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款“中華黑科技”!15塊錢的貼紙,能讓手機訊號大幅提升!

手機沒電,手機沒訊號這兩者可能是生活中最讓人抓狂的情況,畢竟如今的手機已經成為了我們“身體”的一部分,要是沒電或者沒訊號就感覺自己殘廢了一半。

還好,有人站出來給你提供“解決方案”了。手機沒訊號是嗎?沒關係,貼了這個“手機訊號增強貼”,手機訊號分分鐘滿格。

十幾塊就能買到黑科技神器?

最近小雷就在某電商平臺上看到了一款號稱“科技時代光速體驗”的手機訊號放大增強貼,售價最高也才18。9元,並且月銷量還已經超過了10萬+,成千上萬的銷量和數以千計的好評很難不讓人動心。

官方客服宣傳這款產品是透過內部的磁性晶片吸取外部訊號後再傳輸給手機使用,從而達到訊號增強的目的。這款訊號貼黑科技到了什麼地步呢?不但能夠支援安卓、iOS甚至還可以選擇塞班版本,不管是古老的諾基亞3310還是最新的iPhone 12系列,一張訊號貼全部搞定。

而且更厲害的是,增強訊號只是它的基礎功能之一,按照商品詳情的介紹,它不但可以增強訊號、提高網速之外,還能夠延長電池壽命,提升手機整體效能。甚至還可以減少手機輻射,絕對物有所值。

體驗:我感覺被騙了

小雷作為一名被訊號問題困擾多年的iPhone使用者,當然是第一時間就下單等配送了,只需十幾塊錢就能輕鬆解決連蘋果都處理不了的訊號問題,豈不是美滋滋?

在開箱並取出產品後,小雷必須承認在一瞬間還是有些失望的,因為本體看起來真的就像是一張印了花紋的貼紙而已,看起來極其廉價,也完全看不出所謂的黑科技晶片被藏在了哪裡。

為了驗證訊號增強貼是否如商家說的那麼神奇,小雷按照說明書要求將貼片貼上至一部手機背部,分別選取辦公室、陽臺和開闊室外三個場景進行測試。

PS:顯示的數字反映了當前手機訊號強度,這些數字總是負數,數字越大代表更強的連線。

-40 至-60 之間,正常在基站附近,訊號非常好;

-60 至-70 之間,訊號屬於良好;

-70 至-80 之間,屬於訊號一般;

-80 至-90 之間,屬於訊號稍弱;

-90 至-100 之間,屬於較弱狀態,不過基本可以正常通訊;

-100 至-110 之間,屬於訊號較差,可能會偶爾突然斷線;

如果訊號的絕對值大於 110 的話,基本就沒什麼訊號,電話都打不出去的那種,更別提上網了。

在辦公室時,在未使用訊號增強貼時,小雷的iPhone 12訊號為-77dBm,使用訊號貼後居然變成了-89dBm?不但沒有起到訊號增強的作用反而還讓原本訊號就算不上好的iPhone 12雪上加霜。

而在陽臺時,訊號貼終於發揮一丁點作用了,不過這個提升幅度幾乎可以忽略,小雷甚至認為這跟訊號貼毫無關係。

最後到了室外,小雷的iPhone 12在貼上訊號貼後再次上演了反向最佳化,使用訊號貼之前為-75dBm,使用之後反而是降到了-81dBm。

測試發現,雖然在部分場景下訊號貼確實會影響到手機的訊號表現,但小雷個人認為這與訊號貼沒有任何關係,它真的就純粹是一張貼紙而已;而在上網速度方面,手機測速軟體顯示,貼上貼片之後網速並無明顯提升。

不同的手機型號、運營商導致各手機訊號頻率不同,要實現共振就必須與相應手機訊號的頻率相同,當前而言,一張貼紙即便能產生某種共振,也不可能符合所有手機頻率,更不可能實現商家宣稱的“全場景”應用。

據產品說明書介紹,訊號貼是透過拉長手機內建天線接收訊號波長來增強訊號的接受範圍。宣傳文字表示,手機訊號貼正面是訊號發射區,反面是訊號接收區,天線採用純鍍金設計,在加強訊號時還能有效防輻射。

看起來頗有道理,但實際上波長是無法被拉長的,哪怕再退一步,放大訊號也是需要能源的,而訊號貼作為一張貼紙是不可能為放大訊號提供能源的。再再再退一步,如果花幾十塊錢就能增強手機訊號,手機廠商早就解決訊號問題了,蘋果也不至於會因為訊號的問題被使用者嫌棄了。

另外,這種所謂訊號貼是用金屬做的,那它反而還可能遮蔽訊號。換言之,如果訊號貼不小心貼“到位”了,那你的訊號可能就沒了。

當然,評論區中有部分使用者表示使用手機訊號增強貼後有效果的也無非都是“水軍”。其實,有沒有效果,普通人是憑感覺的,並不會像上面的泰爾實驗室那樣採用專業裝置測試。感覺本身是不靠譜的,尤其是差距並不大時。這時,心理作用奏效了,你信了賣方宣傳的,就可能感覺變好了一點。不少貼上這個“增強貼”的手機使用者在打電話上網時,手會改變習慣,無意識地讓開“增強貼”,也就是內部天線的位置,這對增強訊號有好處。在這兩種情況下,手機訊號確實是“增強”了。

這麼看下來,前面那10萬+的銷量資料,是不是更像10萬+的智商稅?不過訊號貼又好像有點用處。畢竟,六七塊錢的價格,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卻能狠狠漲一波智商,還是蠻值得的。

看上去很美,實則無用

近年來,類似訊號增強貼這樣披著“黑科技”外衣的產品層出不窮,能美膚的玻尿酸衣、預防近視的防藍光鏡、可降糖的脫糖電飯煲……這些產品舉著“高科技”的大旗,羅列一些消費者並不熟知的科學名詞,博得消費者關注。

而實際上,它們往往只是看上去“很美”,實則無用。

這類產品雖然很難騙到年輕人,但是對於家中那些缺乏一定辨識度的長輩來說,這類產品往往就會讓他們乖乖掏出荷包裡的錢。

如果是一些小產品還不會造成什麼經濟損失,萬一買了一些打著保健幌子的藥品那可就不只是錢的問題了,身體健康可能都會因此受到損害。

花錢事小,萬一真的影響到身體健康那才是大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