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飛船返回艙著陸不能發出著落位置, 而是需要大隊人馬搜尋?

每一次飛船返回艙著陸,都會有一大隊人馬前往搜救,神舟十二號飛船返回艙也不例外,空中有至少5架直升機,地面有各種救護車、越野車、工程保障車,甚至還有大型吊車。有人就問了,為什麼飛船返回艙不能主動發出著落位置,而是需要大隊人馬漫山遍野地拉網式搜尋呢?

為什麼飛船返回艙著陸不能發出著落位置, 而是需要大隊人馬搜尋?

點選載入圖片

直升機參與搜尋神舟十二號返回艙

其實這裡面有一個誤解。飛船返回艙著陸後,

航天員

是可以主動發出自己的具體著陸位置的,依據航天員發出的具體位置,搜救人員才能夠以更快的速度找到飛船返回艙。

即便是可以主動發出自己的著陸位置,飛船返回艙仍然需要大隊人馬前往搜尋,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飛船返回艙無法實現精準著陸

為什麼飛船返回艙著陸不能發出著落位置, 而是需要大隊人馬搜尋?

點選載入圖片

神舟十二號飛船返回艙著陸過程

人類往天上發射航天器容易,但是回收從太空中返回的航天器卻並不容易。除了太空梭可以像普通飛機那樣實現精準著陸外,其他的載人飛船、貨運飛船和人造衛星等都無法實現精準著陸。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載人飛船也能夠實現精準著陸,那麼我們就可以在它著陸的具體位置建設一座後勤保障基地,也就不需要大車小車的幾百號人去搜尋了。

為什麼飛船返回艙著陸不能發出著落位置, 而是需要大隊人馬搜尋?

點選載入圖片

飛船返回艙

正因為它無法實現精準著陸,所以才需要地面搜救人員去主動搜尋。那麼飛船返回艙為什麼不能實現精準著陸呢?

這與它的工作原理有關。整個返回艙可分為座艙、防熱層和降落傘三個部分。由於返回艙承載著航天員和大量的精密試驗儀器,所以它在著陸過程中必須採用軟著陸的方式,一般需要至少3把傘(引導傘、減速傘、主傘)來實現軟著陸。

為什麼飛船返回艙著陸不能發出著落位置, 而是需要大隊人馬搜尋?

點選載入圖片

返回艙軟著陸

在距地面10千米左右高度,返回艙的回收著陸系統開始工作,先後拉出引導傘、減速傘和主傘,使返回艙的速度緩緩下降。在距地面1米左右時,啟動反推發動機,使返回艙實現軟著陸。

透過三把傘的配合,飛船返回艙可以確保自身的平衡,至於具體飄到什麼位置,那就要看當時的風力大小和其他因素了。

第一時間達到,確保航天員安全

為什麼飛船返回艙著陸不能發出著落位置, 而是需要大隊人馬搜尋?

點選載入圖片

飛船返回艙

對於航天員而言,在整個飛天過程中,應該說發射階段和返回艙著陸階段是危險係數最高的兩個階段。我們所說的飛船返回艙軟著陸,也只是相對而言的,實際上在著陸的一剎那要經歷劇烈的顛簸。神舟五號返回艙著陸時,航天員楊利偉就經歷了驚險的一刻,嘴角被不規則的麥克風邊緣劃破了一道口子,流了很多血。

為什麼飛船返回艙著陸不能發出著落位置, 而是需要大隊人馬搜尋?

點選載入圖片

返回艙著陸搜尋

所以,為了確保航天員的生命安全,地面搜救人員必須爭分奪秒,在第一時間趕到飛船返回艙著陸地點,幫助航天員開啟艙門,檢視航天員的健康狀況。

如果航天員在著陸過程中受傷而得不到及時救治,那將會是巨大的損失和遺憾。

回收飛船返回艙的需要

為什麼飛船返回艙著陸不能發出著落位置, 而是需要大隊人馬搜尋?

點選載入圖片

回收飛船返回艙

由於飛船返回艙無法實現精準著陸,那麼地面工作人員早晚都是要帶著各種車輛和裝備趕過去的,就算是不考慮航天員的問題,也需要把飛船返回艙給回收了。

飛船返回艙本身就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裡面裝載的各種實驗儀器和精密裝置更是不能丟棄。既然要回收飛船返回艙,那麼大型吊車、運輸車和工程保障車早晚都要趕赴現場。

為什麼飛船返回艙著陸不能發出著落位置, 而是需要大隊人馬搜尋?

點選載入圖片

回收返回艙

飛船返回艙的著陸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現場搜救人員、地面指揮中心和各地雷達監測站的密切協調配合,才能夠確保順利著陸,才能夠確保航天員的生命安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