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出會離比亞迪十幾公里 上汽R汽車關公前耍大刀?

說到全新的上汽R,不免讓人聯想到早年的奇瑞。這種橫空出世的品牌似乎是企業想要擺脫曾經的自我,重新挑戰新的高度所搞出來的創意。多生孩子好打架,奇瑞曾經這樣幹過,而如今的上汽似乎也陷入了同樣的思路。

不難看出,上汽的釋出會在針對一些國內的領先企業,有意在向它們挑釁,宣示自己的肌肉有多強壯。這樣的勇氣自然是可敬的,但上汽除了勇氣之外還有底氣嗎?今天小編就淺挖一下上汽的過去,看看它到底有幾斤幾兩。

時間回到2005年,上汽斥巨資試圖收購英國羅孚汽車,雖不知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但最終的結局是上汽花費6700萬英鎊(按當時匯率差不多10。5個億人民幣)買下了羅孚75的全套技術和生產線,而羅孚的品牌因為寶馬從中作梗的關係沒能搞到手,上汽只能自己創立了新品牌“

榮威

”。

釋出會離比亞迪十幾公里 上汽R汽車關公前耍大刀?

R汽車 ER6 點選瞭解詳情

早期榮威汽車的全部技術其實都脫胎於羅孚75,而羅孚75的車身底盤幾乎都由寶馬主導開發,上汽將它弄到手重新做了一身衣裳包裝包裝之後就成了榮威750。如果用現在的眼光去評價它的話似乎沒什麼可驚喜的地方,但這車在2007年就配備了2。5升V6引擎,最大184馬力的動力和5AT的變速箱,不敢說是行業翹楚但至少也是國貨之光。而在2012年的末代車型上,榮威750甚至搭配上了1。8T引擎加HYBRID技術。這套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混合動力系統與今天的上汽R還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可以說是上汽新能源技術的早期驗證版。

而到了後期,使用通用底盤打造的榮威950上出現了一臺3。0升發動機。從流出的技術資訊來看,這臺V6發動機是由捷豹設計,戴姆勒代工的引擎,最早裝備在了捷豹XJ6L上,不過這是2005年的事情了。

最初競爭羅孚汽車的除了上汽之外還有南京汽車,而在2007年,上汽併購了南汽,至此,上汽獲得了羅孚汽車所擁有的全部技術,MG品牌也收歸囊下。在擁有了全部羅孚技術後的上汽相繼推出了許多車型,比如榮威550,以及現在榮威RX5的前代車型榮威W5。但說到W5卻又是一個悲劇的產品,雖然身批榮威標,但它的底盤源自於韓國雙龍雷斯特,1。8T發動機來自大宇,3。2升引擎來自早期的戴姆勒,實屬一臺拼裝車。而上汽對韓國雙龍的併購足以用“戰況慘烈”來形容,如果有機會可以另開文章敘述。

釋出會離比亞迪十幾公里 上汽R汽車關公前耍大刀?

R汽車 ER6 點選瞭解詳情

R汽車 ER6

R汽車 ER6

16。28-20。08萬元

詢底價

MARVEL R

MARVEL R

21。98-23。98萬元

詢底價

榮威ei6 MAX

榮威ei6 MAX

13。68-15。68萬元

0。37萬

詢底價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上汽透過收購海外品牌其實是積累了相當多的技術經驗。但遺憾的是,這些在當今看來依然很厲害的技術,似乎一個都沒有延續下來。在傳統汽車行業裡,上汽還真有在比亞迪面前耍大刀的資本,但如果是新能源技術呢?

釋出會離比亞迪十幾公里 上汽R汽車關公前耍大刀?

R汽車 ER6 點選瞭解詳情

相較於傳統汽車,上汽其實在很早的時候就佈局了新能源技術,這也是如今上汽R的核心所在。透過自主技術的研發和引進通用合資力量,全新的榮威RX5等車型也相繼推出並搭配上了上汽自己的混合動力系統。目前R品牌有兩款車,其中

MARVEL R

(配置

|詢價)

屬於SUV車型,而R ER6屬於轎車。前者MARVEL R幾乎可以理解為榮威RX5的換殼加精裝修版,而R ER6則和

榮威ei6 max

(配置

|詢價)

幾乎同源。

釋出會離比亞迪十幾公里 上汽R汽車關公前耍大刀?

在技術方面ER6宣稱具有620公里的續航里程,以及15分鐘快速充電行駛200公里的能力,而在實際使用中的表現因為工況的不同,這樣的資料其實毫無意義,廠家宣稱的內容與實際有巨大出入是很常見的事情。

上汽R品牌所使用EDU技術很早就出現了,它的技術特點與本田的IMMD類似,但EDU技術可以在低速時發動機直接驅動車輛,但由此增加的機械結構導致EDU的效率不如本田IMMD,並且可靠程度也相對較低。但EDU技術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單獨拆除其中的電機和發動機,實現由多個電機的純電驅動或者單電機與發動機的多種組合。上汽R的純電系統就是在這一基礎上改進得來的。

由此可見上汽其實具有新能源的遠見性,在技術的早期就已經取得了相對的優勢,可為什麼產品卻來得如此的晚呢,這就和上汽內部的人事變動有關了。

釋出會離比亞迪十幾公里 上汽R汽車關公前耍大刀?

小編聽過一句話“當企業做大之後,這個企業就是社會的”,不是說企業就變成了集體資產,而是說企業做大做強之後其中的複雜性會翻倍,一個人的個人意志已經不能再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在經歷幾輪的人事變動之後,如今的上汽集團內部混亂,決策無法得到有效執行。當年主導收購羅孚汽車的領導人是為了獲得羅孚的技術來彌補空缺,而新上任主導新能源的領導人則會為了自己的目標去爭奪集團內有限的資源。兩者必然爆發衝突,有限的力量無法集中起來突破無限的困難,以至於當年擁有技術優勢的上汽無法在市場早期就擊敗對手,放任了對手實力的壯大,養虎為患。

釋出會離比亞迪十幾公里 上汽R汽車關公前耍大刀?

上汽R未來將面對許多源於自身內部的困境,而對手已經非常強大,如此激進的商業策略是否是自尋死路呢,只有市場來給我們答案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