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音量, 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前兩天,陪女兒讀繪本,沒想到竟被一隻企鵝“教育”了。

故事中的小企鵝,常被媽媽吼得四分五裂:腦袋飛到宇宙、肚子落入大海、翅膀掉到熱帶叢林……

媽媽的音量, 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點選載入圖片

女兒先是被我誇張的演繹逗得咯咯笑,然後突然說:“媽媽,你上次吼我的時候,我也像小企鵝一樣被炸飛了。”

女兒天真的“童言”讓我尷尬不已,回憶起來才發現,對著孩子我們不知不覺採用了“極端”的溝通方式:“這麼簡單的題也錯,你沒長眼睛?”“現在不好好學,以後要飯都排不上號!”

生活中,這樣的話,不絕於耳。對父母而言,說句話只是幾秒的事。

但對孩子而言,父母的話直接影響他對自我身份的認同、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以及和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

美國臨床心理學專家馬歇爾·盧森堡曾說:“當語言傾向於忽視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遠和傷害時,這種溝通方式會讓人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

父母的語言,是孩子汲取愛和能量的源泉,泉水優質與否,溝通的方式是關鍵。三流的媽媽,靠吼“壓制”孩子;二流的媽媽,靠說“降服”孩子;一流的媽媽,靠聽“贏得”孩子。

媽媽的音量, 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點選載入圖片

媽媽聲音越大,孩子越不會“說話”

很難想象,光彩照人的“偶像劇女王”陳喬恩,童年的底色竟是灰色的。一期訪談節目中,她講起自己的心酸往事。從小,媽媽對她嚴厲至極,只要達不到要求,等著她的都是“魔鬼般的叫聲”。用她的話說:“童年很沒安全感,活在恐懼中,不知怎麼和媽媽講話,特別怕她吼我。”

媽媽長期的語言威懾,阻斷了母女間的情感連線。以致20歲前,她都沒主動拉過媽媽的手。

媽媽的音量, 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點選載入圖片

在媽媽的“高音”鞭策下,陳喬恩如今看起來事業有成,而實際上童年的陰影從未消散。她曾自爆自己有過抑鬱傾向,能好幾周不出門。當媽媽把孩子當成情緒的釋放口,有的孩子即使當時迫於淫威被震懾住,但內心積壓的不安和恐懼卻如定時炸彈,隨時可能被引爆;

而有的孩子則會複製媽媽的分貝,變得愈發“失控”。

很多時候媽媽吼聲越大,孩子不僅不會“說話”,更不會“聽話”。前幾天,帶孩子在遊樂場玩,一個“小惡魔”鼕鼕讓我印象深刻。他不是搶別人玩具、就是欺負同伴,最後孩子們只能去他媽媽那裡“告御狀”。但他媽媽罵得越兇,他反而越肆無忌憚。最後,他媽媽無奈地說:“在家也是,脾氣很臭,吼他無數次了,完全沒用,現在他聲音比我還大,真沒辦法。”

在媽媽眼裡,兒子天性頑劣,而實際上兒子不過是“錄音機”,媽媽才是“發聲源”。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說:“毀掉一個孩子很簡單,不用遊戲和貪玩,只要父母常年吼罵他。”

她曾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在家常被父母吼叫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

25.7%的孩子“自卑、抑鬱”;56.5%的孩子經常“暴躁”。

語言是有情緒的,我們對孩子說的每句“狠話”,都在孩子心中留下清晰的傷痕。雖表面看不見,但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是真實的。如果這樣的感受堆積過多,最後孩子只能要麼向內找出口,變得沉默、自卑;要麼向外“釋放”,變成一個“情緒化”的孩子。

媽媽的音量, 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點選載入圖片

媽媽的音量, 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點選載入圖片

媽媽說得越多,孩子“跑”得越快

知乎上有人問:“有個愛說教的媽,是種什麼體驗?”看到一個高贊回答:“只要媽媽開口,我耳朵就想‘跑’。”為什麼明明是為孩子好的道理,孩子就是不想聽?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超限效應”,指的是機體在接受某種刺激過多時,會出現自然逃避的現象。道理本就是個中性詞,一旦“槓桿”偏向居高臨下的說教,孩子聽得太多,耳朵自然會長繭,不但聽不進,甚至從“腳指頭”開始反駁。看過一期綜藝《幻樂之城》,伊能靜在節目中聊到和兒子相處,“媽味”十足的她,在兒子這兒竟翻了車。

她和兒子第一次吵架,是因為兒子想學剪輯,而她用了一堆分析、論證來說服兒子學編劇更有出路。

喋喋不休了半天,最後被兒子一句話噎住。兒子反駁:“你用你知道的事來告訴我,你怎麼知道你知道的就是全部呢?我的未來你又沒去過!”

媽媽的音量, 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點選載入圖片

教育家杜威曾說:“教育從不是件告訴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主動和建設性的過程。”

孩子只會從自己出發去看世界,告訴孩子這杯茶好喝,和孩子自己體驗過後說“好喝”完全是兩件事。居高臨下的說教,表面看是在溝通,實際只是以自己的標準要求孩子。

孩子沒主動權,自然會因為沒有參與感而選擇逃避、反駁。

而真正良性的

親子

溝通,從來靠的不止是舌頭。父母學會控制音量,教育才有力量。

媽媽的音量, 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點選載入圖片

媽媽的音量, 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點選載入圖片

媽媽耐心聽,孩子才會說

育兒專家盧勤曾說:“親子溝通的很多問題,大多因為父母說的多,聽的少。”

在《好父母,好孩子》書中,她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兒子放學到家,開始都會興奮地和她講學校的趣事,但一開始她忽略了兒子需要一個聽眾的需求。因為工作忙,每次兒子和她講話,她總覺得耽誤時間,眼神左顧右盼,一副“你快點說完”的樣子。久而久之,兒子為了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把話說完,只能加快語速,最後竟造成了語言障礙,講話開始結巴,越來越不自信。發現孩子的變化後,盧勤開始反思,改變自己的“傾聽”模式:

不再做高高在上的指導者,而是放低姿態,耐心地聽孩子說,看到孩子眉飛色舞時,給與會心的一笑。

就這樣,孩子越來越喜歡和媽媽分享“小秘密”,性格也更加活潑開朗。所以,想解決孩子的問題,第一步得開啟我們的耳朵。傾聽是父母育兒必備的能力,正如一句話說得好:“孩子的教育80%在於溝通,20%在於教導。”

媽媽只聽不“說”,看似偷懶,卻讓孩子感受到用心的關注。心理學中有個“霍桑效應”,說的就是傾聽的重要性。美國有家叫霍桑的工廠,工作環境一流,福利待遇完善,但奇怪的是裡面的員工積極性不高,導致工廠的生產效率低。為此,心理學家們專門成立研究小組開始對工人進行“談話實驗”,想找出“癥結”所在。兩年多時間裡,心理學家們找工人談話兩萬餘人次。在溝透過程中,耐心傾聽,而不是反駁訓斥,當工人們把自己內心真實的抱怨、意見全部發洩出來後,工作的心情越發舒暢,自然幹勁也十足。

“當人們意識到自己真正被關注時,便會刻意改變自己的一些行為。”

大人如此,孩子亦如是。每個不聽話的孩子心底都有一個聲音,只要我們願意“聽”,孩子都會開口“說”。父母學會有效傾聽,孩子說話才更有“底氣”。

《父母的語言》一書中曾提出一個重要的親子溝通原則——“共情關注”。即關注孩子在做什麼,想什麼,然後認真聽,給與迴應。但親子溝通的過程中,我們常被五隻“攔路虎”,阻斷了和孩子的“共情”聯結。氓:高高在上;盲:空講大道理;忙:沒空交流;芒:話中帶刺;茫:不知如何溝通。當我們開啟耳朵,衝破這五種阻礙,學會共情,孩子一定會在愛的尊重下,敞開心扉。蘇格拉底曾經說:“自然賦予我們一張嘴,兩隻耳朵,就是讓我們少說多聽。”

育兒的路上,我們共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