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蘇聯核反擊的王牌:一度讓西方人畏懼,解體後被自毀成了廢墟

二戰後期,美國在太平洋上步步推進,剪除了日本的外圍防線鎖定勝局,但是經過一系列的奪島戰爭,美國本身的傷亡也很大,面對叫囂著“一億玉碎”的瘋狂,他們確實有點不太願意冒險打日本本土。

所以在原子彈研發成功後,美國就迫不及待地對著日本的廣島、長崎分別扔下了一顆,核武器的威力打消了日本的鬥志,也驚到了旁觀的蘇聯。

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蘇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研究核武器,最終在1949年成功引爆了“南瓜”,打破了美國的核壟斷。

當年蘇聯核反擊的王牌:一度讓西方人畏懼,解體後被自毀成了廢墟

不過即便擁有了原子彈,蘇聯也明白萬一發生了戰爭,暫時是無法有效反制美國的,蘇聯最強大的是陸軍,但是幾顆原子彈扔過來,那些坦克瞬間就失去了作用。蘇聯領土是廣,但人口又比較集中,這也恰好是適合原子彈攻擊的目標。

所以最開始斯大林想要與西方國家修好,為蘇聯創造一個比較好的發展環境,然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並不願意接納蘇聯,還發出了很多反蘇、反共產主義的聲音。

這些就猶如一個巴掌狠狠地抽在了斯大林臉上,讓他清醒地認識到攜手發展只是一廂情願,因此他轉向了擴張軍備的路。

這個世界上實力才是說話的底氣,想要讓別人不敢打你,你就必須表現出能對等還擊的實力,基於這項認知,蘇聯開始建設一些秘密軍事基地,為的就是在西方國家對蘇聯進行核打擊時,確保蘇聯還能有核反擊的能力。

當年蘇聯核反擊的王牌:一度讓西方人畏懼,解體後被自毀成了廢墟

其中有一項巨大的設施代號為

825GTS

,它位於克里米亞半島南部,蘇聯工程師們從黑海沿岸的陶羅斯山一側把小山鑿空,出口就在兩山之間的海灣,從黑海上經過時往往能看見的只有海岸高聳的山崖,

如此巧妙的位置非常利於隱蔽。

825GTS如今也被人稱作巴拉克拉瓦港,不過在冷戰時期它是“不存在”的,沒人能在地圖上找到它,同樣也沒人能在不經過允許的情況下來到這裡。

從1957年修建起,825GTS就是蘇聯的最高機密,一開始就派遣了數百克格勃特工在附近輪流值班,一旦發現有可疑人物、可疑情況,就會迅速通知特種部隊。

在修建時一共從山中挖出了120多噸泥土,為了保密,這些泥土都是在晚上等周圍居民入睡後才運出,倒在大海里。

1961年825GTS完工,保密工作依然沒有停止,克格勃依然蹲守,而且凡是潛艇要進出基地,附近的居民都被要求閉好門窗,拉好窗簾,看都不允許看。

當年蘇聯核反擊的王牌:一度讓西方人畏懼,解體後被自毀成了廢墟

825GTS一建成就成了蘇聯最大的地下軍事基地,可容納三千多名蘇軍在裡面長期生活,裡面的隧道與水道犬牙交錯四通八達,擁有指揮所、船塢、廚房、居住區、娛樂室、修理廠、武器庫等等,盡最大可能讓裡面的人生活不那麼單調。

而且整個基地劃分了好幾個區域,每個區域有獨立的排水及換氣系統,這就確保了即便其中一個區域遭受打擊,其他區域還能正常運轉做出反應。

為了抵禦核打擊,蘇聯工程師也把這個基地設計得非常堅固,外層有著56米厚的混凝土牆,據他們推算最高可承受10萬噸級核武器的直接打擊。

當年裡面儲存的物資足夠三千官兵生活半年之久,這種種舉措顯然是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當年蘇聯核反擊的王牌:一度讓西方人畏懼,解體後被自毀成了廢墟

當然蘇聯建這個基地並不純粹是為了捱打,其中央水道就能容納7艘潛艇,整個地下水系更是可以同時停留14艘潛艇,這是相當可怕的一件事情。

試想一下,如果美國哪天做好了充足準備對蘇聯的所有重要設施進行了核打擊,本以為蘇聯已經失去了反擊能力,可以高枕無憂了。突然黑海這邊就竄出14艘潛艇對著美國本土進行反擊,那畫面太美。

蘇聯要建造軍事基地的目的不外乎就三個:

一是足夠隱蔽,讓美軍難以發現,二是足夠堅固,讓美軍即便發現了也難以第一時間摧毀,三是出入方便,即便遭受了核攻擊還是能夠出去進行反擊。

這三點825GTS都很完美地做到了,不過它的位置後來也暴露了。

當年蘇聯核反擊的王牌:一度讓西方人畏懼,解體後被自毀成了廢墟

某日北約透過衛星拍攝到了黑海附近有十來艘蘇聯潛艇,但是幾個小時後他們再觀察發現這些潛艇憑空消失了,這讓他們大吃一驚,在周邊反覆地檢視都沒有結果。

在西方人毫無頭緒時,這些潛艇第二天又出現了,這引起了西方人躁動,以為蘇聯又研製出了什麼高科技,因此動用一切手段去了解是怎麼回事。

在確定蘇聯沒有什麼想象中的黑科技之後,西方人確定這附近有蘇聯的秘密基地,至於具體到哪裡,就需要出動特工了。

西方特工經過長時間的準備,化妝成了遊客前往克里米亞半島南部,他們也知道附近肯定會有克格勃,因此從沒有向當地人直接詢問是否有基地這類的問題,而是先弄清楚當地的一些麵包店、食品店、餐廳的地址。

然後經常去那些麵包店、食品店、餐廳消費,搞好關係,等熟絡之後再問這些店的出餐情況。

當年蘇聯核反擊的王牌:一度讓西方人畏懼,解體後被自毀成了廢墟

蘇軍基地雖然有廚房,但是部隊人數過多,很多人也嫌麻煩,因此也會有讓人外出訂購的情況,這些不同的資料在特工有心的計算下,就能摸個人數的大概。

而且數千人生活在一個封閉的環境裡,空氣與外面還是不同的,每當通風口開啟時附近的居民總會聞到不一樣的味道,這個資訊在特工耳朵裡就有不一樣的意義,綜合多問問附近的居民,就能摸清一個位置的大概。

有了大概方位後,北約的衛星就特別關照那一片,慢慢地就找到基地所在了。

所以在我們看來很微不足道的資訊,如果別人想要利用,還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家這會知道最近某滴的事情國家為什麼會出手了吧!

當年蘇聯核反擊的王牌:一度讓西方人畏懼,解體後被自毀成了廢墟

這個秘密基地一度讓西方人恐慌,以為蘇聯是主動在準備核戰爭,並且西方人猜測,當時蘇聯肯定還在其他地方構建了類似的秘密基地。

幸運的是,核戰爭最終沒能打起來,蘇聯解體時烏克蘭繼承了這個基地。

然而由於經濟以及思想上的問題,烏克蘭選擇了自廢武功,其銷燬了核武器,也把825GTS內的所有先進裝備一併拆除,後來沒有經費維護乾脆放棄了這裡。

後來克里米亞半島南部有一個大型秘密基地的訊息被傳開,無數人跑到這裡來“淘金”,裡面幾乎能動的東西都被搬走了,還有人為了尋找值錢的東西,把牆壁都挖開不少。

當年可以讓世界顫抖的龐然大物,此刻被折磨得滿目瘡痍。

後來因為某些原因,俄羅斯接管了這裡,俄羅斯倒是比烏克蘭聰明多了,經過一番修繕後把它改造成了軍事展覽館,吸引了很多遊客,算是一個不錯的創收手段。

不少西方遊客參觀完後還有幾分心有餘悸:

當年的蘇聯太可怕了,幸虧沒有進行核戰爭。

當年蘇聯核反擊的王牌:一度讓西方人畏懼,解體後被自毀成了廢墟

蘇聯當年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軍事實力果真可怕,但也正因為如此,其他產業沒能跟得上來,是後來解體的一個主要因素,如何取捨他們沒能做到一個很好的平衡。

而烏克蘭更是令人唏噓,當年可是繼美、俄之後的第三核大國,偏偏要自廢武功,如今淪落到成為棋子的地步,可悲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