都有經歷。我的標題是《罵人的藝術》,似乎是有點矛盾。難道罵人還是“藝術”?罵人還有講究?我旨在告訴你,當罵人成為“藝術”的時候,你心境就變了,就不再是罵人了。罵,爭吵,辯論,訴說,闡述,文章——這就是一個過程。

生活需要發洩的視窗,你一定要找到更有益於身心的方式,去贏得生活和另一半。就好比,男人喜歡漂亮的女人,但更喜歡和悅的女人。一個漂亮但滿口爆粗的女人,多數是不招人喜歡的。真正的高雅和長久的高雅,來自內心的修養和強大。就像一句俗語所說的:“如果吼叫能解決問題,驢將統治世界。”

靈遁者哲理:吵架的藝術

靈遁者哲理:吵架的藝術

摘自獨立學者,作家,藝術家靈遁者散文小說集《春天與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