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壽命只有45天的雞, 憑什麼“征服了全世界”?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統計資料看,全世界每年要吃掉超過660億隻雞,按照某奶茶的廣告看,這些雞連起來能夠繞地球接近500圈,可見在人類目前的肉食佔比中,雞的地位是非常高的。那麼,問題來了,雞的祖先作為一種飛禽,它是如何被地面上生活的人類祖先馴化的呢?雞又有什麼特別之處,超過了同為家禽的鴨、鵝,成為了“征服世界”的家禽呢?我們一起來聊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平均壽命只有45天的雞, 憑什麼“征服了全世界”?

點選載入圖片

家雞的馴化

一般情況下,家養動物只要把“家”換成“野”就是它的野生祖先,比如野豬、野牛、野山羊、野鴨等等,但是家雞就不太一樣了,因為它的祖先不是野雞,而是原雞,原雞和野雞在生物學的差異就像狐狸和狼一樣(同科不同屬)。

從廣義上說,原雞是原雞屬下鳥類的統稱,包括紅原雞、綠原雞、灰原雞以及錫蘭原雞四種,而家雞的祖先只有一種,它就是紅原雞。不過,紅原雞廣泛分佈在印度、東南亞以及我國部分地區,所以紅原雞又有5個不同的亞種分化。正是因為這樣,家雞的“尋根問祖”工作一度陷入了困境。

平均壽命只有45天的雞, 憑什麼“征服了全世界”?

點選載入圖片

不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尤其是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科學家們可以透過對動物DNA片段的提取、分析以及對比來找到該動物相近的種類。透過這些手段,家雞的祖先終於被我國的科學家們找到了,它就是紅原雞滇南亞種。而且我國鳥類學家透過在我國湖北等地發現的雞骨化石發現,我國勤勞的古代人民可能在距今約10000-8000年前就已經成功將原雞馴化為家雞。

那麼問題來了,紅原雞是一種膽小機警,而且飛行能力不弱(一飛至少幾十米,甚至上百米遠)的鳥類,我們的祖先是如何馴化它的呢?我認為並非人類主動馴化的原雞,而是原雞主動接近的人類。為什麼這麼說呢?有三個主要原因:

平均壽命只有45天的雞, 憑什麼“征服了全世界”?

點選載入圖片

第一就是生性。上面我們說過,紅原雞生性謹慎小心,而且它們在野生環境下主要分佈在竹林和熱帶雨林中,這種地形,人如果想要悄無聲息的靠近並且捕捉它們是非常的困難的,而馴化動物必須要有量才能經得起人的主動篩選。

第二是必要性。雞並非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從食用的角度看,在雞之前,已經有了狗、綿羊、山羊、豬、牛等等,這些動物早已經被馴化,也就是說當時人類已經有了相當充足的肉食來源,對於只有幾斤且不好抓的原雞,顯然沒有人願意去耗費體力和經歷抓它們。

第三馴化的時機。從目前考古的成果看,人類最早開始種植農作物是在距今1萬年前,而此時的恰好是原雞最早被馴化的時間,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當時人們開始種植農作物,一部分原雞來到了人們種植區附近覓食,進而接受人類給予的食物,達成了第一步的信任。隨著原雞的“墮落”(很少覓食了),它們更加接近人類,從而讓人有了足夠的數量來進行馴化。因此,原雞其實是從自我馴化開始,一步步地成為了家禽。

平均壽命只有45天的雞, 憑什麼“征服了全世界”?

點選載入圖片

較晚被馴化的雞憑什麼“征服了世界”?

全世界每年消耗約660億隻雞,我們不考慮體重話,雞是所有家養動物中被吃得最多的,而且其他的家養動物總是有許多地方的人很少吃,但是唯獨雞是世界各地人基本上都會吃的一種動物,那麼,雞憑什麼“征服了世界”呢?有五個主要原因:

第一:適應性。一種動物想要推廣到世界各地,它必然要具備很強的適應能力,雞就是這樣的動物,作為身披羽毛的雞,它們雖然原產熱帶地區,但是在世界範圍內,只要是給它們的一個棚子,它們就能給你一年四季提供肉食。

平均壽命只有45天的雞, 憑什麼“征服了全世界”?

點選載入圖片

第二:繁殖能力。在家雞還是原雞時,它們有著固定的發情期,每年的2-4月,原雞才會產卵,而且一年只產4-8枚卵就要開始孵化後代了。但是被馴化後,家雞的繁殖習性已經完全被改變,在人工飼養下,家雞3-4個月就開始產卵,而且幾乎每天一枚,除了寒冬外,它們一年很少會中斷(雞棚裡的一年四季都可以產卵)。如果高的繁殖能力,人們想要新的雞,只需要不撿

雞蛋

就能成功。但是同樣作為家禽,大鵝一般9個月才能下蛋,而且一年之中要停止產卵兩季(夏季和冬季),即使其他的季節,產卵也不能保證每天一個,這比起雞來就差遠了。

所以,雞的繁殖能力強,飼養容易,也是它“征服世界”的主要原因之一。

平均壽命只有45天的雞, 憑什麼“征服了全世界”?

點選載入圖片

第三:“一箭雙鵰”。養其他的動物,雖然它們也能夠繁殖後代,但是週期長,繁殖能力較弱是它們的弊端。但是養雞就不一樣了,因為雞每天都能排卵,所以我們只要養幾隻雞,家裡就不會少雞蛋吃,雖然現在雞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是家常便飯,但是在以前,人類確實蛋白質來源時,雞蛋可是人類的主要營養品之一,而且以前雞蛋還是 以物換物的“神器”。也就是說,養雞除了能夠炒雞、燉雞湯外,還能源源不斷地獲得雞蛋,正可謂“一箭雙鵰”。

平均壽命只有45天的雞, 憑什麼“征服了全世界”?

點選載入圖片

第四:食性。在所有的家養動物中,大多數動物都需要人專門為其準備食物,比如豬,即便是不需要準備,也需要人去放牧,比如牛羊。但是雞就不同了,它屬於雜食性動物,在被人馴化後,它們的飛行能力越來越弱,之後被人散養,在散養的狀態下,雞甚至可以自己去溜達一圈就會打著飽嗝回來,需要人付出的精力、成本都非常的小。因此,雜食性和自主覓食的習性,也是它們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

平均壽命只有45天的雞, 憑什麼“征服了全世界”?

點選載入圖片

第五:生長週期和先入為主。一頭豬即使在全飼料的狀態下,也得半年以上才出欄,牛羊就更慢了。而雞就不一樣了,在人工飼養下,肉雞45天就能出欄,而且各個膘肥體胖。雖然肉鴨也能做到這樣,但是,鴨子的烹飪要比雞難很多,再加上鴨子比雞晚馴化了至少2000年,在這段時間內,雞早已經普及,鴨子還在個別地區與人鬥智鬥勇呢。因此,生長週期較短以及先被馴化,也是雞優先於其他家禽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

平均壽命只有45天的雞, 憑什麼“征服了全世界”?

點選載入圖片

總結

雖然原雞的馴化過程目前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但是結合原雞的生存環境、小心謹慎的性格、擅長飛行的習性以及馴化的時間看(農業種植興起),最早的原雞可能是源於自我馴化,它們主動的接近人類,才讓人類有了馴化的機會。

而生命只有45天的家雞(肉雞出欄的時間)之所以能夠“征服世界”靠的是繁殖能力強、適應能力強、飼養成本低等特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