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燦偉:微信的人越來越多,但是我的自我介紹需要包含哪些內容呢?

本文為盧燦偉的第125篇原創

最近加我的人有點多,但是很多人都是加了不說話,其實我也沒明白加我的意義在哪裡,但本著大家加我是因為希望能連結到這個光頭大叔,我基本上都通過了。

在微信的人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我開始有個習慣就是會把對方的一些資訊做索引的記錄,然後寫在備註裡,比如我在哪認識TA的,什麼時間,和TA的一些個人介紹。要不然我真的完全想不起來這個人是哪來的,而且我還有嚴重的臉盲,很多人都要見過多次以後我才能記住。

那麼一個自我介紹需要包含哪些內容?

你叫什麼

很多人都喜歡取各種暱稱,比如有些人喜歡用英文,有些人則喜歡寫一些ID,但是往往碰到很尷尬的場景是,有時因為某些單詞有的人念不準或者不會念導致解釋成本非常高,然後又取了一箇中文的暱稱,結果中文的暱稱又不好口語化,結果再次被簡化,引發另外的血案。

舉個例子,像很多人都知道我有個英文名Sanvi,但是我卻不太使用,因為不好念,然後大家叫著叫著變成三文魚,後來再繼續簡化成小三、三哥之類的。

這些簡化聽起來總感覺怪怪的……

後來因為我開始在網上發內容,

為了消除公域和私域的解釋成本,我後來就統一使用了真名

當然有的人說,網路這麼複雜,用真名會不會不太好?你想想看你不出名,無論用真名假名,都不會有人去注意到你。你出名了,你用真名假名也都一樣。

不然大家看到某些報道,xxxx,原名:xxxxxx,該曝光還是曝光,還不如做事光明磊落一點……

而且現在網際網路現在哪還有什麼隱私可言,之前看到某個人說油管有個很厲害的大V,中X通,自從手賤搜尋了之後,油管的推薦列表的畫風就變了……

你是做的什麼的

主要說明清楚你是做什麼的,在介紹之前最好可以給自己打一個比較好認的標籤,像我看到很多人會給自己打一些XX教練、或者一些營銷顧問之類的標籤,這塊目前我也還在摸索比較合適自己的標籤。

然後就大概介紹下你的一些職業經歷,比如像我就是開發出身,做了十幾年開發也做過產品經理,自己曾經也創過業,然後在各種不同的規模的公司都做過技術負責人。

接著可以列舉一些做過的事情,比如像做運營的人可以寫一些像幾個月引流了多少精準使用者,實現多少錢的商業變現。技術的人可以寫一些自己負責過的一些系統的使用者規模、併發規模之類的。比如說像我可能就說我負責過百萬使用者規模的系統。

不一定只限於工作,比如如果有自己在運營公眾號、影片號、抖音、部落格等這些自媒體平臺,一樣可以讓別人更好的瞭解你是誰。

我可以幫你什麼

我知道了你是誰,你有多厲害,但是好像這些跟我都沒關係吧?

你可以理解你的產品是什麼,像很多人都有非常豐富的行業的經驗,那麼他們的行業經驗就可以提供這方面的諮詢服務。或者你有這個行業的資源,比如一些平臺的投放渠道、一些相關的人脈資源、或者一些行業經驗分享。

總而言之就是你要說明你自己對對方的價值在哪裡

。當然這個標題換個角度也可以是你的訴求是什麼,比如說我就只是觀摩下朋友圈學習學習,那麼至少對方知道你的目的是啥,要不然來歷不明的人可能連朋友圈都直接遮蔽,設定只允許聊天。

最後

主動一點當然是好事情,當對方對你不感興趣的時候也彆強硬去連結,比如前段時間就看到有男的強硬的連結妹紙然後被掛朋友圈的,然後對方看到後又繼續做死,結果評論繼續補刀,大型社死現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