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球」是啥?為何說它是人類邁入宇宙二級文明的“踏腳石”?

導語:地球雖然資源豐富,但卻是有限的,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找到的這些資源,遲早有一天是會用完的。到了那個時候,作為人類的我們會怎樣呢?

別急,科學家們已經想到了一些對策,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在地球所在的太陽系內造一個“戴森球”,給地球提供源源不斷的太陽能。戴森球其實是一個叫作天文學家弗里曼·戴森提出來的,他很早就開始關注地球能源的問題了。

「戴森球」是啥?為何說它是人類邁入宇宙二級文明的“踏腳石”?

戴森知道地球上的石油資源是有限的,萬一人類用完了所有的石油,那麼人類應該到哪裡尋找未來呢?他將目光投向了地球之外的宇宙。

1959年的時候,戴森發表了一篇名為《人工恆星紅外輻射源的搜尋》的論文,雖然這篇論文只有短短兩頁紙,但卻描述了人類的未來。他模擬了一個模型,利用這個模型,人類可以將太陽能收集起來,然後輸送到地球表面,作為人類日常的使用能源。

「戴森球」是啥?為何說它是人類邁入宇宙二級文明的“踏腳石”?

當時看到戴森論文的人都驚呆了,他們都認為這種收集太陽能的方法是前所未有的。因為他提出的這個戴森球的表面積非常龐大,光是直徑就達到了一個天文單位,如果是戴森球的總表面積的話,大約等於6億個地球的表面積。

如果真的能建成這樣一個戴森球的話,它輸出的太陽能功率4×10^26瓦,這個數值是非常龐大的。簡單點說就是,只要收集幾個小時的太陽能,就能供給人類使用一年左右的時間了。但是這項工程也是非常龐大的,連“長城貼磚”的專案,在它面前都只能“甘拜下風”,連它的零頭都比不上。很多人認為想要啟動建造戴森球這個專案,人類還需要等待幾百年,反正現在是沒辦法開始做的。

「戴森球」是啥?為何說它是人類邁入宇宙二級文明的“踏腳石”?

實際上,我們這代人或許也能看到它啟動的那一刻,大家是不是覺得難以置信?其實再大的工程,也是從小專案開始啟動的,可能現在國家已經開始往這方面努力了。

科幻小說裡面,戴森球的形象基本上都是一個將太陽包裹起來的一個空心殼狀結構。這其實是不合理的,因為它具備強大的抗張能力,才能固定住自己的位置,不致於發生漂移現象。

「戴森球」是啥?為何說它是人類邁入宇宙二級文明的“踏腳石”?

宇宙中存在著很多彗星和隕石,它們經常會出現向太陽撞擊的行為,如果戴森球真的是在太陽外面的話,估計堅持不了多久就會壞掉了。這樣一來,我們在建造戴森球的時候,考慮到這種情況,最好是能夠將戴森球轉變成不同佈局組成的太陽能收集器,到那時它的名字就應該改為戴森雲。

戴森雲模型的原理是:將很多塊太陽能板放置在不同軌道上面,讓它們既能單獨執行,又能利用無線傳輸聯絡起來,只要位置合適,就能讓它們在太陽風的推力和引力中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源源不斷吸收太陽能為我們所用。

「戴森球」是啥?為何說它是人類邁入宇宙二級文明的“踏腳石”?

有些科學家認為,五十年後或許人類就能初步開啟這個建造計劃,慢慢推進和啟動,先建造出一個部分獲取太陽能,再利用這些能量來支援後續的建造計劃。要知道完成這個建造計劃是需要非常龐大的能量的,第一步的時候,人類還能利用地球上的資源,但後面又該怎麼辦呢?所以還是慢慢來比較合適。

「戴森球」是啥?為何說它是人類邁入宇宙二級文明的“踏腳石”?

有些專家認為,水星上的礦產資源很豐富,或許我們可以將水星拆解掉,給這個計劃提供能量。而且水星和太陽的距離非常近,後續輸送能量的時候也會比較方便。如果真的要透過拆解水星來獲取能量的話,大約在建造的第四個週期,也就是四十年後,水星就會變成太陽系的一個歷史。

而水星消失之後,我們的建造計劃可能還沒有完成,那麼接下來我們就需要拆解掉金星、火星等行星,甚至是周邊的小行星和帶外行星了。拆解掉這些行星之後,工程的進度就更快了,完成第一階段後,我們就能獲取一部分太陽能,將這份能量投入科技的發展上面,讓人類的科技水平可以更進一步。

「戴森球」是啥?為何說它是人類邁入宇宙二級文明的“踏腳石”?

當我們成功建造完戴森球之後,我們將會獲得3。8×10^26瓦/秒的太陽能,再也不需要擔心能源會被我們耗盡了。

結語:

實現這個建造計劃之後,我們人類的文明也將更進一步,邁入宇宙二級智慧文明的行列。大家覺得,我們這一代人可以看到這個計劃啟動嗎?歡迎留言討論!

「戴森球」是啥?為何說它是人類邁入宇宙二級文明的“踏腳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