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數字化轉型中 企業需要一個“活”的方法論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林迪】過去三十年,全球的資訊化發展之快,變革了我們的生產和管理方式。 “十四五規劃”指出,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而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批次展開,根據轉型的不同需求和進度,透過相關成熟度模型來幫助其瞭解自身數字化發展程度呼之欲出,各行各業需要以此找出短板弱項,明確未來發展方向。

為此,記者就中國數字化轉型現狀、方法論與發展趨勢等話題採訪了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雲計算與大資料研究所所長何寶宏(以下簡稱為“中國信通院雲大所所長”)、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雲計算與大資料研究所副所長慄蔚(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雲大所副所長”)以及業界專家和從業者。

雙曲線+一個標準+六大能力

近日,由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中國通訊標準化協會主辦的“2021數字化轉型發展高峰論壇”在京召開。會上,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院長餘曉暉釋出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雙曲線、企業IT數字化能力和運營效果成熟度模型(IOMM)、數字化可信服務能力要求等一系列成果。

據瞭解,作為第一個成果,“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雙曲線”是中國信通院首次釋出該轉型發展曲線。具體來看,“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雙曲線”即轉型者曲線和賦能者曲線,其清晰描繪現階段數字原生程度不同的企業數字化發展階段。

雙曲線顯示,對於數字原生程度較低的企業,往往遵循轉型者曲線路徑,現階段數字應用水平相對較低,有一個長期的轉型過程,但其中有些轉型比較快的企業,達到一定水平後將轉變為賦能者;對於數字原生程度較高的企業,更多的是賦能者的角色,目前數字應用水平相對較高,但自身的數字化發展沒有停止,將持續關注自身的轉型,同時兼具轉型者和賦能者雙重身份,轉型和賦能將交替發展。

第二個成果是面向轉型者的《企業IT數字化能力和運營效果成熟度模型》IOMM標準體系。該標準體系針對現階段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面臨的痛點和問題,根據企業型別、規模和IT單元等分別制定面向平臺IT和業務IT的五類成熟度,以六大能力為轉型目標,以六大價值為效能驗證,每個類別都對相應能力進行衡量,並以價值分數進行效能驗證,其中,六大能力包括雲智平臺化、能力元件化、資料價值化、運營體系化、管理精益化和風控橫貫化,六大價值包括智慧敏捷、效益提升、業務創新、質量保障、風控最優和客戶滿意。

第三個成果是面向賦能者的《數字化可信服務能力要求》,針對數字化服務商的全棧服務能力,從三維可信提出六大能力,三維可信包括服務可信賴、安全可信任和生態可信任,六大能力包括以客戶為中心的數字化場景、數字化治理、平臺化產品、數字化服務運營、數字信任安全服務和可信相容生態。該標準首次提出數字化生態相容方面的能力要求,幫助數字化服務商適配多種生態環境和技術路線,促進上下游數字化生態健康發展。標準體系適用範圍覆蓋數字基礎設施一體化雲平臺、研運數字化治理、客戶服務、人力資源、供應鏈等多個環節數字化服務。

轉型者“活”的方法論

“稍微遠一點看,它更像是一個方法論。”採訪中,中國信通院雲大所所長何寶宏告訴記者,“《企業IT數字化能力和運營效果成熟度模型》IOMM標準體系還要量化到很多可操作層面。而且,我們覺得現階段也不可能固定下來,標準本身也應該是活的,要跟網際網路快速迭代,因為這個市場會變化,如果用一個固定不變的標準去做,會遇到很多問題。”

在他看來,IT數字化能力建設和持續高效運營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驅動力。其中,“I”(IT)和“O”(Operation)也是企業IT數字化能力和運營效果成熟度模型的兩個關鍵因素,前者是指運用新一代IT技術,構建“資料中臺”“業務中臺”等新型IT架構,建設敏捷高效可服用的新一代數字技術基礎設施打造IT數字化能力;後者是指運用新一代IT技術,推動產品和服務數字化改造,以客戶為中心,打造差異化、場景化、智慧化的數字產品和服務,實現高效運營價值。

毫無疑問,“I”是基礎,但何寶宏認為,要更加強調“O”,即運營的問題。“縱觀各個行業,大家更喜歡建設,不太喜歡運營,因為運營很枯燥,又不容易見成效,但是,不運營或者運營地不好就發揮不出作用,那就做不到順利轉型。”

對於這套可量化的標準體系來講,中國信通院雲大所副所長慄蔚進一步解釋稱,“我們把企業的平臺IT能力和業務IT成熟度分成了五級。其中,平臺IT分為基礎保障級、業務支撐級、平臺服務級、客戶運營級和創新引領級;業務IT分為電子化、線上化、協同化、智慧化和生態化。”

“這樣就可以非常量化的來判斷企業在哪一個階段。”她告訴記者,“比如,如果企業只是一個業務支撐的能力,還沒有到平臺的服務能力,它可能需要在雲智平臺化、能力組建化補足。如果企業在平臺服務這個能力,但還沒有到客戶運營的能力,它就需要在資料價值化、運營體系化和管理精細化上面補足。”

在她看來,數字經濟到企業數字化的概念逐漸從宏觀到微觀。“企業要想做好數字化,應該看一看現在的階段是轉型者還是賦能者,但往往發展成功之後是交替發展的。雖然有些數字化原生程度較高的企業天生就是賦能者,但也在持續關注自身的轉型,因為只有持續的轉型才能將自己更好的技術賦能給其它企業。”

作為運營商領域數字化轉型的代表之一,中國電信也參與並通過了IOMM標準的首次評估。中國電信集團公司雲網運營部平臺雲化推進處處長陳靖翔對記者表示,“這個數字化的標準體系推出的比較及時,一方面,可以作為企業轉型的參考;另一方面,作為數字化轉型服務商,我們希望將自己最佳實踐服務於客戶。另外,透過可信數字化服務的標準,我們可以透過不停的迭代來提升運營商的數字化服務能力,以滿足不同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需求,最終實現業務數字化和數字業務化。”

據陳靖翔介紹,如今,中國電信的數字化轉型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作為傳統大型央企,中國電信特別重視科技創新和自主可控,從傳統封閉、垂直整合的IOE架構,轉變為開放、水平擴充套件的分散式雲化架構,是業內率先實現“去IOE”的企業。其中,中國電信天翼雲自研的分散式資料庫能承載9億使用者的執行,包括上億的話單算力、千萬級的高併發能力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