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川寨之戰時李元昊集中優勢兵力而葛懷敏貪功冒進導致宋軍大敗

定川寨之戰,是北宋與西夏之間在宋仁宗慶曆年間的一次戰役,以北宋慘敗而告終。是繼三川口、好水川之後,北宋軍隊連續第三次敗給西夏李元昊。

就定川寨之戰失敗原因來說,宋軍在戰略和戰術上都存在重大失誤。

戰略上,陝西沿邊各路兵力分散,缺乏相互策應和聯合,致使葛懷敏無人救援。戰術上,葛懷敏貪功冒進,沒有摸清敵情,遇敵又不能死戰等諸多問題,都是導致此戰慘敗的原因。

北宋沿邊各路兵力分散,李元昊集中優勢兵力,在定川寨之戰中佔據人數優勢

北宋在對外戰略上,無論是對遼國,還是對西夏,都是主要採取守勢,一味防守。

在宋夏邊境長達兩千裡的情況下,防守戰略最容易造成的問題,就是兵力太過分散。

面對李元昊的優勢兵力(往往10萬以上),被攻擊的某一路線(如此次定川寨之戰),能夠機動阻擊的兵力往往在2萬左右,宋軍的劣勢一下子就暴露了。

沿邊各路在地形和防守的難易程度上也不一致,兵力分配本應有所側重。但事實上兵力卻仍然是平均佈置,沒有突出重點和薄弱環節。

定川寨之戰時李元昊集中優勢兵力而葛懷敏貪功冒進導致宋軍大敗

北宋形勢圖

地形最難防守的涇原路,也就是宋軍連續三次敗北的涇原路(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戰都發生在這一路),總兵力也不過5萬人而已,機動兵力可想而知。

在兵力分散的情況下,若要做到防守緊密,則相互之間必須要有策應,一處被攻擊就必須要援救。但是從當時陝西沿邊各路的對戰結果來看,幾乎每一次都存在不策應救援或者難以策應的問題。

主帥葛懷敏貪功冒進,又不知兵法,幾乎全軍覆沒

在得知李元昊來犯之時,涇原路經略安撫使王沿,就命令經略安撫副使葛懷敏,從渭州(甘肅平涼)率軍向北,到瓦亭寨(寧夏隆德)集結待命,並在此地伺機阻擊李元昊的大軍。然而,葛懷敏卻一而再再而三的違反命令,堅持向北冒進。從最初約定的阻擊地點瓦亭寨,一路向北過鎮戎軍(固原)、養馬城,抵達定川寨。

中途李元昊大軍移動駐防地,本有機會趁其立足未穩進行突襲的機會,可是葛懷敏沒有同意行動。

定川寨之戰時李元昊集中優勢兵力而葛懷敏貪功冒進導致宋軍大敗

李元昊

宋軍到達定川寨之後,就被李元昊迅速包圍,並斷掉了宋軍從原路返回的機會。

此時面臨兩個選擇:一是從定川寨以西突圍,然後繞行回到涇原路和渭州;二是不突圍,下定決心死守到底。可是葛懷敏既沒有突圍,也沒有死守,而是輕率出戰,以絕對弱勢兵力對陣李元昊大軍。最後近萬人被殺,葛懷敏等十六位將領戰死。等到定川寨之戰結束後將近10天,最快的援兵才由范仲淹帶領前來,也可見宋軍部署的問題。

定川寨之戰的失敗,跟之前的三川口、好水川如出一轍,敗在了李元昊的優勢集中兵力、靈活機動戰術以及良好的情報工作,也敗在了宋軍自己的整體部署失當、指揮官貪功冒進以及不知兵法的愚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