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閃電捕手:每年夏天四處奔波,他每年夏天都會四處奔波

幾塊烏雲從天邊翻滾而來,黑壓壓地遮蔽天空。陰沉的空氣完全掩蓋了落日的餘暉,柔弱的樹枝在風中無辜地擺來擺去。這一切都表明,一場雷陣雨即將來臨。

自由攝影師約克站起身,從行囊中拿出相機,按到已經支好的三腳架上。他知道,現在正是拍攝閃電的最佳時機。

閃電“捕手”

約克每年夏天都會四處奔波,拍攝閃電,朋友們都笑稱他是“閃電‘捕手’”。

那道夜空中的光亮,從小就吸引著約克。兒時的他經常像著了魔似的,不顧母親的呵斥,在有雷雨的天氣裡跑出去看閃電。每次下雨,都是母親最擔心的時刻,卻是約克最興奮的時刻。以前想方設法躲過母親逃到雨中的情景,大概就是約克童年印象最深的回憶了。

對約克來說,閃電的魅力大於一切。他總是在想:我看到了那麼多閃電,它們是“同一個人”,還是“孿生兄弟”?閃電從哪裡來?又消失到哪裡了呢?能把閃電抓起來嗎?

對閃電,約克總是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當母親不能解答時,他就會自己去圖書館查資料。每當約克全神貫注地閱讀比他的頭還大的書時,母親才會感到一絲的欣慰。

當約克知道有一種叫“攝影”的技術,能把閃電儲存下來時,他就立志,長大後定要成為一名攝影師。經過不斷地、艱苦地努力之後,約克最終夢想成真。

現在的他,已經成為小有名氣的自由攝影師,一名閃電“捕手”。

要想“捕獵”成功,就要了解“獵物”。

約克瞭解閃電,就好像他了解自己一樣。

閃電這種常見的自然現象,在夏季的雷雨天氣中較為常見。冬季下雪時也有可能產生閃電,不過這個機率太小太小。

閃電產生的條件是雲層與雲層之間相互摩擦。下雨前,雲層內的氣流運動強烈,從而帶動雲層內的各種微粒碰撞、摩擦,產生電荷。電荷積累得多了,就會發生髮電現象,這就是閃電。

飄忽、絢麗、強烈、致命、神秘,是約克對閃電的形容。這些也是在他的相機中,閃電被“捕捉”後的樣子。

閃電瞬間的綻放令人迷戀,可它的神秘莫測卻令人迷惑。就算約克和閃電已經是“老對手”,卻對它仍有琢磨不透的地方。

首先是關於閃電的成因。雖然已經知道和“摩擦起電”有關,但具體、詳細的放電過程,至今仍然是個謎。另外還有一個充滿趣味的疑問也讓約克想不通:閃電基本都是分叉的枝條狀,為什麼沒有筆直的線條狀閃電?

此外,約克還有一個最想捉到的“獵物”——球狀閃電。這個目前只存在於各種傳聞中的“獵物”,通常被描述為:漂浮半空的發光球體、速度忽快忽慢、能發出爆裂的噼啪聲。可能是由於球狀閃電的狀態極不穩定,因此幾乎沒有關於它的照片。

約克甚至懷疑:球狀閃電,真的存在嗎?

疑似球狀閃電

“迷”人的閃電

既然是“捕獵”,就肯定有危險性。還好約克身經百戰、經驗豐富,至今安然無恙。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和約克一樣幸運。

據估算,全球每年發生閃電的次數為10。4億次,是對人類生命財產安全威脅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詭異的是,當閃電擊中人體時,有的人會當場喪命,有的人卻能毫髮無損;明明有很多人,卻只擊中一個;有的人被擊中後,甚至因禍得福,不治之症竟然痊癒……

約克有時會想:閃電帶給人們的謎團,真的能用科學來解釋嗎?

電閃雷鳴中,約克不斷按下快門。可能他解不開以上種種閃電之謎,但他會努力把閃電最真實的樣子用相機記錄下來。

閃電“捕手”,約克很喜歡這個綽號。

幾乎沒有兩條完全一樣的閃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