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輝:多因素成就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擴容意義非凡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形成,主要得益於三方面因素。首先是,國家在資金、政策、環境等方面的大力支援,幫助“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其次,一大批大型企業轉型升級的引領也造就了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第三,“小巨人”企業的技術積累,使其在關鍵時刻迸發出巨大的能量,成為專精特新的代表性企業。

宋清輝:多因素成就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擴容意義非凡

破解“卡脖子”問題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加速發展

中國產經新聞記者 趙琳琳報道

近日,工業和資訊化部公佈第三批293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截至目前,我國“小巨人”企業數量已達4762家。其中,超六成企業屬於核心基礎零部件和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產業技術基礎“四基”領域,九成集中在製造業領域。

作為中小企業中的佼佼者,“小巨人”企業專注於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佔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是全國中小企業評定工作中最高等級、最具權威的榮譽稱號。

工業和資訊化部中小企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能稱得上“小巨人”企業的,主要具有三類“專家”特徵:深刻理解使用者需求的行業“專家”;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配套“專家”;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模式,不斷迭代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專家”。

多因素成就“小巨人”企業

近年來,我國湧現出了一大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成為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獨門絕技”。

宋清輝:多因素成就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擴容意義非凡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形成,主要得益於三方面因素。首先是,國家在資金、政策、環境等方面的大力支援,幫助“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其次,一大批大型企業轉型升級的引領也造就了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第三,“小巨人”企業的技術積累,使其在關鍵時刻迸發出巨大的能量,成為專精特新的代表性企業。

自2012年工信部首次提出“專精特新”概念以來,中央層面有較多政策涉及支援“專精特新”企業發展。

2020年1月23日,財政部、工信部聯合印發《關於支援“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檔案強調透過中央財政資金引導,將培優中小企業與做強產業相結合,加快培育一批專注於細分市場、聚焦主業、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推動提升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和質量,助力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做實做強做優,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今年來,專精特新企業迎來多項政策力挺。今年2月,財政部、工信部聯合印發《關於支援“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提出2021-2025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100億元人民幣以上獎補資金,引導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務體系,重點支援1000餘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此前,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快培育發展製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提出,發揮各類政府引導基金作用,鼓勵社會資本出資組建優質企業培育基金;加強企業融資能力建設和上市培育,支援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市融資和發行債券。

藉助一系列的政策東風,我國中小企業不斷成長,最終成為行業佼佼者——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據統計,我國上千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90%以上都分佈在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等領域,許多享譽海內的相關巨頭企業,都離不開他們在各自細分領域的積累和沉澱。正是由於他們豐富的技術積累,才給了一些巨頭企業極大的品牌影響力。

宋清輝:多因素成就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擴容意義非凡

破解“卡脖子”問題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加速發展

記者注意到,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引領下,一大批優秀企業正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宋清輝認為,此舉有助於企業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應用,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行業地位,成為企業高成長的重要支撐。

“小巨人”企業擴容意義非凡

目前,全國多地均規劃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藍圖,國家級“小巨人”也將擴容。

根據工信部最新資料顯示,目前,已培育3批476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0%為民營企業;推動各地培育近4萬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加快構建。

宋清輝告訴記者,“小巨人”企業的擴容,一方面有助於在推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中扮演著更加重要的角色,另外一方面,一些掌握獨門絕技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還有助於與行業龍頭企業協同創新,解決一系列“卡脖子”的難題。總而言之,“小巨人”企業擴容不但能夠為地方經濟未來發展“蓄能”,還有利於國民經濟的長遠健康發展。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新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曹鍾雄表示,首先,當前國家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一批專業特性的企業主體去推動產業和經濟轉型;其次,在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方面,專精特新企業是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再次,我國仍面臨一些“卡脖子”領域,需要專精特新企業進行率先突圍。

盤古智庫高階研究員江瀚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認為,“小巨人”企業擴容,實際上能夠幫助企業進一步獲得更多政策支援,而且“小巨人”企業的擴容,代表國家已經不再以名額限制整個企業的發展,而是以企業產業發展格局的角度進行,“小巨人”企業,可以獲得更多的稅收優惠,更多政策的支援,幫助其在自己的所在行業中做大做強。

工信部近日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和完善加快培育發展製造業優質企業的政策措施,構建涵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領航企業的製造業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

業內專家認為,在政策、技術和市場的多重推動下,未來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將走出一波強勁的“吸金潮”,資本的注入無疑將推進多個高精尖行業供需缺口下的國產替代加速,使我國國產優勢進一步提升。

除了做好政策方面的支援工作外,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擴容中,宋清輝指出,不但要在財稅等方面給予鼎力支援,還應推動其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直接融資,以使其更加茁壯成長。

對於“小巨人”企業發展,江瀚認為,要推動“小巨人”企業在自身行業中形成自己的優勢,讓科技研發成為“小巨人”企業的發展方向。此外,“小巨人”企業要有長遠目光,不要把目光集中於眼前的利益,而是要聚焦長期發展。(此文刊發於《中國產經新聞》9月2日2版)原標題:破解“卡脖子”問題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加速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