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讀書會】《道德經》讀書筆記:大道統一,永珍分形。探道求學

大道統一,永珍分形。一生萬物,萬法歸一。探道求學,由淺及深。追根溯源,直至大道。學問膚淺,所見各異。學問至深,天下無二。大道唯一,諸法一生。百家知識,同根同源。

註釋:大道能將天地萬物統一,道分化形成自然永珍。一生衍萬物,萬法歸於一。探求大道做學問,是由表面深入本質的過程。追溯事物的根源,最後都會發現大道。如果學識不深(看不到根本),就會對知識進行分類(比如科學分為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物理學又被分為很多類)。如果學識到達最深層(看清本質),一切知識都會被統一(比如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統一為科學,科學家試圖尋找大統一論對科學進行統一)。道是唯一的(沒有區分),世間萬法皆生於一(起始於一)。天下所有文化與知識,具有相同的起源。

當今社會很多人都喜歡思考創作,理論學說鋪天蓋地。在這種環境下,我們該怎樣分辨知識含量高低以及如何辨別真知?下面將從道的角度闡述天下學問的根源以及規律。

【週末讀書會】《道德經》讀書筆記:大道統一,永珍分形。探道求學

點選載入圖片

1、大道統一,永珍分形。百家知識,同根同源。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地起始於道,道分生永珍。所謂做學問就是探尋道的過程,如果學者只看到事物表象,不同事物具有不同形象(永珍分形),故而提出不同的學問形成百家知識(知識分類);如果學者探尋到事物根本,發現道萬物統一(大道統一),固然提出的學問包含一切(大統一論;百家知識同根同源)。

所以,真正做學問(探索事物本質)的人會發現同樣的規律提出近似的知識(道理基本一致),盲目做學問(從表面看問題)的人往往是分化知識構建各自的知識體系(闡述各自不同的道理)。比如,真正悟道的人能提出與釋迦摩尼或老子近似的觀點與看法,因為大道統一(佛法道學描述的本質只有一個,得道之人會看到同樣的結果);反之做表面文章的人往往會提出“各自觀點”(從各自小角度看問題得出不同結論),不同觀點之間存在分歧。

2、大道如樹,根枝相通。枝葉繁茂,主幹唯一。

道就像一棵樹,樹根與樹枝相連通。枝葉分生數量繁多,卻只有一個樹幹。所以,萬物的根源只有一個(道;知識統一),萬物之間相互關聯(知識互通),衍生出各自不同規律(不同知識體系)。從任何一個樹枝起始都能摸索到樹幹,越接近樹幹(道),越體現統一。故而,道涵蓋所有的一切(知識被統一),用道可以描述任何知識;而膚淺知識只描述了道的一個角度,相互之間雖有關聯卻又有所不同。比如,每一片樹葉雖然長相近似卻又不是同一片樹葉。

故而,大道理論能夠相容百家知識(與任何知識之間沒有分歧)可以解釋一切現象,而膚淺理論只能闡述某個層面的道理當與另一種理論碰撞時會出現分歧。

結語:大道至簡,言簡意賅,理論透徹,思想清晰。淺學繁瑣,庸俗贅語,理論膚淺,文字繁雜。真正的大道理論,言語很簡單,邏輯很清晰,而道理很深刻;膚淺的學問,停留在表面問題上,運用繁瑣的文字闡述著同一個道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