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化斑馬為什麼會以失敗告終? 人不行還是斑馬不行?

斑馬

就像是個矛盾體,膽小而暴躁,稍稍觸動其緊繃的神經,它們就會陷入一陣“躁鬱”。

馴化斑馬為什麼會以失敗告終? 人不行還是斑馬不行?

點選載入圖片

從與人類保持的距離來說,斑馬是不得“近身”的動物,60米之內有風吹草動,斑馬就會察覺,對方與自己的距離達到35米,斑馬拔腿就跑,如果是在人跡罕至的野外,斑馬更是能及時發現150米處的細微動靜,相距100米時它們就開始奔跑;相比之下,野馬允許對方與自己的距離保持在50米左右,達到15米時才會跑開;

從與人類的關係看,斑馬曾經被馴服,但不曾被馴化,它們保持著野性在非洲大陸我行我素。

馴化斑馬為什麼會以失敗告終? 人不行還是斑馬不行?

點選載入圖片

雖然比馬小,但斑馬的腿遠比馬更加有力,有速度、有力量,它們可以以每小時65公里的速度狂奔,也能一腳踢斷捕食者的下巴。

馴化斑馬為什麼會以失敗告終? 人不行還是斑馬不行?

點選載入圖片

斑馬在馬科成員中,具有最敏銳的“逃跑或戰鬥”反應,但大多數情況下,逃跑還是優於戰鬥的選擇,這需要斑馬每時每刻保持警覺,以便在第一時間察覺到危險所在並及時啟動逃跑。

如果迫不得已被獵食者追趕上,斑馬便會死命掙扎、劇烈反應,踢踹啃咬戰鬥到最後一刻。在面對人類狩獵者時,斑馬還有“躲避”反射,可以幫助它們避免被套索抓住,所以別說馴服、馴化斑馬了,抓住斑馬都不太容易。

馴化斑馬為什麼會以失敗告終? 人不行還是斑馬不行?

點選載入圖片

但是,人類始終熱愛挑戰,我們並不是沒有嘗試過讓斑馬聽話,比如19世紀,英國探險者喬治·格雷就曾將斑馬從南非進口到紐西蘭,他在紐西蘭擔任總督期間,特別喜歡坐一輛由斑馬拉著的馬車;

又比如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沃爾特·羅斯柴爾德,他在上世紀初曾經駕駛著一輛由六匹斑馬拉著的車行駛在倫敦街頭(他的“坐騎”還包括一隻象龜),希望以此證明斑馬可以像馬那樣被馴化,然而馴服和馴化、斑馬和馬均是一字之差,但都相去甚遠。

馴化斑馬為什麼會以失敗告終? 人不行還是斑馬不行?

點選載入圖片

首先,無論是喬治·格雷還是沃爾特·羅斯柴爾德,為他們所用的斑馬均是小馬,力量大小、敏銳程度都還遠不及成年斑馬;

其次,僅僅是騎著、拉著小斑馬就已非常費力,想要讓力大的成年斑馬參與到人類的生產生活中,就更是痴人說夢了。

馴化斑馬為什麼會以失敗告終? 人不行還是斑馬不行?

點選載入圖片

馴化斑馬的嘗試當然不僅限於此,1904年,阿比尼西亞(今衣索比亞北部)國王孟尼利克二世給美國人送了一件特別的禮物:一匹四歲的雄性細紋斑馬,人們給它取名丹。

丹從非洲到達美國,它所要迎接的不只是新生活,還有艱鉅的任務——被馴化。

馴化斑馬為什麼會以失敗告終? 人不行還是斑馬不行?

點選載入圖片

當時,伴隨著西方世界向非洲的殖民擴張,在交通、農業、通訊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馬也跟著人類登上了非洲大陸。

但是人們很快就發現,馬難以適應新的環境,尤其是在采采蠅、錐蟲病等的侵擾下,馬很快就會喪命。

馴化斑馬為什麼會以失敗告終? 人不行還是斑馬不行?

點選載入圖片

既然帶去的馬不行,那就試試當地的“馬”,可是此馬非彼馬,非洲大陸上的斑馬不僅體力耐力好,還天然適應非洲的氣候,更重要的是無懼采采蠅、錐蟲病,於是人們開始了嘗試。

比如,在當時德屬東非駐紮的德國軍隊,就試圖透過讓雄性斑馬與雌性馬、雄性斑馬與雌性驢雜交,培育出能夠抵抗通常會消滅進口馬的疾病的雜交種,丹所要承擔的也是類似任務。

馴化斑馬為什麼會以失敗告終? 人不行還是斑馬不行?

點選載入圖片

人們希望透過讓丹與家養的馬或者驢雜交,達到馴化斑馬的目的,但是事情並不順利,攻擊馴養師是丹的日常,而且丹的攻擊性並未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更讓人們無奈的是丹根本不願意和其他馬科動物雜交,它反感甚至對母馬十分暴力,這讓人們不得不放慢馴化的腳步。後來在人們的不斷努力下,丹與母驢成功交配,母馬也接受了人工授精,但是無論是哪種情況下產生的後代,均擁有如丹一樣的野性且無法生育,這無疑是對馴化最沉重的打擊,實驗以失敗告終,丹被送進動物園度過了餘生,並於1919 年 12 月 14 日去世。

馴化斑馬為什麼會以失敗告終? 人不行還是斑馬不行?

點選載入圖片

歐洲殖民者在一次次馴化斑馬的嘗試中敗下陣來,他們發現斑馬不是“穿著條紋衫”的馬,既難以靠近,又軟硬不吃,最終不得不放棄。

馴化斑馬為什麼會以失敗告終? 人不行還是斑馬不行?

點選載入圖片

事實上,馬和斑馬早在400萬到 450萬年前就已經從共同的祖先分化出來,走上了各自不同的演化之路,也逐漸適應了完全不同的生存環境。北美和歐洲的野馬,最初被當作食用動物飼養,在與人的互動中,野馬習慣了人類的存在,農業出現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馬又在運輸、戰爭中證明了自身的價值,這些特質讓人類願意嘗試,也能夠挑選馬群中最為溫順的個體進行繁育和馴化,並取得成功。

馴化斑馬為什麼會以失敗告終? 人不行還是斑馬不行?

點選載入圖片

然而,身處非洲大草原的斑馬,需要提防的獵食者太多,獅子、獵豹、鬣狗都不好惹,為了保命,斑馬不僅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還得有力量、有速度、有瞬時反應的能力,與之相應的就是抓不牢、捉不住、靠不近。

與此同時,斑馬群體沒有什麼長幼尊卑的等級制度,每一個個體都是自由自在、不受束縛的靈魂,人們根本無法對斑馬的行為進行預判,這對馴化來說也是十分不利的。

馴化斑馬為什麼會以失敗告終? 人不行還是斑馬不行?

點選載入圖片

最後有一個有趣的事實,被人類馴化了的馬雖然被當作坐騎、幫人類馱負重物,從某種意義上是“出賣了尊嚴”,但同時它們也過著相對安全和舒適的生活,全球馬匹的數量大約為6000萬匹;而難以馴化的斑馬,雖然狂野,但卻需要分分鐘為生存而努力,如今它們的數量大約是80萬匹。

馴化斑馬為什麼會以失敗告終? 人不行還是斑馬不行?

點選載入圖片

因此可以這樣說,馴化對人、對動物都不簡單,不是用好與壞就能概括的,它更像是一種雙向選擇,不是“為什麼不”的問題,而是“你情我願”才能成的事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