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鏈遮蔽”逐步解除,一個更加互聯互通的網際網路值得期待

作者 |

吳文武

題圖 |

圖源:網路

近期,圍繞網際網路平臺解除外鏈遮蔽的“拆牆行動”,一直是社會熱點話題。

9月17日,新品略關注到,“外鏈遮蔽逐步解除”的話題登上熱搜,引發媒體報道和網路熱議。

據多家媒體報道,透過QQ可以直接開啟淘寶和抖音的連結,不再需要透過口令進行APP複製開啟。

最新,騰訊釋出《微信外部連結內容管理規範》調整的宣告,表示將會分階段、分步驟實施,第一階段將於9月17日開始,使用者升級最新版本微信後,可以在一對一聊天場景中訪問外部連結,同時為使用者提供自主選擇權。

儘管目前各APP跳轉的實際體驗仍有諸多不便,但對使用者來說,網際網路平臺拆牆,解除外鏈遮蔽的行動已經開始。

時間回到9月9日,工信部有關業務部門召開了“遮蔽網址連結問題行政指導會”,包括阿里、騰訊、位元組跳動、百度、華為、網易、小米、360、陌陌等企業參加了這場會議。

工信部在會議上要求,限期內各平臺必須按標準解除遮蔽,否則將依法採取處置措施。阿里、騰訊、位元組跳動等網際網路巨頭隨即均表示積極支援,將有序分步驟地落實。

網際網路解除外鏈遮蔽,被媒體報道稱為網際網路拆牆。更有評論稱,此舉將會改變中國網際網路生態現狀,意義深遠。

一直以來,網際網路平臺之間的外鏈遮蔽現象存在已久,隨處可見。

比如,透過即時通訊APP傳送電商平臺連結或者是短影片連結給朋友,可到了另一臺手機就會成為亂碼或者是生成圖片,使用者只能無奈地複製連結,用瀏覽器等其他步驟才能開啟。

從使用者體驗角度來說,不方便,也不友好,但同時又十分無奈,畢竟使用者沒有選擇權。

網際網路平臺遮蔽外鏈的現象,歸根到底是因為網際網路平臺之間的競爭之舉,出發點和目的就是要構建自己的流量池,儘可能將使用者留在自家的“自留地”,同時防止流量流失。

網際網路平臺遮蔽外鏈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當時淘寶以微信存在安全隱患,大量使用者誤入釣魚連結為由,率先遮蔽微信,騰訊立即回擊,把導向淘寶的流量渠道全部關閉。

比如在2018年,微信朋友圈遮蔽了抖音和今日頭條的連結。再如,今年2月1日,抖音遮蔽封殺微信,禁止使用者引流到微信、QQ等站外私域流量。

網際網路平臺之爭的關鍵點就在於流量之爭,遮蔽外鏈作為競爭點和交鋒點一直存在。

在新品略看來,現如今,國家監管部門統一部署要求網際網路企業和平臺解除遮蔽外鏈,將會對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產生積極影響,整體而言利大於弊,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對於使用者來說,能明顯提升使用者體驗,可以省去過去那些複雜的限制和步驟。

比如,對使用者來說最直接的體驗就是,用微信看抖音短影片的日子就快來了。

但同時,也有很多使用者會擔憂,平臺解除外鏈將會帶來垃圾資訊、廣告營銷資訊氾濫,甚至會出現詐騙資訊,騷擾使用者。

解除遮蔽外鏈並不能一解了之,網際網路平臺應該根據監管要求和規則,承擔起遮蔽和過濾垃圾資訊責任,切實保障使用者權益。

其次,對於網際網路平臺來說,解除外鏈限制,短期內會出現流量外流到其他平臺等情況,看似是一種損失,但其實未必。

使用者在不同平臺之間流動,反而會增加平臺間的流量活躍度,成為新的流量入口,帶來新的使用者,帶來新的經濟回報。

特別是當前網際網路頭部巨頭都形成了自身的業務優勢和流量池,完全無需擔憂。

最後,解除遮蔽外鏈,將會對整個網際網路商業生態產生積極影響,除了使用者受益,網際網路平臺受益外,特別是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是一種發展機遇。

比如,中小企業能更加自由地進入利用大平臺運營,有望出現新的創新型企業,出現新的行業頭部企業。

開放連線是網際網路精神的核心,互聯互通才是真正的網際網路,隨著未來網際網路平臺解除外鏈限制,一個更加互聯互通的網際網路世界值得期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