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群居動物, 為何獅王、猴王有“特權”? 牛王、羊王卻沒有?

在自然界中,所有的群居哺乳動物中都是“王”的存在的,不過,“獅王”和“猴王”往往都“三妻四妾”,擁有著絕對的交配權,而“牛王”、“羊王”、“象王”就沒有這種“特權”,同樣都是群居動物,為什麼“王”的權利各有不同呢?這是什麼因素導致的呢?我們從以下三個角度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同樣是群居動物, 為何獅王、猴王有“特權”? 牛王、羊王卻沒有?

點選載入圖片

角度一:族群成員數量

群居動物大都是有首領的,而首領的“特權”中是否包含絕對的交配權,很大程度取決於族群成員的數量。我們以獅子和

非洲

水牛

為例,來簡單說一下。

在一個獅群中,擁有一頭雄獅的獅群,其成員數量通常都在3-5頭母獅左右(不包含未成年的獅子),而當母獅的數量繼續增多,這就意味著它們需要的領地範圍更廣,雄性守衛領地的能力更強,所以此時獅群中會出現多頭雄獅的情況,比如非洲大草原上著名的“壞男孩聯盟”就是由6頭成年雄獅組成的,它們的鼎峰時期就控制了7個獅群。

當然,大多數情況下,獅群中只有一頭雄獅,其成員數量也相對較少。此時在資源分配時,雄性既能夠將自己的優質基因傳承下去,又不會因為過度繁殖導致自己的巡視領地的能力減弱。(雄獅在繁殖期一天要交配50次以上,而且為了保證受孕成功,一頭母獅就要交配4天左右,想象一下,如果是一大群母獅呢?)

同樣是群居動物, 為何獅王、猴王有“特權”? 牛王、羊王卻沒有?

點選載入圖片

非洲水牛是非洲的五大獸之一,它們也是典型的群居動物,同樣在一個水牛群中只有一個雄性首領,但是問題來了,一個水牛群的成員少則幾十頭,多則幾百頭,如果此時水牛“王”像“獅王”那樣,將所有的成年雌性據為己有,那麼不需要一個繁殖期,這個“王位”就要拱手相讓了。

因此,群居動物中群成員的數量一定程度地決定了“王”是否有絕對的交配權,如果數量較少,“王”可以雨露均霑,但是數量龐大時,“王”就只能對繁殖這件事放任不管了。

同樣是群居動物, 為何獅王、猴王有“特權”? 牛王、羊王卻沒有?

點選載入圖片

角度二:食性

同樣是群居動物,食性的不同往往也決定了“王”對交配權的支配。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食肉動物比食草動物對交配權的支配更加的明顯。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食物獲取難易度。

對於食草動物來說,它們低頭就能吃到食物,而且群體中的個體之間獲取的食物差異不大,這就使得食草動物群的生存成本要低很多。而且即便是全員參與繁殖,它們也有足夠的食物來保障自己和

後代

的存活率。

同樣是群居動物, 為何獅王、猴王有“特權”? 牛王、羊王卻沒有?

點選載入圖片

但是,食肉動物就不同了,它們想要獲取食物,就必須透過危險重重的捕獵行為,而對於群居食肉動物來說,它們只有捕獵更大的獵物才能滿足族群的所需。但是,食肉動物本身的捕獵成功率較低(大多數在20-30%),這也就意味著食肉動物通常是飢腸轆轆的,這樣必然需要一位具有絕對的

控制權

的同類存在,這樣才能避免因為因為食物自相殘殺的事情發生。我們以狼群為例,狼群中一對原始的狼夫婦是狼群的首領,它們嚴格的控制著食物的分配,並且不允許其他成年狼參與繁殖,這樣的好處就是在繁殖期,也不會因為懷孕個體過多,而減弱整體的實力,同時也能保證在食物匱乏時,不會因為過多地增加後代,而減少後代存活的機率。

因此,食性不同(食物獲取難易度),也是決定“王”對於族群中交配權支配的關鍵因素。

同樣是群居動物, 為何獅王、猴王有“特權”? 牛王、羊王卻沒有?

點選載入圖片

第三:族群結構不同

雖然在自然界中有許多群居動物,但是不同動物的族群結構有著很大的差異。我們以狼、羊為例來對比一下。首先,狼群是一個具有高度社會化的群體,它們是以家庭為單位組建的,一對成年狼組合後,逐漸地繁育後代,從而壯大族群,就像我們人類一樣,孩子和父母共同組建了家庭,而在家庭中,父母佔有主導地位。雖然狼群也會接納孤狼,但是其考核機制非常的嚴謹,而且通常只有2歲以下的孤狼才會被接納,在接納後,它們也只能處於狼群等級的最底端。這樣“狼王”(一對原始狼夫婦)很容易就能控制整個狼群。

同樣是群居動物, 為何獅王、猴王有“特權”? 牛王、羊王卻沒有?

點選載入圖片

而羊群(野山羊)就不同了,它們是由若干個完全不相干的成年個體自發組成的一個群體,而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存,畢竟孤獨的羊作為食物鏈底端的動物,極容易被食肉動物捕獲,但是一旦有了族群,食肉動物自己被吃掉的機率就大大降低了。彼此間沒有任何的親緣關係,導致了食草動物的族群穩定性極差,尤其是在繁殖期,在成年雌雄比例失衡的群體中,經常有未參與繁殖的個體離開族群,尋找新的族群加入。對於新族群來說,吸納成員能夠壯大族群,而且也不存在食物爭奪的問題,所以它們可以自由地“跳槽“。

正是這種族群的構成方式,讓“王”也沒有了實際控制權,它除了能夠在覓食時,仗著自己更加強壯,吃一些稍微好一些的草外,沒有其他的實權。

同樣是群居動物, 為何獅王、猴王有“特權”? 牛王、羊王卻沒有?

點選載入圖片

猴子是例外嗎?

看到這裡,許多小夥伴可能會有疑問:猴子並非食肉動物,而且它們族群數量最多可達600只,為什麼它們的“王”依然具有嚴格的交配權呢?

確實,猴子屬於群居動物,而且是雜食性動物,並且像金絲猴最大的族群成員可達600只,它們與我們上面分析的角度確實有些衝突。但其實,弄清楚猴群的結構,我們就不這麼認為了,我們以金絲猴為例。雖然金絲猴的族群可能很大,但是再大也是多個以家庭為單位組成的小群體共同構成的。它們中有若干個“王”,只不過,有一定血緣關係的家庭會組成一個小家族,而每個小家族都有一個真正的“大王”。由於它們的族群結構是以家庭為單位組成的,所以“小王”(原始的成年雄性)對家庭有絕對的控制權,而多個具有血緣關係的家庭組成的家族中,成員大都是最原始的雄性的後代,所以它們也會聽“大王”的,但是“大王”不會干預其他家庭的繁殖行為。

因此,猴子看起來是“王”擁有絕對的交配權,但其實,猴群是由多個“家族”組成的大集體,不同家族的“王”都可以參與繁殖。不然只有一個“王”,剩下的幾百只雄性,顯然無法將繁殖最大化。

同樣是群居動物, 為何獅王、猴王有“特權”? 牛王、羊王卻沒有?

點選載入圖片

總結

同樣是群居動物,有的首領對交配權有著絕對的支配權,有的卻沒有,這是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其中主要是由食性、族群成員數量、族群結構三個因素。因為食性決定了食物的獲取難易度,成員數量決定了可參與繁殖的個體數量、族群結構決定了“王”位置的穩固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