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軍悍將林清: 率200兵馬衝入宮廷, 被清朝凌遲處死

1853年5月,東王楊秀清將林鳳祥、李開芳等悍將從鎮江調回天京,讓他們率2萬“老兄弟”北伐中原,直接攻取清朝統治中心燕京。結果大夥都知道,北伐軍一度抵達天津郊外,卻被八旗馬隊擊敗,全軍覆沒,林鳳祥、李開芳等14位大將被凌遲處死。此後,太平軍沒有再次北伐,而是一直轉戰江南地區,直到被湘軍消滅。

太平軍拿不下燕京,但40年前的農民

起義

軍則殺入

紫禁城

,差點就把清朝皇室給一鍋端了。1813年,農民起義軍大將林清率200兵馬殺入宮廷,守衛宮門的八旗大將策凌望風而逃。雖然林清最終戰敗被凌遲處死,卻也暴露出了清朝的腐朽沒落,給後來的太平天國起義樹立信心。

農民軍悍將林清: 率200兵馬衝入宮廷, 被清朝凌遲處死

點選載入圖片

林清,順天府人,父親是清朝的一位小官吏,家境還算不錯。但是,林清讀書不給力,屢次科舉考試都以失敗告終,故而對進入仕途心灰意冷。後來,林清乾脆做起了小買賣,在大街上販賣鵪鶉蛋,但生意非常差,這讓他非常惱火。

科舉考試不行,做生意失敗,林清便雲遊天下,參加天理教活動,併成為其中的核心首領之一。晚清時期,吏治腐敗,人民生活困苦,他們紛紛參加各種團體,以求在亂世中保全性命。此時,“康乾盛世”的紅利期已經過去,清朝社會矛盾尖銳,農民起義的大風暴即將來臨。

為了醞釀起義,林清決定聯合李文成,並結為刎頸之交。從兵力上來看,李文成在河南一帶根深蒂固,有很多的支持者,林清力量則相對弱小。如此,晚清天理教起義時,李文成是最大首領,林清也是協助李文成,充當副手。但是,林清能殺入燕京,影響力更大。

農民軍悍將林清: 率200兵馬衝入宮廷, 被清朝凌遲處死

點選載入圖片

李文成起義,需要林清配合。那麼,如何才能確保起義成功呢?李文成、林清決定進行一次大冒險,就是直接攻打宮廷,活捉清朝皇室以及高階文武官員,讓清朝內部混亂,無法進行統一指揮。此時,聚集在河南、河北一帶的起義軍就可以乘勢奪取京畿地區。

直接攻打紫禁城,風險很大,但收益非常高,林清決定嘗試。紫禁城,清朝皇室的聚集地,是朝廷最核心地帶,直接攻入紫禁城,談何容易呢?理論上,紫禁城戒備森嚴,大內高手眾多,外來人幾乎無法進來。實則不然,紫禁城很“脆弱”,因為清朝太過腐朽,防衛形同虛設。

劉得才、劉金、張泰等太監對

嘉慶皇帝

削減宮廷開支不滿意。清朝不是明朝,太監權力非常小,待遇也很差,甚至連溫飽問題都沒法解決。“同是天涯淪落人”,劉得才與林清相見恨晚;劉得才將宮廷圖示給林清,充當起義軍的帶路人。

農民軍悍將林清: 率200兵馬衝入宮廷, 被清朝凌遲處死

點選載入圖片

1813年,林清與200起義軍假扮成送貨物的商人,因太監劉得才接納,

清軍

沒有察覺。過了第一關,200起義軍分兩路殺入宮廷,在東華門、西華門取得突破,守門清軍一觸即潰。接著,起義軍直接朝著紫禁城殺入,駐守午門(紫禁城正大門)的八旗大將策凌不敢抵抗,撒腿就跑,宮廷內亂成一鍋粥。

大內高手策凌望風而逃,麾下的八旗兵也跟著跑,紫禁城裡的宮女惶恐不安,亂成一團。關鍵時刻,還是皇后給力,嘉慶第二任皇后鈕祜祿氏臨危不亂,她讓隨從去告知正在上書房學習的皇子們,讓他們出來主持大局,消滅起義軍。愛新覺羅的後代子孫,除了旻寧(道光帝),其餘都不敢出來戰鬥。

旻寧,嘉慶皇帝的次子,也是儲君,他雖然害怕,但不能退縮,否則他將無緣繼承大清的皇位。守住紫禁城,就是守住大清王朝,就是守住自己的皇位。如此,旻寧決不退縮,他要親自迎戰起義軍,為自己鍍金。

農民軍悍將林清: 率200兵馬衝入宮廷, 被清朝凌遲處死

點選載入圖片

旻寧讓侍衛保護皇后安全,然後派人去承德避暑山莊告知嘉慶皇帝,讓他做好平定叛亂的準備。接著,旻寧親自拿著鳥槍出去戰鬥,指揮還沒完全崩潰的內衛士兵與起義軍廝殺。旻寧親自出馬,清軍才慢慢緩過神來,開始與衝入宮廷的起義軍將士進行搏鬥。

起義軍雖然殺入宮廷,卻缺少攻城的工具,且旻寧已經下令士兵關閉紫禁城四個大門,林清難以殺入紫禁城。但是,起義軍將士“藝高人膽大”,他們居然直接攀登城牆,準備翻牆進入紫禁城。可惜,清軍有鳥槍,攀登城牆的起義軍被射殺,旻寧親自打死兩人。

翻越城牆失敗,雙方繼續廝殺,林清身先士卒,起義軍鬥志昂揚,無不以一當十,清軍即將崩潰。關鍵時刻,清朝兩大精銳部隊健銳營、火器營等趕來,利用鳥槍射殺,起義軍若是慘重。即便如此,林清依然能率數十人突圍而出,逃出宮廷。

農民軍悍將林清: 率200兵馬衝入宮廷, 被清朝凌遲處死

點選載入圖片

林清逃出宮廷,清朝下令京師戒嚴,全城搜捕林清及其黨羽。不久,林清在黃村被清軍抓捕,受凌遲處死;天理會成員被斬首700多人,起義宣告失敗。此次戰鬥,旻寧表現突出,嘉慶皇帝非常高興,冊封他為“智親王”,增加歲俸12000兩白。

1820年,嘉慶駕崩,旻寧繼位,是為道光帝。可惜,旻寧當皇帝后就沒了昔日雄風。1840年,英國挑起鴉片戰爭,英軍抵達白河口,道光帝不敢御駕親征,只能妥協。

參考書目:《清史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