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鋼材論克賣, 單價超白銀中國2年攻克成功, 打破日德30年壟斷

文:溫周

前言

“網路上之前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段子“中國太鋼燒了一爐筆尖鋼,結果瑞士企業倒閉了,並將中國告上WTO”。段子固然是假的,但是事情是真的。當時的中國圓珠筆尖幾乎都要靠瑞士進口,是個長期卡脖子的難題,山西著名的“工業長子”太鋼攻克了這一難題。2018年,太鋼旗下的子公司太鋼精帶又一項技術打破了日德30年來的壟斷,以半價奪回了中國70%的市場。”

這種鋼材論克賣, 單價超白銀中國2年攻克成功, 打破日德30年壟斷

點選載入圖片

“圓珠筆之問”更是“中國製造業之問”

在2015年,我國高層發問:“我國作為製造大國,可以造飛機、高鐵,怎麼就造不出小小的筆尖鋼呢”?當時的中國有3000多家制筆企業、20餘萬從業人口、年產圓珠筆400多億支,但是筆頭的鋼珠是科技含量很高的產品,一直依賴於進口,還面臨著國內的劣質假冒產品氾濫的尷尬局面。

當時的格力老闆董明珠女士在《對話》節目中聽聞制筆大王”貝發集團總裁邱智銘提及圓珠筆關鍵裝置仍靠瑞士進口,當下直接許下承諾:“一年之後,這種裝置我負責交給你。”國家科技部門還專門搞了一個“制筆業關鍵技術研發”的專案,投入了大約1。8億元進行技術攻堅。

這種鋼材論克賣, 單價超白銀中國2年攻克成功, 打破日德30年壟斷

點選載入圖片

太鋼的“大國重器”使命

筆尖鋼厚度僅有0。3-0。4毫米,需要極高的加工精度,不僅考驗著不鏽鋼原材料的效能,還要容易切削,硬度還要滿足加工時不能開裂,小小“筆尖”考驗著中國製造,在1年後,中國最大的不鏽鋼生產基地——太鋼集團率先啃下了自主生產筆尖鋼這塊硬骨頭。給數百億支圓珠筆安上“中國筆頭”,從此以後,中國的筆頭完全代替了出口,摘取了不鏽鋼領域的另一個皇冠。

從此以後,太鋼堅守產業報國初心,牢記使命,瞄準世界新材料產業的最前沿技術,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圍繞超級材料、非晶材料和磁性材料等領域展開研究,大力推進了新材料產業化發展。目前已形成了以不鏽鋼為核心,包括冷軋矽鋼、鐵路用鋼、高強韌鋼的高效、節能、長壽產品叢集,其中高階、特色產品佔年產

鋼材

總量的80%以上,把21個產品做到了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16個產品做到國內市場獨有。其中一項材料更是打破了日德30年來對中國的壟斷,以半價搶回了中國70%市場。

這種鋼材論克賣, 單價超白銀中國2年攻克成功, 打破日德30年壟斷

點選載入圖片

啥叫“手撕鋼”

這種材料就是擁有44項國家專利的“手撕鋼”。所謂手撕鋼就是以不鏽鋼作為原料生產的不鏽鋼箔產品,是目前全世界所有不鏽鋼產品中最薄的品種,厚度最低可以達到0。02毫米,比頭髮絲都還要細。因為它十分輕薄,用手就可以撕開,所以取名為“手撕鋼”。

可能大家要問:做得那麼薄,手撕都能撕開,能做什麼用呢?對於大部分的鋼材而言,韌性、抗拉強度和硬度是判斷優劣的標準,然而對於手撕鋼而言,它的強項不在於普通的鋼材應用,而是廣泛地應用在了柔性顯示屏、儲能電池、軍工核電、鋰電池包覆材料等高階製造領域,用來製造航天、軍事和電子裝置。目前我國華為推出的摺疊屏手機就應用到了手撕鋼。

這種鋼材論克賣, 單價超白銀中國2年攻克成功, 打破日德30年壟斷

點選載入圖片

填補“手撕鋼”空白

之前我國的手撕鋼生產達不到技術標準,一直被

日本

德國

“卡脖子”。進口的手撕鋼價格十分昂貴,A4紙大小的一片價格高達四五百元,1g的價格差不多5元左右,比當時的

白銀

價格都高。對於這種材料,中國製造需求十分龐大,每年要花費數百億元從日本和德國進口。據調查資料顯示,2018年全球的特種鋼材的需求量超過1億噸,日本提供了20%,德國提供了18%,作為鋼材產出大國的我國特殊鋼提供量不足5%。為了打破這種壟斷局面,太鋼的子公司——太鋼精帶開始著手研發。

2016年,從國外進口了精密帶鋼軋機後,“手撕鋼”攻關團隊開始不斷努力,經過2年多的不斷嘗試,團隊攻克了175個裝置難題、452個工藝難題,經歷了700多次失敗,最終成功生產出了國產手撕鋼,並在2018年實現了量產。太鋼公司的手撕鋼產品厚度要比德國企業和日本企業更加薄,僅僅為0。02毫米,成本也只有日德的一半。後期研發的600毫米寬幅“手撕鋼”更是將日本、德國生產的窄幅“手撕鋼”比了下去,受到市場熱捧。太鋼精帶成為全世界唯一可以批次生產寬幅軟態的不鏽鋼精密箔材產品的公司,訂單量也成倍增長,佔據了中國70%的市場份額,營收額達到了5。5億人民幣。

這種鋼材論克賣, 單價超白銀中國2年攻克成功, 打破日德30年壟斷

點選載入圖片

結語

“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髮展,手撕鋼結束了日德30年的技術壟斷,走上了自主研發道路,還將得到更加寬廣的應用。產品和技術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太鋼彰顯了中國企業對先進製造業發展的追求,讓‘高價買’變‘平價造’,還要解決‘卡脖子’問題,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攀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