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相容安卓,華為正式攤牌,鴻蒙是中國廠商的作業系統

在正式開源之前,鴻蒙作業系統,常常給人一種霧裡看花的感覺。無論是進行技術科普,還是展開商業分析,都會因為資訊不足,寫起來“四處是壁”。為了印證心中的無數猜測,筆者果斷搬上小板凳,全程觀看了6月2日的鴻蒙OS釋出會。當微核心、合作伙伴數量,以及從天而降的驍龍870,無一例外被一筆帶過時,盤踞心底已久的那抹疑雲,也跟著春風化雨。為了不拖累鴻蒙,華為這回真是拼了。

不再相容安卓,華為正式攤牌,鴻蒙是中國廠商的作業系統

由於接下來要提到的內容,跨過了九個年頭,為了方便閱讀,筆者將其拆解為六個步驟。至於大家關心的“為什麼說拖累”、“鴻蒙活下來的機會在哪”、“為什麼捐出去”等問題的答案,都穿插其間。第一步發生於2012年,華為手機混沌初開,K2V3晶片躍躍欲試。華為高舉高打,提出了打造自有作業系統鴻蒙OS的規劃。但是直到2016年5月,鴻蒙OS才正式立項。

所以這第一步,是為了成全鴻蒙,而不碰鴻蒙。

不再相容安卓,華為正式攤牌,鴻蒙是中國廠商的作業系統

第二步發生於2019年6月,華為終端總裁何剛公開表態“華為終端將實施1+8+N全場景戰略”。當時谷歌已經明確表態,不會再為華為提供GMS服務,可華為卻跟沒事人一樣,還準備以手機為核心,在IOT裝置領域做大做強。如果把這種行為,定位為拓展新業務,似乎也不合理。因為小米是做N的,華為當然也可以做N,誰會嫌錢少呢?

所以這第二步,是為鴻蒙留退路,靠不缺晶片的N,來支撐鴻蒙。

不再相容安卓,華為正式攤牌,鴻蒙是中國廠商的作業系統

2個月後,華為正式釋出了鴻蒙OS,也就是第三步。相較於安卓OS,鴻蒙優勢是微核心+分散式架構,使用場景為物聯網。如果華為步子太快,就得培養使用者習慣,費力不討好。考慮到谷歌新推出的Fuchsia OS,要求IOT裝置最低也要搭載英特爾I3,無法做到真正的萬物互聯。等谷歌碰壁之後,華為再推出鴻蒙救場,無疑是更好的選擇。那他為什麼這麼急呢?

原因很簡單,趁著自己還能賣手機,用自家產品為鴻蒙託底。

不再相容安卓,華為正式攤牌,鴻蒙是中國廠商的作業系統

果然,2020年6月,臺積電也扛不住了。直到代工的最後期限,即9月16日,也沒有出現任何轉機。此時,華為便做出了一個決定,將OpenHarmony作業系統捐給了工信部主導的OAP(開放原子開源基金)。這比開源更進一步,相當於找了個裁判,徹底打消了以小米高管潘九堂為代表的關於“是否一視同仁”的擔心。因為此時的鴻蒙,已經是中國廠商的“安卓”。

站在華為的角度,第四步就是犧牲個人利益,成就鴻蒙。

不再相容安卓,華為正式攤牌,鴻蒙是中國廠商的作業系統

但是這樣做,鴻蒙就能茁壯成長了嗎?未必。大家為什麼要著被牽連的風險,成就華為的名聲呢?這就進入了第五步,即“不再相容安卓”。據OAP官方賬號“開放原子”6月2日訊息,新發布的OpenHarmony2。0版本,已經不再相容安卓。想要繼續搭載,就必須專門適配。這其實就是一次喊話,因為合作伙伴肯定會適配。想說的是:

你們不是說我套殼嗎?我乾脆不跟安卓玩了,攤牌了,產品好用,就是這麼自信。

不再相容安卓,華為正式攤牌,鴻蒙是中國廠商的作業系統

有朋友可能會說,此舉跟華為的穩重形象,似乎有一定衝突。筆者不否認這一點,因為華為確實很著急。谷歌當年為了突破3億大關(裝機量),用了4年時間。到華為這裡,他只剩下半年。任正非是一個實幹家,華為自然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突然扭捏起來。

同時,華為也做了兩手準備,就是儘量保證自家產品的活躍度。

文章開篇說過,為了科普萬物互聯,2個小時的釋出會,被安排得滿滿當當,時間非常緊張。

不再相容安卓,華為正式攤牌,鴻蒙是中國廠商的作業系統

但餘承東還是抽出時間,特別介紹了換電池,甚至換背板服務。筆者還注意到,連計劃在2022年上半年升級的手機機型,也被曝光了出來。至於高通的驍龍870晶片,筆者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經具體說明,就省下篇幅。那麼華為圖什麼呢?無非就是想著,用著老款機型的使用者,不要著急換手機,為鴻蒙儘可能地爭取生存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形勢逼人,是否升級的選擇權,仍然在使用者手上。

不再相容安卓,華為正式攤牌,鴻蒙是中國廠商的作業系統

小結:筆者不認為鴻蒙是對標蘋果IOS的產物,按照任正非當初成立海思的風格,提出要做鴻蒙,大機率是考慮到我們沒有自己的作業系統。即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也正是因為盈利需求不迫切,才能大方捐出OpenHarmony。當然,錢也是可以賺的,只不過短期回報有限。

至於生存機會,其實就在於萬物互聯的大風口。如果順利的話,是否加入鴻蒙,有望成為選購智慧家電的新標準。

(李雙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