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還是來了!“缺芯”的華為,做出了新決定

華為會做出什麼決定呢?

無論外界呼聲多麼的高漲,華為對一造車這件事,仍然不鬆口。在經歷了多災多難的2020年後,華為透過增強軟體能力,加強先選工藝弱相關產業的投資和智慧汽車部件產業投資,展現了超強的韌性。

2021年依然是充滿挑戰的一年 ,但也是華為未來發展的戰略佈局的開始。華為輪值董事長徐志軍坦言,因為去年我們有相當多的時間是在應對不斷的制裁,今年我們應該有一些時間來逐步討論未來該如何走,向何處去?

華為做出了新的決定

在徐直軍提到的華為面向未來的五大舉措中,每項舉措幾乎都和汽車息息相關。

在定義5。5G的舉措中,蘊藏著對汽車場景應用的機會。

在HCS(通訊感知融合)場景中,華為期望5。5G能夠支援通訊和感知融合,提供釐米級的高精度、低功耗室內定位服務。徐直軍舉例說,“很多人可能有感覺,一旦開車開到室內停車場導航就不行了,但是,如果用5。5G覆蓋,就可以享受更好的定位服務,因而更好的停車場導航。”

“這個決策到現在為止依然沒有改變!”徐直軍強調。“中國現在每年新增將近3000萬臺車,我們以後每年能從每臺車上獲取1萬元的收入,就足夠了。

不過,華為的野心也絕不僅僅只是做一個零部件供應商。華為希望能夠成為汽車上的要素品牌,讓華為來定義汽車。

“我們希望跟汽車業開創一些新的商業模式。”徐直軍認為,選擇一些汽車企業作為夥伴,進行深度合作,用HUAWEI inside的模式,打造一些子品牌的車,真正賦能車企,打造面向未來的車,才能將華為的價值最大化。

華為強大的品牌號召力,顯然是汽車企業所歡迎的。蹭華為熱度的品牌也不少,但徐直軍表示,“這種合作不會太多。”

目前,華為公開承認的只有三個合作伙伴,北汽、長安汽車和廣汽。

華為正和北汽藍谷共同打造ARCFOX極狐品牌,並將於第四季度推出與華為合作的一系列車型。代表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HUAWEI inside(HI)的logo,也將首次出現在量產車上。

“我們會把華為所有的能力和北汽的能力結合起來,給消費者不同的體驗。”徐直軍說。“但不是所有的華為提供部件的車,都能打上這個logo,只有用了華為自動駕駛全棧解決方案的車,才能打上這個logo。”

目前,華為自動駕駛技術已經在極狐阿爾法S上進行搭載,這是全球首個搭載華為自動駕駛技術的量產車。即將在4月17日釋出的ARCFOX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它將可以在上海市人口密集的城區提供給人們進行體驗,“這款車能夠在市區做到1000公里無干預自動駕駛”,

徐直軍宣佈,將持續加大智慧汽車部件產業的投資,尤其是自動駕駛軟體。今年華為將在智慧汽車部件產業的研發上投資超過10億美元。

華為希望透過強力投資自動駕駛軟體來推動汽車行業的網聯化、智慧化、電動化和共享化,推動汽車行業和ICT行業走向融合,為華為帶來長期持續的戰略機會。

徐直軍直言,華為的目標是實現汽車的無人駕駛,“一旦實現,就將顛覆跟汽車相關的幾乎所有產業,這也是10年內可見的最具顛覆性的產業變革。”顯然,徐直軍對智慧汽車和無人駕駛寄予厚望。

在透過技術創新,降低能源消耗的舉措中,徐直軍強調,華為最大的價值是透過技術創新,幫助各行各業持續降低能源消耗,著力實現低碳社會。他用汽車三電系統舉例,“我們一直在做電動車的三電系統,華為透過為電動汽車提供多合一電驅動,將電驅動系統的能效從86%提升到了89%,提高了3個點。這意味著電動車的續航可以增加4。5%。”

在努力解決供應連續的第五個舉措中。徐直軍談到了晶片短缺的問題。目前,晶片短缺也困擾著整個汽車行業。

他認為,由於美國對華為的制裁,造成全球企業對於晶片的恐慌性備貨。這種恐慌性的備貨,是造成今年全球半導體供應緊張和供應短缺的核心因素。

徐直軍呼籲,“要讓半導體產業迴歸正常的秩序,避免更大的危機,根本的答案是共同重建全球信任,儘快恢復全球產業鏈的合作。”

最後

對2021年的華為來說,華為開會決定往軟體上走了,其實在華為造車,這一次也能看出來華為在為做轉型而準備,華為有品牌,有技術,連小米都開始造車了,徐直軍對於外界呼聲表示理解,但是這個決策是經過多年的討論,並最終慎重決定的。華為2012年就開始了打汽車行業的相關研究。

隨著時代往前,從電動汽車到智慧駕駛汽車,面向未來的汽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人工智慧的概念興起之後,智慧電動車正在成為行業公認的未來方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