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個理論被認定為科學這麼難?

科學不是永遠正確的真理,科學是在追求真理。科學是能讓人類達成共識的,暫時最好的對世界的解釋。科學的靈魂是實證。

假設有一個很大的黑箱子,我們永遠也沒法開啟這個箱子看到它內部的結構。箱子上有很多的入口:從A1到A∞,還有很多的出口:從B1到B∞。

我們找到了A1和B1之後,發現每次把一個小球放進A1,就會從B1出來,我們把這叫做規律。因為箱子太大了,我們只能逐漸地找到入口出口和發現規律。

發現了規律之後就可以利用這個規律做事情,比如可以把一封信放進A1傳送到B1傳遞資訊,我們把這叫應用。也總會有人好奇,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律呢?箱子內部的結構到底是怎麼樣的?

然後就會有人提出各種理論,來解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律。按照這些理論分別製造出一些箱子,能實現從A1到B1這個規律的被留下來。依照每種理論,可以推匯出,應該存在A2B2……等一些入口出口以及對應的規律。

隨著黑箱子上的規律不斷被發現,哪種理論與這些新發現的規律最相符,以及最簡潔,就被認為是目前最好的理論,可以稱為科學1代。

直到有一天,新發現的規律不再與科學1代相符,比如從A10不再是到B10,科學1代就需要改進它的理論以便能覆蓋新規律,或者重新發展出一套新理論。

新理論也依照實證的方法重新檢驗,被大家認可後被稱作科學2代,以此類推……

一大群人之所以能達成共識,唯一的基礎是大家生活在同一個世界,有相似的生活經驗,每個人都是這世界的一部分,是社會人群中的一員。

如果一個理論說,人的意識是萬物之源。那是不是說我們不用辛苦種糧食了,鬧饑荒的時候,大家一起想想想,就豐衣足食了?敵人的航空母艦來打我們的時候,我們一起想想想,航空母艦會不會就炸了?

恐怕大部分有正常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餓肚子的時候靠想是想不來飯的,靠想也是打不退敵人的。

這樣的理論否定了客觀世界,否定了客觀規律,否定了實事求是,否定了勞動的價值。

這樣的理論到底算是什麼我不知道,但顯然不可能是科學。

相關文章