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裡的特工偷車看犯罪的隨意性

電影裡經常會出現特工偷車的情節,特工們大多經過一定的專業訓練,能幹一些偷車的事,好在緊急情況下偷一輛車,駕車逃跑或者追捕犯罪分子。那麼,偷車之後的破案是不是就沒有了呢?還是事實上有,只是和情節無關,導演也就不展示了?

或許會有吧。影片從來沒有出現過當地警局破獲特工偷車的案件,或許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尤其是在歐美一些國家,丟一輛車就和國內丟一輛腳踏車差不多,也就不值得報警了。而特工偷一輛車也就跟偷一輛腳踏車一樣,犯不上被追究。那麼,特工們偷的當然是一般的車輛了,而不是什麼高階的賓士或寶馬系列。

特工們的訓練很奇特,一般人都不知道他們訓練了什麼專案。訓練完之後,特工們就要執行任務,有的還要跨國執行任務,沒有一定的生存及偽裝技巧是很難立足的。當然,他們會把自己偽裝得很好,利用一定的社會身份來幹一些特務工作。在歐美一些國家,雖然特工能夠神不知鬼不覺地偷車,或者攔路劫車,出示身份證明之後,就可以獲得一部正常開動的車,但是車輛丟失或損壞之後,由國家安全域性對車主做出賠償,給車主買一部同樣型號的新車。如此一來,特工們攔路劫車的機率就比較小了,但偷車的機率或許就比較大了。難怪,影片裡經常出現特工偷車的橋段,算是給國家節省了一部資金。也就是說,。特工偷了車之後,不管是半路拋棄還是毀壞,很難被查出來,也很難破案。

即便特工偷車的橋段有虛構的成分,也大體能說明一定的問題。特工偷車就是一定程度上的犯罪,不管為了什麼,不能幹偷車的勾當,除非法律允許,事後作出賠償。而特工偷車之後,車主不知道,即便看見了也不能破案,需要報警,而報警之後,就不一定能破案了。那麼,是不是犯罪具有一定的隨意性?

或許如此吧。大多數犯罪都是有預謀的,而且犯罪的人有清醒的意識。流動作案的流竄犯不好逮,要想逮住,就得動用很大的人力物力,而且前提是這個流竄犯幹著同樣的犯罪勾當。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農村大多沒有安裝攝像頭,有人耍錢,已經犯罪了,沒被查住,半夜回家,看到幾輛汽車,就拿著小刀颳了車身的烤漆,然後回家睡大覺。這樣的事並不是沒有發生過,警察的調查結果大多不了了之,因為不是什麼大案要案,甚至不夠立案偵查的。即便訪問一些村裡的人,也不一定能準確找出犯罪分子,還空耗很多人力物力。當然也有人隨意損壞公共財物的,因為沒人注意,或者損壞比較小,也就得不到什麼應有的懲罰了。

犯罪具有隨意性,犯了罪之後,罪犯當然要盡力掩蓋罪行,那就要看警察的本事了。絕大部分犯罪都是在報警之前發生的,被警方撞個正著的犯罪活動少之又少。就好比毒藥和解藥的關係,吃了毒藥的人就要吃解藥,都是毒藥在先發作,才會有解藥發揮作用。不吃毒藥就一個勁兒吃解藥,或許有害。中毒在先,就好比犯罪在先一樣。犯罪之後才會有警察破案的舉動,但有人犯的罪具有隨意性,不夠立案的,也就不了了之了;夠立案偵查的,警方就要調動人力、物力資源搞調查,有能夠捉住罪犯的,當然也有成為懸案的,等著日後和別的案件一起搞分析研究。其實,很多案件都成了破獲不了的案子,只是沒有公開而已。

就好比世間的病,總是病比藥多,病比藥厲害,不然人就死不了了。不具備邏輯推理的犯罪,只是偶爾為之,就會讓犯罪分子逍遙一陣子,警方也很難破案。當然也有被損害的人不報案的行為因素,因為損失金額小,起碼在被損害的人看來損害的東西或者自身權益比較小,不必要報案,或者顧及名聲,不報案,也就讓犯罪分子逍遙法外了。尤其是一些富人,家裡有好幾輛車,被特工們偷了一輛,只當丟了一輛腳踏車,也就不報案了,或者只是報案,卻沒打算追回來,只當自然淘汰了,再去買一輛新的。要是隻有一輛汽車的家庭,汽車被特工偷了,一定要報案的。富人永遠向前看,窮人永遠向後看或者原地打轉。

特工們接受訓練的時候或許有規定,只讓他們偷一些破爛的二手車,能開就行,而不是能偷那些價格昂貴的車,因為破爛的車不值錢,不屬於貴重物品,丟了也不夠報案級別,或者車主也不會心疼的,要是特工們偷了豪車,就很扎眼,也會被警察追究的。

由此看來,犯罪的隨意性還是有的,幹一些小偷小摸的事,只要財產不貴重,就不會被立刻追究。這也是那些車站小偷們存活的現實法則,當然,當他們偷竊的財產積累到一定的數額,終究會被清算的。特工們就不一樣了,有合法身份,只要沒人立刻追究就算沒事,用後拋棄,留下爛攤子由警察來收拾,大多也就不了了之了。社會就是這麼個社會,犯罪的罪與罰也就是這個規則,值得玩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