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場未遂的刺殺,蘇聯政局引發大變動,失去了一次翻身的機會

在蘇聯的歷任領導人中,勃列日涅夫算是比較特殊的一位,他特殊就特殊在很平庸,1964年在把赫魯曉夫搞下臺的一干人等裡,勃列日涅夫的名望以及權力都不是最頂尖的,但偏偏是他成為了最高領導人。

當時蘇聯高層兩大實權人物蘇斯洛夫和謝列平為爭奪大位陷入僵持,為了避免產生更嚴重的內鬥,於是互相妥協把勃氏推了出來擔任最高領導人,其實大家最開始只是把勃氏當成一個傀儡過渡,誰能想到勃氏在最高領導人的位置上一坐就是18年。

在勃列日涅夫統治時期,蘇聯國內的矛盾嚴重加劇,他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任人唯親,在很多重要位置上安插自己的親信,上行下效,導致整個蘇聯的官僚系統幾乎都是如此。

經濟上也沒有進行改變,反而加劇了原來的結構,使得整個經濟體系更加僵化。

除了軍事變得異常強大以外,那18年裡蘇聯似乎沒有任何亮點。即便是軍事,勃氏也下令入侵了阿富汗,為後來的解體埋下伏筆,因此現在很多人說,蘇聯之亡實亡於勃列日涅夫。

但勃列日涅夫真的從一開始就是為了發自己一堆勳章的領導人嗎?並不,他也看出了蘇聯有問題,也想要進行改革來讓國家變得更好,但是一場未遂的刺殺改變了這一切。

因為一場未遂的刺殺,蘇聯政局引發大變動,失去了一次翻身的機會

1965年末,勃列日涅夫掌握了實權,他某天與《真理報》副主編散步時聊到了蘇聯的出現的一些問題,說著說著勃氏熱血上湧激動地說:

我們都是久經沙場的軍人,戰場上的犧牲我們都不怕,還畏懼什麼?我們一定要為國家做點事。要在各個方面進行一場徹底的改革!

他是這樣說,最開始也是這樣做的,他重用了經濟專家柯西金,賦予對方很大的權力,於是勃列日涅夫改革中的第一階段——

新經濟體制出臺。

客觀地說,當時效果還很不錯,蘇聯的經濟發展規模迅速擴大,綜合國力也得到增強。雖然在改革的過程中遇到一些阻力,但幾乎所有蘇聯人都相信日子會越變越好。

一片利好的局面被1968年爆發的“布拉格之春”打破,雖然布拉格之春最後被成功鎮壓,但蘇聯內部紛紛開始思考改革帶來的利弊,

勃列日涅夫自然也不想因為改革讓自己被革下來,因此改革逐漸陷入了停滯。

1969年1月22日發生的暗殺事件更是讓數年改革的成果付諸東流。

因為一場未遂的刺殺,蘇聯政局引發大變動,失去了一次翻身的機會

當天是蘇聯最高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在科伏努科沃機場為蘇聯航天英雄鮑里斯·沃林諾夫等人舉行歡迎儀式的日子,由於前幾天就透過各個渠道向全蘇聯通報了這個訊息,因此數以百萬計的蘇聯人民在電視機前收看現場直播。

但是轉播,訊號突然中斷了一個多小時,畫面回來後勃列日涅夫也始終沒有出現,這些極為反常的事讓蘇聯群眾人心惶惶,甚至有人猜測勃氏是否已經突然去世了。其實勃列日涅夫人倒是安全得很,只是遭遇了一場未遂的刺殺。

在勃列日涅夫的車隊即將出發前往莫斯科科伏努科沃時,克格勃主席安德羅波夫突然走到了車隊前做出一番安排:

安德羅波夫說服勃氏從第二輛車換乘到第三輛車上去,讓外表酷似勃氏的航天專家別列戈沃伊坐上第二輛車,並且讓電臺不斷突出最高領導人就坐在第二輛汽車上的資訊。

做完這一切之後,車隊從克里姆林宮出發,可剛駛入博羅維茨基大門,一個身穿警察制服的槍手就朝著第二輛車瘋狂射擊,導致坐在第二輛車上的別列戈沃伊以及另一名宇航員受傷,第三輛車上的勃列日涅夫則只因為剎車太急被刮傷了眉毛,其他沒有任何問題。

這名槍手很快被制服,當時沒造成多大損失,但後來的影響卻非常大,而且詭異的是,似乎克格勃主席安德羅波夫早早就知道了會有刺殺?

因為一場未遂的刺殺,蘇聯政局引發大變動,失去了一次翻身的機會

圖:安德羅波夫

安德羅波夫的確知道,克格勃副主席謝苗·庫茲米奇·茨維貢更早知道

,只是出於內鬥的心理,茨維貢沒有阻止刺殺的發生。

安德羅波夫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勃氏能夠上位背後就有他的出謀劃策,所以他也獲得了很豐厚的回報,1967年擔任克格勃主席。

克格勃的力量巨大,安德羅波夫又是如此能幹,這讓勃氏很不放心,所以勃氏就把茨維貢安排成了克格勃副主席,名為協助工作,實則分權監視。

茨維貢是勃氏的連襟,受到的信任自然更多,他也是從衛國戰爭走過來的老人,也想做老大。只是論能力他還不及安德羅波夫,想找對方的把柄也一直沒找到。

直到1月22日的早幾天,

茨維貢收到了心腹送來的三封密報,說有一名叫伊利英的年輕軍官非常仇恨領導人,他偷走了舅舅的警服以及兩把手槍、四個彈夾,然後失蹤了。

出於特工的敏感,茨維貢很快就想到了這名年輕人要刺殺勃列日涅夫,後來部下調查來的訊息印證了這點。茨維貢最開始是想要上報,但隨即意識到這是個扳倒安德羅波夫、自己上位的好機會。所以茨維貢硬是把訊息壓了下來。

在事件發生的前14個小時左右,茨維貢又收到了一封密報,確定伊利英會在1月22日讓全國人民目睹最高領導人遇刺,但是他依然沒有上報。直到車子即將啟程,他才把這個訊息掐頭去尾地告知了安德羅波夫。

他以為事發突然,安德羅波夫憑藉有限的訊息也無法做出什麼反應,自己這個位是上定了。

很顯然茨維貢低估了安德羅波夫,後者瞬間就做出了一番佈置,讓勃列日涅夫有驚無險地躲避了刺殺。

因為一場未遂的刺殺,蘇聯政局引發大變動,失去了一次翻身的機會

圖:茨維貢

勃列日涅夫在確認安全後非常憤怒,嚴令安德羅波夫徹查。

這時安德羅波夫很聰明,他明知是茨維貢刻意放任,卻沒有把這事抖出來,只說是

那名年輕的軍官對自己的處境不滿,因而產生了報復社會的想法

勃列日涅夫卻不信這個說法,在他想來一名低階軍官怎麼可能會有如此舉動,背後一定是有高層在指使,藉機除掉自己。他狐疑的目光掠過那些實權派,首先就決定要拿掉謝列平。

當年把赫魯曉夫擠兌下臺,謝列平就是其中主力,並且在1958年至1961年間,謝列平還是克格勃主席,很多蘇聯人都認為

“勃列日涅夫充其量只是個州一級的幹部,謝列平這樣強有力的領袖才是大國的領導”

。這樣的一個人對勃列日涅夫來說威脅太大了。

因此

謝列平迅速被架空,然後被安排到管教育的閒職部門,後來又被逼迫退休。

因為一場未遂的刺殺,蘇聯政局引發大變動,失去了一次翻身的機會

圖:謝列平

搞定最艱難的對手後,勃列日涅夫還是感覺不安全,隨即又向

波德戈爾內

發難。

波德戈爾內是從烏克蘭一路摸爬滾打成為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的,也很精通鬥爭手段,手底下還有一幫鐵桿親信,但他還是比不上勃列日涅夫。

他的親信一個個被勃列日涅夫明升暗降,遠離了實權部門,最後他本人也被以“健康原因”解了職。

最後勃列日涅夫對準了柯西金。

這個昔日為勃列日涅夫改革制定新經濟體制、提高蘇聯國力的功臣,也是蘇聯高層中唯一精通經濟建設的人,此時離奇成了勃列日涅夫的目標。

柯西金沒有政治野心,為人也很謙和,但身邊也被安插了很多勃列日涅夫的人手,每當柯西金要執行什麼新的經濟政策,那些勃氏的親信就紛紛阻攔,導致改革根本就無法繼續。

後來勃列日涅夫還在大會上指責柯西金:

看他到底做了些什麼?改革、改革,誰還需要這個改革?誰又懂得這個改革?繼續努力工作,就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自此勃列日涅夫改革進入第二階段,再也沒有任何創新,之前的問題再一次湧現出現,經濟發展出現停滯和下降的趨勢。

因為一場未遂的刺殺,蘇聯政局引發大變動,失去了一次翻身的機會

或許最初的新經濟體制是觸動了勃列日涅夫本身的利益,不過沒有影響到大體,所以他心中有些怨言,但也可以接受。

然而在發現有人可能要暗算自己、觸動到根本利益時,勃列日涅夫就徹底怒了,連本帶利地翻舊賬,昔日被影響的利益一併要了回來。

並且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勃列日涅夫還開始任人唯親,他的女婿和兒子沒有一點本事卻能身居高位、肆意貪腐,導致蘇聯的頑疾越來越嚴重,已經形成了龐大的利益團體。

這些也是後來蘇聯解體的一大因素。

因為一場未遂的刺殺,蘇聯政局引發大變動,失去了一次翻身的機會

總之勃列日涅夫給我感覺就是,剛上臺時還是個想要勵精圖治的熱血領導,只不過他的熱血也是有條件的,一旦觸及他的根本,那冷卻的速度快得不可思議。

不得不說勃列日涅夫這個鬥爭的能力還是很強的,幾乎沒流血就把幾大對手全搞定了,要是能運用到治國之上,蘇聯或許也就是另一方景象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