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格米人,為什麼身材如此矮小,卻能在10歲前結婚生子?

俾格米成年人平均身高在1。3~1。4米之間,但身高跟生育沒有直接關係,聯想下得侏儒症的患者,他們也能夠正常結婚生子。

真正令我們驚訝的是,俾格米人在8~9歲就能結婚生子,按照常理來講,這個年齡段,人類身體組織都沒有徹底發育完全,暫時還不具備生育能力。

為什麼俾格米人能“逆天而行”?

難道跟他們的身高有關?

帶著一連串疑問,我查閱了大量資料,下面我將揭開俾格米人這層神秘的“面紗”。

“俾格米人”指的是誰?

其實最先“俾格米人”並非單指某個族群,至今也是如此,

“俾格米人”是古希臘中的一種稱呼,泛指平均身高不足150公分的人類。

也就是說全球身高不滿150公分的,都可以被稱為俾格米人,但其中最著名的還是非洲中部赤道密林中的一個族群,

他們身高大多在1。2~1。4米,體重不超過50公斤,身材矮小,手臂略長,腿短鼻子扁。

正是由於這支族群數量太過龐大,且有過一段悲慘的歷史往事,所以他們在全球範圍內的知名度很高,慢慢的,

“俾格米人”就慢慢變成了用來稱呼這支族群的稱號,既可以泛指,也可以單指。

揭開俾格米人的神秘面紗

俾格米人通常在8歲就已經達到性成熟,9歲基本上發育就全部結束了,

接下來就是結婚生子,他們會從其他遊群中尋找語言相通的配偶。

令人感到驚訝的是,非洲中部的俾格米人,卻遵循著一夫一妻制,跟非洲其他區域的一夫多妻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因為自然環境險惡、醫療條件極其落後,新生兒的存活率很低,為了壯大族群,俾格米人會選擇多生多育,

最後只有30%的孩子可以長大8歲(成年),因為他們的平均壽命在35歲左右,很少有超過40歲的俾格米人。

他們的遊群通常由十幾個、幾十個家庭組成,其中200~300人居多,

婚後的女性主要負責養育後代及處理些雜事,男性則外出打獵。

俾格米人不擅長耕種,衣食住行也都從大自然中獲取,因為雨林茂密幽暗,正常狩獵難度極大,效率很低,

所以俾格米人採用的是“網獵”。

他們會用植物纖維編制一張網,在狩獵前,他們將網支起來堵在一個狹窄處,然後獵人們透過大聲吼叫、拍打樹木器具的方式,不斷恐嚇獵物,最後讓獵物“自投羅網”。

他們也會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捕魚,每次出獵,基本都是“魚肉滿滿”,而且他們也十分謹慎,在出獵前,他們會從某種植物中提出帶有麻醉效果的汁液,最後將其附著在箭頭表面,此法“進可攻,退可守”。

本來俾格米人的成年禮就是捕獵一頭大象,現在大象被列為保護動物,俾格米人就將成年禮的目標獵物設為麂羚等中小型動物。

此外,

俾格米人還會從白蟻、昆蟲中補充蛋白質,有時候也會採集些蜂巢當作甜點,白天女性會結伴採集些漿果,一天工作結束後,大傢伙一起處理獵物,然後開始大快朵頤。

到了晚上,俾格米人吃飽喝足後,他們會圍著篝火盡情唱跳,以此來表達對大自然的崇敬以及抒發心中的快樂。

他們所獲得的一切資源,都歸整個遊群集體所有,族長會分配給每個家庭足夠的資源,如果多了,則拿出去跟其他部落交換些農產品等物資。

幾個月後,整個族群就會進行遷徙,

因為他們要讓獵場“休息”

,到了新的獵場後,他們又會重新開始生活,迴圈往復。

俾格米人身材矮小的真相

有科學家收集了兩套DNA,一套來源於俾格米人(單指),另一套來源於熱帶雨林之外的正常人類群體。

計算機在分析了數百個實驗樣本後,終於發現了俾格米人身材矮小的秘密,

問題就出在俾格米人的第3號染色體上,在這個染色體上發現了變異的單核苷酸多型性(SNPs)。

其中的單核苷酸多型性(SNPs),直接跟俾格米人的生長激素息息相關,它的變異關閉了俾格米人的“身高大門”。

俾格米人的基因秘密不止於此,科學家還發現了俾格米人的基因中存在可以

免疫多數熱帶病毒的抗體。

不管是“染色體中基因的變異”還是“毒素抗體”,這些在正常人類身體中根本不存在,這個發現也就證明了,

俾格米人的矮小,完全是獨立進化後的結果。

俾格米人第3號染色體為什麼會變異,目前還沒有一個最終答案,我們只能去大膽假設。

1。雨林中缺乏光照,導致俾格米人體內缺乏維生素D,俾格米人因為缺鈣,導致他們不得已減小體型,而且他們的膚色較淺,或許是為了“爭奪”更多的陽光。

2。熱帶雨林極其悶熱潮溼,其內生活的俾格米人體型越小,則代表整體表面積就越小,再加上森林空間狹小,無論是出於節省能量的目的,還是為了適應雨林環境,俾格米人都在往“小”方向進化。

3。俾格米人體記憶體在病毒抗體,似乎也印證了進化論,長期在病菌橫行的雨林中生存,如果沒有進化出抗毒體質,或許早在數千年前就已經滅絕了。

不過俾格米人的基因變異很脆弱,因為曾有科學家發現,如果俾格米人跟其他族群通婚,那麼他們的後代身高明顯超越俾格米人,

也就是說,只要他們願意走出雨林,經過若干代的繁衍,他們的體型、壽命或許能恢復到正常非洲人類的水平。

但遺憾的是,俾格米人至今不願走出雨林,他們拒絕融入現代文明,因為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悲慘事件。

因為矮小,他們被非洲其他區域部落嘲笑,嘲笑他們是一種類似猩猩的動物。

此外,俾格米人曾遭遇過一段黑暗時期,當時大量非洲人聽信謠言,認為只要食用俾格米人身上的某些器官,就能強壯自身,在這一極其愚昧的思想蠱惑之下,

大量俾格米人遇難,盧安達大屠殺的遇難者中,也有許多不幸的俾格米人。

最後俾格米人得以倖免於難,一方面是非洲各國強制立法保護,另一方面則是他們重新進入雨林深處。

或許在他們看來,雨林中的兇猛,遠不及人類的千分之一,所以至今他們不願踏出雨林。

至於俾格米人10歲結婚生子的疑惑,其實答案早就在文中了,

俾格米人平均壽命35歲,8歲性成熟,比例為22%。

按照這比例,假設人類平均壽命100歲,22歲性成熟很正常吧,但以過來人的經驗,基本上人類在18歲就已經性成熟了,按照0。22比例反推,人類平均壽命約82歲。

所以俾格米人的8歲性成熟,35歲平均壽命,跟咱們的18~22歲性成熟,82~100歲平均壽命差不多,在這個比例下,10歲前的俾格米人能夠結婚生子,就完全說得通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