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守著三四千的月薪,也不願做上萬的工地活,有些年輕人真可悲

一邊是守著三四千元的月薪,安於現狀;另一邊卻整日抱怨經濟壓力大,煩不勝煩……

近些時日,我自己家裝修,與工人們打交道,真的是頗有感觸。

在購買家裝建材材料時,在大市場裡面和一些年紀不大的小夥子交流,卻發現了這麼一個問題:

為何他們寧願守著月薪三四千的銷售工作,卻不願選擇去月入上萬的工地幹活呢?

暫且叫他小吳,他已經畢業兩年了,畢業之後沒有選擇大學對口專業就業,而是選擇了一份銷售裝修材料的工作,以此度日。

寧願守著三四千的月薪,也不願做上萬的工地活,有些年輕人真可悲

我問過他這個問題,剛開始的時候,我只是簡單地詢問他的薪資待遇如何?給出的答案出人意料又似乎在情理當中,平均4000多元一個月。

看他們整日在一些新建小區裡面跑業務,曬得漆黑,也挺辛苦的。就隨口問了一句:“這工地上的瓦工每天都有300多,你們天天也在這邊跑業務,怎麼沒考慮轉行到工地幹活?這樣拿的工資不更高嗎?”

哪知道他來了這麼一句話,讓我不知該說啥好。

好歹我也讀了個大學,要是被別人知道我在工地幹活,那臉都丟盡了……”

寧願守著三四千的月薪,也不願做上萬的工地活,有些年輕人真可悲

笑了笑,我也沒說什麼,只是心裡面覺得“他的現狀或許就該如此。”

事實也的確是如此,讀了十幾年的書,最後還要跑到工地去幹活,看起來著實不堪。可當,生活有著極大的經濟壓力時,又不願去改變自己,這難道不該說是“咎由自取”嗎?

都在說著“360行,行行出狀元”,做著同樣辛苦的事情,拿著的工資卻只有別人的1/3,這臉面要著又有何用?

裝修這麼長時間,給我最深刻的感觸是:“

當前階段材料費用和人工費用都在不斷的上漲

”。

年輕人,其實沒有必要去選擇那些看起來光鮮亮麗而自己活受罪的工作。

寧願守著三四千的月薪,也不願做上萬的工地活,有些年輕人真可悲

拿到手的工資低不說,還經常要看人臉色行事,就因為是有一層“大學生”的外衣,將你禁錮住了。

在大學生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傳統行業的“用工荒”問題也將愈演愈烈。就拿建築行業來說,試問你我身邊又有多少年輕人投身於此?

當老一輩的工人們選擇退出之後,沒有經驗、沒有資歷、沒有技術的年輕人,又難以頂上。

這種境遇之下,人工成本不上漲,那還真奇怪了!

根據相關的資料顯示,2021年應屆畢業生的數量突破了900多萬。這也就意味著“

最難就業季

”已經到來,在工作難尋之時,不妨嘗試著放低身價,將目光瞄準傳統行業,或許能夠解決一些生活上的煩惱。

寧願守著三四千的月薪,也不願做上萬的工地活,有些年輕人真可悲

實際情況就是如此,建築行業當中工種並不僅僅侷限於泥瓦工而已,種類實在是太多太多,別一提到建築行業,就只是膚淺地想到“

烈日下幹活的工人

”。

大學生的社會地位並不如從前,所以自身的優越感沒有必要太過於強烈,自我感覺太好,是因為缺少社會的毒打,沒有經歷足夠的歷練,這種自我認知或許難以改變。

在資訊科技化時代,社會競爭只可能是愈演愈烈,當企業招聘需求減少,競爭壓力變大時,市場的就業環境相當嚴峻。

大企業提供的崗位是多,可是要想踏進大企業,就需要足夠的文憑支撐。就以網際網路行業來說,某些巨頭企業選擇招聘的物件只可能是985、211高校。

再加上很多的企業在招聘用人方面,對於沒有經驗的應屆大學生還是缺乏一定的好感……

寧願守著三四千的月薪,也不願做上萬的工地活,有些年輕人真可悲

種種因素加起來,促成了這種激烈的市場用人環境。

有的人經歷了幾次失敗的招聘之後,就甘願沉淪,隨便找個三四千元的銷售工作,勉強度日,這又有啥意義呢?

我明白,小吳只是這個社會上某一部分年輕人的縮影而已,像他這樣的人還有太多太多。不願改變自己,只會無病呻吟,這就是他們的真實寫照。

其實有時候不妨先轉換思路,先嚐試著解決當前一些最需要解決的問題,隨後再重新選擇比較好,你說呢?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發表見解,共同探討!感謝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