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靜音將主機板CPU反裝,創新or噱頭?—— 益德EDAC-Q270雙極主機板

前言:

做為一個愛折騰喜歡數碼的“射雞師”,對於電腦硬體從認知到熟知,也接觸些許的品牌,從本質上基本都會把硬體分為兩種,一種叫知名品牌、另一種叫第三方廠家。哪個好哪個壞主要看品質和在玩家中的口啤,因兩者有三六九等之分。品牌不多說,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耳聞和了解。今天要說的是第三方廠家,出來的產品要麼是非消費級,主攻專業領域的;要麼是純OEM後轉行自己賣產品的;要麼是小企業作坊。這三個分類均屬於個人觀點,不帶褒貶。說這些其實主要是因為下面要跟大家分享的這塊主機板——益德

EDAC-Q270

雙極主機板。採用Q270晶片組,支援INTEL第六、七代CPU,這在INTEL擠牙膏都擠到十代的時候來出這塊主機板有點在科技浪潮中逆向行使的趕腳,不過,產品還是要看應用方向的,因為這個主機板它獨特的

將CPU插槽及易發熱元件設計在主機板背面,這種反常規的做法如結合特殊的散熱器或機箱,能打造出較高效能 ,靜音效果極強的主機出來。所以從

個人的觀點看,它屬於第三方廠家的前者。

至於益德這個品牌,大家和我一樣也是第一次聽,前身是做自動化及測量儀器的,這個主機板的研發難道是用來做工控主機的?

言歸正轉,說回這塊雙極主機板,收到快遞時感嘆果然是工控主機板,包裝比較簡陋,郵購盒內除了主機板,所有的配件包括兩條RS232擴充套件線(家用一般很少用這種介面)、一條SATA硬碟線、一個光碟,僅此而已。配件不是重點,主要是主機板,在看到各項引數時,第一感是拿來做NAS+軟路由不錯,ATX規格 ,兩個PCI-E X16 、兩個PCI、一個PCI-E X1 擴充套件槽,擴充套件能力不錯,加上6個SATA介面、雙網絡卡,完全是做NAS和軟路由而生。

正面一覽,因為CPU插槽、網絡卡晶片等都移到了背面,所以正面顯的有點“空曠”。

4條DDR4 記憶體插槽,紅黑相間,最大64G(4*16G)的DDR4 2400MHz,雙通道應該是支援的,XMP暫時不清楚,稍後進BIOS看下。

CPU是8PIN的供電介面,至於幾相供電,官方沒有說,正面藍色的固態電容,品牌不詳,灰色方塊的是MAGIC R60低溫封閉電感,相應後面有三顆為一組的MOSFET管。算算應該是6相供電。

背面CPU插槽右上角,來自

ON Semiconductor的

NCP81203就是CPU電源主控。

兩條PCI-E 3。0/2。0X16 ,下面那條與M。2介面共享頻寬,如果 M。2走PCI-E,那麼PCI-E速率會變為X1。除此之外還有兩條PCI、一條PCI-E X1 擴充套件槽。

M。2介面,支援

支援SATA和PCI-E X2模式,可安裝

2242。2260。2280規格的固態硬碟 。

在M。2硬碟介面的右邊,比較特別地內建了一個USB2。0介面。內建的一個好處嘛,裝過黑群之類的應該都懂。

底部一排插針,從左到右分別是前置音訊、2個RS232串列埠,透過贈送的兩個配件擴充套件就可以接裝置了、

1個GPIO可程式設計輸入輸出介面、

2個USB2。0介面。

24PIN的主機板供電口,邊上2個SATA介面,這塊板總共有6個SATA口。

背部一覽,除了CPU插槽,也是空空無物。包括南橋Q270晶片組,

有設計散熱篩片的孔位,但主機板並不帶散熱片。對這個的熱量如此自信?

intel LGA1151插座,最高支援七代酷睿,即KabyLake架構CPU。不知道有沒有大神魔改,如果 可以,可玩性會更高。

ASMEDIA的ASM1083 PCI-E轉PCI晶片和 fintek的 f81866ad-1 USB晶片。

背部

兩個網口附近的i211雙千兆控制晶片。

後面的IO介面一覽,這年代帶PS2介面是不是在表明工控主機板的身份?但居然帶TYPE-C介面,不過只有5Gb/s的速率,USB3。1 GEN1 的水平。兩個網口下面是4個USB3。0介面。PS2下面2個USB2。0,主機板內1個,還可以擴充套件2個,共5個。

這個主機板最大的問題是匹配的機箱,市面上在售的機箱根本不適用,雖然官方有給到一些改造的方案,但工程量大,一般人折騰不來,現在唯有的辦法是自己搭一個開放平臺。自己用建模軟體畫了一下,總共用了11塊板,叫人用5MM厚的亞克力裁好,但組裝時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單純用亞克力膠水有可能不牢固,於是臨時推翻了這個方案,

備用方案比較簡單,利用上面裁好的安裝背板加上幾個廣告訂柱做平躺式,簡單的測試架就完成 了

南橋的散熱確實不放心,還是入了個散熱器壓一壓。

這次使用的U是I7-7700,如果是做主力電腦問題倒是不大,雖然現在是十代U了,但I7-7700還是能用的。拿來做ALL IN ONE的主機感覺有些浪費,加上要常年開機,供電及CPU壽命會有點擔心 。晚點可以考慮換個七代奔騰,比如曾經很火的G4560,現在某寶不超三百,裝個WIN10跑hyper-V,黑群+OpenWrt做旁路由。

南橋散熱安裝 和CPU散熱器,CPU散熱用了TT的颶風下壓式風冷,因為手裡的塔式內冷或一體水冷帶的背板和方形電感有一些衝突,這個颶風就剛剛好。

因為改方案的時間比較晚,恰逢又是雙11,哎。堆積在快遞站四天了還沒派送。不等了。拿女兒的積木做底架靠在上面測試就好,還別說,挺穩。

按原來的方案,下面加個存放電源和硬體的地方,ATX移動平臺就可以完成了。

BIOS CPU超頻及記憶體預設頻率:

通電狀態

益德EDAC-Q270採用的是AMI的BIOS,版本5。12,藍灰介面還是比較經典的,不支援中文。全英文是有一些難度的,主打工業領域也可以理解。

5。12版本的BIOS,是比較新的版本了,網上很多教程都保留在比較老的版本,手裡一張華南X79是4。6。5版本,設定項有了很大的變化,手裡的I7-7700倍頻被鎖無法超,加上這的CPU超頻設定需要手動,還真是有點為難,新手不建議去嘗試。

裝機用的的是十銓的DDR4 8G*2頻率3200,用在這裡會直接降頻,因為

I7-7700最大支援的記憶體就是2400MHZ,主機板預設最高的也是2400MHZ,但在BIOS看到了調整的選項,如魔改BIOS突破記憶體控制器的限制是否可以往上支援?

系統安裝的是WIN10 專業版本,想著跑虛擬機器,所以沒有接顯示卡,用魯大師跑了一下,整體有

58W的跑分。

AIDA64待機溫度還是正常的,但針對CPU的單拷,很奇怪的是核心溫度和錶殼溫度相差就有點大。嘗試更換了其它版本情況還是一樣,U本身的問題?

這塊板的最終歸屬,個人後期想折騰成ALL IN ONE主機,利用反裝CPU的優勢能很容易打造全靜音機箱。WIN10自帶的Hyper-V虛擬機器或是自行安裝

vmware都行,用哪個看個人偏好

。跑黑群+軟路由。至於這一方面的教程,網上大把,這裡就不做分享。

總結 :

這塊主機板,我們不能用消費級的水準去看待,不然很多地方會讓你失望。本身在十代U的時代推B250本就不是衝著主流消費市場去的。那益德的這塊

EDAC-Q270

,CPU插槽反裝是它最大的亮點但同時也是它最大的弊端,最大問題當然是靜音散熱器和機箱了,而這些也只有靠品牌自己去推出配套的SKU,但從官方現在的淘寶店看,靜音散熱器和主機板的價格足已讓人怯步。雖然官方有主流機箱的改造方案,但做為一個普通消費者,我能省心的事,何必折騰呢?

工業領域不說,因為我不在那個範圍,所說角度會過於片面。就從普通的數碼愛好者說,

如果靜音散熱器和主機板價格能下來,那

它非常適合做為ALL IN ONE平臺,靜音、雙千兆、多擴充套件口,都具備了,主要是ATX版規略減分。現在的價格確實有違背經常逛閒魚做為“垃圾佬”的原則,打造ALL IN ONE的選擇太多了。不可否認,主機板創新是有,但這個創新點加之用料確實支撐不起它的價格。總的說,產品規格、用料中規中矩;CPU插槽反裝是利也是弊‘;魔改可玩性會更高,可能是條路;配套SKU貴且少,廠家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