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宇航員順利返回後, 歐洲航天界態度大反轉, 欲加入空間站計劃

在中秋佳節到來之前,在天上待了三個多月的三名中國宇航員也順利地完成任務安全返回了地球,將與家人們完成團圓。國外可能不太懂什麼是中秋節,但是

航天

領域的專家他們懂這次中國宇航員在中國

空間站

待三個月意味著什麼,中國的空間站組建工作基本完成,未來將給中國的太空研究提供巨大的幫助。

這個時候歐洲航天界動心了,早些年不願意和中國合作建設空間的歐洲航天局,紛紛表示祝賀,並希望未來能夠加入中國的空間站計劃。

中國宇航員順利返回後, 歐洲航天界態度大反轉, 欲加入空間站計劃

點選載入圖片

根據環球時報9月18日的報道,在神舟十二號返回地球之際,CGTN記者也對應地採訪了多位歐洲航天局的高階官員以及宇航員,與他們探討關於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這些歐洲航天業的專家們無一例外對中國的航天業大加讚揚,表示中國在航天事業上正在迎頭趕上,是目前世界範圍內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當然,讚揚中國航天業的同時,他們也不忘帶上歐洲的航天業,認為中歐目前存在合作的空間,雙方可以在航天領域內的多個專案上合作。很顯然,他們指的更多的是空間站的合作,國際空間站日益老邁的情況下,歐洲要給自己找一個替代品,中國的空間站顯然是唯一的選擇。

中國宇航員順利返回後, 歐洲航天界態度大反轉, 欲加入空間站計劃

點選載入圖片

實際上,歐洲原本不用如此“卑微”,因為無論是在空間站還是其他航天技術領域,中國都曾經主動找歐洲合作過。歐洲當時航天業遠遠領先於中國,對後者自然是看不起,即便是合作也是處處提防中國,認為中國是來“竊取”技術的。這種頗具侮辱性質的行為,最終導致中國下定決心要獨立自主走我們自己的“通天之路”。

數十年的辛苦耕耘,幾代人的努力,中國不僅僅是成功地組建了“北斗”導航系統,如今空間站也組建完畢,即便美國也要羨慕如此強大的太空基礎設施,畢竟全世界只有兩個空間站。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早已經超出了服役的年限,現在只不過是在被迫延長服役罷了,遲早還是要退役的,屆時中國的空間站將成為全世界唯一。

中國宇航員順利返回後, 歐洲航天界態度大反轉, 欲加入空間站計劃

點選載入圖片

從陸地到海洋,再到天空,現在是太空,人類的腳步從未停歇。中國後來者居上,從第一個衛星“東方紅一號”,到在太空建造“天宮”,回首已經是半個世紀過去。即便當年最年輕的航天從業者,如今也該鬚髮盡白。

這才換來了歐洲這些航天業專家的讚揚,才讓那些曾經一度高高在上的西方人如今態度發生180度大轉變,這就是實力換來的地位變化。在航天業這一塊,中國的聲音未來畢竟響徹全球,即便是美國也要低下頭來合作,除非他們自己去造一個空間站。

中國宇航員順利返回後, 歐洲航天界態度大反轉, 欲加入空間站計劃

點選載入圖片

中國在空間站建成的時候就曾表示過,在未來願意和其他國家進行合作,也願意接收其他國家的宇航員。但是這些肯定是在中國的規則下進行的,我們是主,來者最多隻能是客。西方宇航員要慢慢開始學習學習中文了,提前適應中國的規章制度,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