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體悟並開拓出“自我意識”,那麼你就是一個有力量的人

認識自己

日本有個古老的傳說。有一次,一位好鬥的武士質問一位禪師,讓他解釋何為極樂世界、何為地獄。禪師叱責道:“粗鄙之輩,何足論道!”

武士感到受了侮辱,暴跳如雷。他從刀鞘中拔出長刀,吼道:“如此無禮,我殺了你!”

禪師平靜地回答:“彼為地獄。”

武士突然領悟到,禪師所說的地獄指的是他受到憤怒的控制,於是立刻平靜下來,把刀插回刀鞘,向禪師鞠躬,感謝他的點撥。

禪師又說:“彼為極樂世界。”

武士頓悟到自身情緒的波動表明了情緒失控與意識到被情緒控制之間的天差地別。蘇格拉底的警句“認識自己”,揭示了情緒智力的基石——意識到自身情緒的發生。

乍看之下,我們的情緒似乎很明顯,但細細琢磨就會發現,我們常常沒有意識到我們對某個事物的真實感受,或者到了後來才恍然大悟。心理學家創造了“元認知”和“元情緒”(metamood)兩個術語,分別用來指代思考過程的覺知以及對自身情緒的覺知。我更喜歡使用“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它包含了對內在心理狀態持續關注的意思。這種自省的意識“心理,是對包括情緒在內的體驗本身的觀察和研究。

這種意識的本質類似於弗洛伊德所說的“均勻懸浮注意”(evenly hovering attention),這是他向心理研究人員提出的分析或治療主張。“均勻懸浮注意”指的是心理研究人員不偏不倚地關注進入意識層面的東西,充當一個目擊者,保持興趣,但不作出反應。有些心理分析師把它稱為“觀察自我”,即心理分析師在病人講述病情以及對病人培養自由聯想的過程中監控自省的自我意識能力。

這種自我意識似乎需要啟用新皮層,尤其是語言區域要進行相應的協調,識別並準確陳述喚起的情緒。自我意識不是注意力被情緒挾持,對感知物件作出過度反應和誇大,相反,它是一種中立模式,即使在情緒爆發的時候也保持自省。美國作家威廉·斯泰隆(William Styron)在描述自己的重度抑鬱症時,曾經形容過類似的心理官能,那感覺“如同被第二個自我陪伴左右——它像一個幽靈般的旁觀者,完全沒有同伴的那種精神錯亂,而是帶著好奇不動聲色地觀察自己同伴的掙扎”。

如果你能體悟並開拓出“自我意識”,那麼你就是一個有力量的人

自我意識是對內在心理的持續關注,是自我觀察,是跳出自己看自己。作為旁觀者,站在自己的旁邊觀察自己(臨在),而且保持中立。臨在是自己拯救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

自我觀察發揮到極致,可以讓個體冷靜地意識到自身激烈狂暴的情感。自我觀察的最低限度是,稍微遠離體驗,發展出一條平行的“後臺”意識支流:懸浮於意識主流的上方或者旁邊,意識到正在發生的狀況,而沒有被吞沒或者迷失。這就好比你對某人勃然大怒,或者你在發怒時還出現了自省的想法“我感到了憤怒”,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從意識的神經機制角度來看,這種心理活動的微妙轉換很可能表明新皮層的神經迴路正在積極地調節情緒,這是獲得控制的第一步。情緒的意識是情緒競爭力的基礎,諸如情緒自控等其他競爭力因素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的。

曾經與耶魯大學的彼得·薩洛維共同提出情緒智力理論的新罕布什爾大學心理學家約翰·梅耶,把自我意識概括為“同時意識到自身的情緒以及自身對該情緒的想法”。自我意識可以是一種對內心狀態不作反應、不作判斷的關注。不過梅耶發現,意識的敏感性也有可能不那麼冷靜中立。從我們的典型想法可以得知,情緒的自我意識包括“我不該這麼想”,或者“我要想些開心的事情”,而比較壓抑的自我意識則表現為,當遇到極為困擾的事情時,個體會掠過“不要再想了”的想法。

如果你能體悟並開拓出“自我意識”,那麼你就是一個有力量的人

自我意識指:知道自身的情緒,也知道自己對該情緒的看法。例如“我生氣了”,“生氣對我不好”。

對情緒有了自我意識後,有兩種處理方法:被情緒吞沒,被動處理;接受該情緒,主動處理,使自己情緒受控。

個體意識到某些感受與採取行動改變這些感受,兩者有著邏輯上的區別,但是梅耶發現出於實用性的目的,兩者通常會一起發生。比如,覺察到不快情緒就意味著要擺脫這種情緒。但是覺察情緒與努力避免衝動行事並不是一回事。當我們看到一個孩子生氣要打他的小夥伴時,我們說“住手!”也許會制止他打人,但他的情緒難以平復。這個孩子耿耿於懷,想著他發怒的原因:“他偷了我的玩具!”他的怒火併沒有消退。自我意識對強烈、有害的情緒會產生更為強大的影響。個體如果意識到“我感到憤怒”,就會獲得更大程度的自由,不僅可以選擇停止行動,而且增加了不同的選擇,即努力放下情緒的包袱。

梅耶發現人們處理情緒的方式五花八門。

如果你能體悟並開拓出“自我意識”,那麼你就是一個有力量的人

自我意識。在情緒發生的時候有所意識,這種人通常比較善於處理自身的情緒生活。他們對情緒有著清晰的認識,有助於其他人格特質的發展。他們熟悉並確定自身的心理限度,心理健康狀況良好,往往對人生比較樂觀。這種人在陷入負面情緒時,不會作繭自縛,能夠迅速地擺脫這種情緒。總而言之,他們對情緒的關注有助於自身的情緒管理。

吞沒。這種人的情緒主宰了一切,他們常常感到被情緒吞沒,無力逃離。他們反覆無常,意識不到自身的情緒,迷失於其中而不自知。因此,他們很少會努力擺脫負面情緒,無法控制自身的情緒生活,經常感到壓抑和情緒失控。

接受。這種人通常很清楚自己的感受,也往往接受這些感受,因此不會試圖作出改變。這種型別還可以細分為兩種:一種是經常有好心情的人,他們沒有動機改變這種狀況;另一種是容易心情不好的人,他們雖然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感受,卻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不採取任何措施改變困擾情緒。後面這種模式常見於陷於絕望的抑鬱症患者。

宣告:本文對其它著作有一些參考,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涉及版權,請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