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物理學家利用土星環中的神秘擺動來研究土星核心

氣體巨星裡有什麼?木星和土星的內部實際上很難探測。但是土星獨特的光環系統被證明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可以用來計算它厚厚的雲層下面,一直到核心的密度。

天體物理學家利用土星環中的神秘擺動來研究土星核心

根據對土星最內主環“擺動”的最新分析,這個核心很可能不像目前認為的那樣是一個由鎳和鐵組成的緻密球,而是一個主要由氫和氦組成的“模糊”區域,重元素逐漸混合,延伸到行星半徑的60%,包含大約17個地球質量的冰和岩石。

這一發現發表在預印本伺服器arXiv上,等待同行評審,與最近基於“朱諾號”探測器資料的木星內部發現相似,它可能改變我們對土星早期結構和形成歷史的假設。

天體物理學家利用土星環中的神秘擺動來研究土星核心

我們如何從土星光環中瞭解到這一點?這一切都與土星核心的隆隆聲影響行星外部引力場的方式有關。

聲波和宇宙物體內部的振盪是探測其內部結構的極好工具。我們在地球上這樣做,地震在地球上發出類似的波紋;這些波如何在那裡反彈可以揭示不同的密度,使我們能夠識別出我們從未希望看到的結構。在太陽和其他恆星上,內部聲波表現為亮度波動。

天體物理學家利用土星環中的神秘擺動來研究土星核心

土星是一個不適合用地震儀探測的地方,它也不會經歷亮度波動,但幾年前,科學家們注意到土星C環(土星主環的最裡面)的特徵圖案。

他們的結論是,這些不太可能是土星的衛星產生的,因為這樣的模式是在外環;相反,它們似乎是由行星內部深處的振盪產生的,而這種振盪會影響引力場。

因此,克羅諾茨地震學領域應運而生:透過分析C環中的這些波來研究土星內部。

天體物理學家利用土星環中的神秘擺動來研究土星核心

現在,加州理工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克里斯托弗·曼科維奇和吉姆·富勒對一個先前特徵化的內環波進行了新的分析,這種內環波的頻率遠低於既定土星內部模型的預期。他們發現,這種頻率模式對土星內部構成構成有了嚴格的新限制。

他們在論文中寫道:“我們的模型對土星重元素核心的質量和尺寸都有嚴格的限制,即使這個核的稀釋性質需要比傳統的分層模型更細緻的描述。”

天體物理學家利用土星環中的神秘擺動來研究土星核心

基於這些限制,他們推斷,土星核的質量大約是地球質量的55倍,其中包含17個地球質量的岩石和冰,其餘的主要是氫和氦;整個土星的結構是擴散的,而不是嚴格的分層,在土星中心的重元素豐富更大。

這對行星形成模型提出了挑戰。人們認為行星是由自下而上的卵石增生模型形成的,在這種模型中,小石塊被靜電地捆綁在一起,直到行星“種子”足夠大,足以引力吸引越來越多的物質——最終形成一顆行星。

天體物理學家利用土星環中的神秘擺動來研究土星核心

對於像木星和土星這樣的氣體巨人來說,較重的物質被認為會向中心下沉,形成一個固體核,讓較低密度的氣體上升到外層區域。

最近的模型表明材料的分佈更為緩慢;或者,對流混合可能會導致更為漸進的分佈。

即便如此,模糊理論核的形成路徑建模已經證明是一個挑戰,而且很可能需要更復雜的科學來充分理解它是如何發生的。

不過,這可能是本末倒置。這項新的研究是基於一個C環波,再深入一點研究克羅諾茨地震學,可以幫助驗證對土星模糊理論核的解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