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讀《會飲篇》探討什麼是愛(五)

將披在人類身上的層層外衣無情地剝掉,剩下的最本質的只有尼采所說的權力意志,其根本表現就是人的各種慾望,其中最根本的慾望就是生命力的擴張。

——坤鵬論

坤鵬論:讀《會飲篇》探討什麼是愛(五)

一、正確認知古希臘的少年愛

亨利·貝爾在其著作《情愛論》中寫道:“沒有什麼比我們用通常的眼光來看待古人及古代藝術更可笑的了。由於讀到的只是粗略的譯文,我們無法看出古人對我們所反感的裸體及裸體藝術的特別崇拜。在法國,人們只把‘美麗’一詞用來形容女性。古希臘人中不存在騎士風度,有的只是我們今天認為是反常的那種愛……我們可以說,(古希臘)人們培養的情感是現代社會所排斥的。”

正是藉著精讀並分享《會飲篇》的機會,坤鵬論又延展學習了德國萊比錫大學教授利奇德的《古希臘風化史》。

恰恰是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正確認知古希臘的同性戀是理解其文化的關鍵。

所以,坤鵬論將這本以及《古羅馬風化史》、《歐洲風化史》一併推薦給大家。

它們是學術界聞名已久的文化史名著,為觀察人類文明史提供了新的切入點——風化。

正如尼采指出,世界的本質是意志,是包括人在內的一切生命體的行為原理,生命體只要存在,就會追求生命力的擴張,尼采將其稱為權力意志。

如果如現象學所倡導的懸置,將披在人類身上的層層外衣無情地剝掉,剩下的最本質的只有權力意志。

權力意志的表現就是人的各種慾望,其中最根本的慾望就是生命力的擴張,正如孟子所說:“食色,性也”,所以,坤鵬論認為,它是人類社會的最根源,一切其他歸根結底皆是為了它而存在,又被它深刻影響。

特別是像古代,人類後代的成活率普遍很低,在當時的條件下,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辦法可能也就是多生了,所以,情慾在古代,特別是在古希臘生活中具有至高地位,即便是天神,他們也會為了滿足情慾而作出讓步。

古希臘的同性戀之源可以追溯到城邦出現前的部落時期。

當時,部落有將人們按年齡分組的傳統。

當少年成年時,部落會指派一個年長男性將他暫時帶離部落,並教導少年成年後所應負的社會責任與基礎的謀生能力,同時也會對少年進行性教育。

古希臘在進入城邦時期後,社會不再要求少年必須離開部落學習,但是仍必須向城中一名成年男性學習知識與技能。

這些成年男性一如在部落時期一樣扮演少年的年長伴侶角色,他們除了會教導少年知識以外,還會對少年產生愛情。

儘管這樣的習俗通常會涉及到性接觸,但是該社會關係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指導男孩成為男人的公民品德教育,年長方會充當年輕一方在軍事、公民方面的教育者和導師。

《古希臘風化史》中這樣寫道:“每個男人都得吸引住一個男孩或年輕人,並在親密的日常生活中充當他的輔導老師、監護人及朋友,還要激勵他學習一切高尚的品德。這種風俗在多利斯城邦特別盛行,國家也承認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如果哪個男人沒有引誘一個年齡比他小的少年,會被認為是不履行男人的職責,而沒有得到某個男人的友誼對一個少年來說則一大恥辱。”

“年長的男子負責年幼同伴的生活方式,並同他榮辱與共。”

“即使這個發源於多利斯的風俗沒有傳遍希臘,男青年和男人的日常交往,即那種從一大早到夜晚都呆在一起的親密生活在整個希臘也都被認為正常的。由此男人們就能理解青少年的思想,並且他們還富有一股空前的激情,要在他們那接受能力很強的心上播撒一切美好高尚的種子,儘可能地把他們培養成優秀公民。”

“至於完美男性的標準,古希臘人創造了一個公式‘高尚+漂亮’或‘身心皆美’。因此他們很重視青少年的體質鍛鍊,其中的重要性怎麼估量都不過分。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斷言,古希臘少年每天有四分之三的時間呆在角力和體操學校裡,後者主要是為體質鍛鍊服務的……在所有這些運動中,青少年男子都是赤身裸體的,‘體操學校’在希臘語中派生於‘裸體的’一詞就說明了這點。”

另外,透過學習和研究坤鵬論發現,之前將古希臘這種同性愛情稱為男童戀是不準確的,雖然希臘語該詞的字首是男孩,字尾是情人,直譯成男童戀最為恰當,但是從古希臘對於被愛者年齡的習俗上講,更為準確的應該是少年愛,或少年戀,在下面我還會講到鮮明的證據。

總之,少年愛在古希臘的影響十分巨大,以至於成為“自由公民相處關係中的一種文化模式”。

同時,少年愛在古希臘城邦中具有社會教育的重要意義,這種同性愛情關係建立起古希臘的系統化教育,並對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哲學思想與藝術創作產生了深刻影響。

不過,相較少年愛的盛行,成年男性間的同性戀就比較不被鼓勵,因為古希臘社會崇尚男性的陽剛氣質,較為陰柔的男性會受到鄙視。

所以,在古希臘成年的男同性戀伴侶中,被動方的社會地位往往會因此大幅滑落,會被嘲笑成“是個女人”。

在古希臘喜劇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劇作中就曾大肆嘲笑這些氣質陰柔的同性戀者,並稱他們是社會的恥辱。

另外,少年愛這種成年男性與少年的同性愛情並非古希臘獨有,在中國、韓國、日本、伊斯蘭、非洲部落等社會中都曾出現過。

坤鵬論:讀《會飲篇》探討什麼是愛(五)

二、誰才是讓人高尚去愛的愛神?

阿佛洛狄忒,作為愛和美的象徵,她在古希臘人的概念中是混雜了神界的完美和人間的虛妄的不朽的女神。

在《會飲篇》中,鮑薩尼亞將阿佛洛狄忒分為了兩種神格:

地下(人間)的愛神:非常世俗的愛,“不分皂白地奔赴它的目的,這種愛情只限於下等人”,“它的物件可以是少年,也可以是女子,它所眷戀的是肉體而不是靈魂”,“它只選擇愚蠢的物件,因為它只貪圖達到目的,不管達到目的的方式美醜,因此懷著這種愛情的人苟且從事,不管好壞。”

所以,地下的阿佛洛狄忒是性慾女神及娼妓的保護神,代表著人人都可以擁有的庸俗肉慾愛情的“阿佛洛狄忒·潘得摩斯”,潘得摩斯是其作為肉慾愛情女神的別名。

鮑薩尼亞將地下的愛神所產生的愛情視為當然,當然背後的原因在於,她的母親阿佛洛狄忒是宙斯和狄俄涅所生,因此“她的出身由於男的也由於女的”。

這裡面隱含著的意思是,宙斯當初是化做了年輕的凡人和女神狄俄涅結合生下了阿佛洛狄忒,因此這個阿佛洛狄忒受到了人間肉體愛慾的浸染,認為肉體對凡人而言更重於精神,因而她的受眾,只是具有愚蠢和笨拙心靈的人類,他們拒絕靈魂昇華的愛戀,為了達到滿足的目的而拋棄了美醜對錯的辨別。

坤鵬論認為,鮑薩尼亞這裡點出阿佛洛狄忒的出身有男的也有女的,聯絡他下面的話,透露出了他所代表的古希臘傳統愛情觀,乃至整個社會對女性的偏見。

天上的愛神:“至於天上的那位的出身卻與女的無關,只是由男子生的,所以其愛情物件只是少年男子。其實,她的年紀較大,所以不至於荒淫放蕩。”

“她只鼓舞人們把愛情專注在男性物件上,因為這種物件生來就比較堅強,比較聰明。”

這個天上的阿佛洛狄忒被認為是純愛女神,代表高貴精神戀愛的“阿佛洛狄忒·烏拉尼亞”,烏拉尼亞的意思是天堂,在希臘神話中指司天文學與占星術的繆斯。

關心哲學和天堂的人認為,那些受到這位繆斯教導的人,會升到天堂,因為想象力和思想的力量將人們的靈魂提升到天堂的高度。

坤鵬論:讀《會飲篇》探討什麼是愛(五)

三、禁止人們去愛幼童

鮑薩尼亞強調,只有“腮幫上長鬍須的時候,才能成為愛的物件”,這種進入青春期的少年男子才會顯現出理性。

因此,在當時12歲以上至17歲以下的少年被認為是最具吸引力的。

而愛上12歲以下的少年會被認為是不道德的,但並沒有法律明文禁止這種行為。

所以,鮑薩尼亞認為,“應當有一條法律禁止人們去愛那些幼童”。

對於為什麼不能愛幼童,他的解釋在現代人看來也很清奇——不是不能愛,而是不值得愛。

他指出,幼童的身體和心靈還處在搖擺不定的階段,這會造成“人們在動搖不定的物件上浪費許多精力……終於變好還是變壞誰也不能預先知道。”

而且,對於那些真正愛少年的人,“理智尚未成熟的少年不會引起他們的愛慕”,“我想情人(愛者)之所以要等愛人(被愛者)達到這種年齡之後才鍾愛他,是由於存心要和他終生相守,不是要利用他的年幼無知來哄騙他,碰到另外一個可以寵愛的物件時就把他扔掉。”

從上面這段話可以看出,旗幟鮮明贊同少年愛的鮑薩尼亞,對情人(愛者)的維護極為明顯,將其推到了一個非常高大上的位置之上。

本文由“坤鵬論”原創,未經同意謝絕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